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兰

作品数:59 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生态
  • 13篇农业
  • 8篇土壤
  • 6篇水分
  • 6篇保护性耕作
  • 5篇生态安全
  • 5篇生态经济
  • 5篇生态经济系统
  • 5篇生态文明
  • 5篇生态足迹
  • 5篇农业生态
  • 4篇三熟
  • 4篇水分利用
  • 4篇水分利用效率
  • 4篇水果
  • 4篇水果产业
  • 4篇农业生态经济
  • 4篇农业生态经济...
  • 4篇作物
  • 4篇利用效率

机构

  • 40篇广西财经学院
  • 19篇西南大学
  • 1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桃江县委党校
  • 1篇费萨拉巴德农...
  • 1篇中国科技开发...

作者

  • 56篇张云兰
  • 17篇王龙昌
  • 15篇胡小东
  • 15篇邹聪明
  • 13篇薛兰兰
  • 4篇谭建新
  • 3篇刘晓建
  • 2篇唐红祥
  • 2篇谈晓花
  • 2篇李声明
  • 2篇张臻
  • 2篇罗明亮
  • 1篇张赛
  • 1篇苏治南
  • 1篇罗海秀
  • 1篇周航飞
  • 1篇邱广龙
  • 1篇陆维研
  • 1篇范航清
  • 1篇雷均

传媒

  • 5篇经济研究参考
  • 4篇农机化研究
  • 3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广西科学
  • 2篇经济与社会发...
  • 2篇市场论坛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企业科技与发...
  • 2篇农业研究与应...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大众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以快速城镇化的广西为例,从生态足迹的角度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道路。2005—2014年广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扩大趋势,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超载,发展不可持续。生态足迹中高污染能源消耗占比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发现,对广西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GDP。因此,建议广西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要培养居民节约型消费意识,构建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注重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推广,提高土地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张云兰李声明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足迹偏最小二乘法影响因素
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天然降水是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的主要水资源。根据调查资料和田间实验结果,以高温伏旱代表区域奉节、万州、沙坪坝为研究区,计算出重庆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油菜-玉米-甘薯)的需水量,系统地分析在坡度0°、5°、10°、15°、20°、25°耕地上,不同降雨年型中,主要种植模式水分供需平衡与错位特征,并利用水分生态适应性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奉节3种降雨年型主要是由各年5-9月的实际降雨量决定的,万州3种降雨年型各月降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7-9月,沙坪坝3种降雨年型的年降雨量差异的最明显月份为7月。3个研究区和北碚实验区的平均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大小顺序是奉节>北碚>万州>沙坪坝。就相同的复作模式而言,不同研究区作物需水量的大小顺序为:奉节>万州>沙坪坝;同一研究区不同复作模式需水量大小顺序为:油菜-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甘薯。在平整的耕地上,奉节只有丰水年适宜在坡度较小的耕地上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万州丰水年可以在平整的土地上种植各种复作模式,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沙坪坝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通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调节播种时间,采用保护性耕作,抗旱品种培育与生物抗旱技术,大力修建蓄水工程,发展设施农业等措施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云兰王龙昌邹聪明胡小东薛兰兰
关键词:作物需水量农作系统
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被引量:8
2017年
水果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有利于广西农民收入翻番、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该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果表明:广西水果产业发展优势包括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和良种优势;劣势有果园基础设施差、减灾防灾体系滞后和产品附加值低;面临的机遇是市场需求依然较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立和新一轮的扩种高潮逐渐形成;面临的威胁有东盟进口水果冲击大、国内水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政府保护政策滞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经营服务体系、建立水果重大疫病防控体系、推进水果产业金融保险发展、大力推进水果品牌战略、强化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促进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云兰李国祥邓美鸣
关键词:水果产业SWOT分析
关于河池红水河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河池红水河流域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与传统旅游的区别,红水河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的意义和现状等,提出促进红水河流域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的建议。
谭建新张云兰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基地生态保护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以广西为例被引量:20
2017年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事业。目前,广西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但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诸如申报工作相对滞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矛盾突出、"空村化"加速、开发"过度商业化"和当地居民保护意识薄弱等困局。因此,要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强化政府职责、坚持精准保护与发展一体化、协调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关系、确立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适度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工作。
张云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
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系统安全调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生态盈亏、生态压力指数评价系统安全状况,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分析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灰色GM(1,1)模型开展系统安全预警,并将预警结果与云南、贵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增长90.30%,其中林地增长最快,耕地占比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0.67%;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72.97%,但2011年以来增幅较小;系统生态赤字从-0.395 hm 2/人不断加剧到-1.292 hm 2/人,生态压力指数从1.66升高到3.18,系统从中度不安全状态逐渐转变为重度不安全状态,并开始进入极度不安全状态;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垦指数对系统安全具有正向影响;2022-2033年系统安全由重警转为巨警,警情等级高于贵州和云南。因此,要提高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
张云兰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足迹模型安全评价安全预警
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评价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动态评价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能值投入、能值产出、系统评价三大方面建立33个指标,深入研究2000—2019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和运行状况,并对农业绿色GDP进行核算;同时将广西的研究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云南进行比较。【结果】2000—2019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分别增加9.54%和44.61%,辅助能值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农业处于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发展阶段,特色优势产业不突出。尽管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不够稳定,尤其是2015年以来,可持续性指数下降38.85%,表明系统仍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人均能值用量和能值密度偏低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绿色GDP占比较低,且从2000年的60.13%逐渐下降至2019年的47.73%。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贵州,但低于云南;农业绿色GDP占比高于全国,但低于贵州和云南。【建议】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增加农业机械和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优化能值投入结构,提升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维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充分利用森林和海洋资源,打造特色休闲农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海洋农牧场,实现农业生态产品价值。
张云兰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商务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商务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商务经济学专业实验课程起步较晚,实验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文章根据商务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OBE理念的指导下,从实验教学定位、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及实验教学考核5个方面探讨商务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并为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张云兰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以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被引量:59
2021年
分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是区域"三生空间"划定和管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以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运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和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分析研究区20年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生态环境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生产空间和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呈上升趋势,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呈下降趋势。(2)生态生产空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其次是生活生产空间重心,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态空间重心转移距离较小。(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5年的0.6337持续降至2015年的0.6323,整体质量有所下降。(4)以林草地为主要地类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重点矿产资源型县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较低,城镇化重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最低。
黄天能张云兰
关键词:生态环境响应桂西资源富集区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广西高校的调查
2022年
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库。面向广西高校开展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关注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关于乡村振兴了解不多,主动学习较少;关注乡村振兴频率不高,话题讨论较少;关注乡村振兴深度不够,社会实践较少;关注乡村振兴效果不佳,参与意愿较低。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应根据大学生特点和需求,推进乡村振兴课程思政、优化乡村振兴传播途径、丰富乡村振兴传播内容、强化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进而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
张云兰唐红祥柳春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