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莉娟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气候
  • 3篇沙尘
  • 3篇沙尘暴
  • 3篇气温
  • 3篇降水
  • 3篇尘暴
  • 2篇年华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业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特征
  • 2篇气象
  • 2篇旅游
  • 2篇牧业
  • 2篇景区
  • 2篇景区旅游
  • 2篇干旱
  • 2篇干旱事件
  • 2篇北区
  • 2篇草原

机构

  • 15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生态与...
  • 1篇化德县气象局
  • 1篇呼和浩特民族...

作者

  • 15篇安莉娟
  • 2篇李忆平
  • 2篇任福民
  • 2篇代海燕
  • 1篇李多
  • 1篇刘新
  • 1篇兰斌
  • 1篇高志国
  • 1篇杨晶
  • 1篇卓义
  • 1篇都瓦拉
  • 1篇王晓江
  • 1篇马冬梅
  • 1篇于凤鸣
  • 1篇李丹
  • 1篇代海燕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内蒙古气象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气象
  • 1篇草业科学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第三届区域气...
  • 1篇第九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44 a毛乌素沙地西缘气候特征及其未来可能变化趋势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1971—2014年毛乌素沙地西缘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R/S分析法预测未来毛乌素沙地西缘气候要素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44 a毛乌素沙地西缘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弱的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呈弱的下降趋势,但是二者趋势并不显著。(2)近44 a毛乌素沙地西缘气温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降水和相对湿度均呈东多西少,各地气候倾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部气温增幅较大,东部降水增加较多,南部相对湿度减少较多。(3)近44 a来毛乌素沙地西缘各气象要素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年平均气温主要存在4~5、8~10 a的振荡周期,降水量主要存在3~4、6~8 a振荡周期,相对湿度主要存在2~4、6~8 a的振荡周期。(4)毛乌素沙地西缘未来气温仍呈上升趋势可能性较大,未来降水量可能变为减少趋势,未来相对湿度变化不稳定。
安莉娟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HURST指数
2008年2月29日影响内蒙古西部地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2011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8年2月29日至3月1日在我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西部、鄂尔多斯市西部发生的区域性沙尘暴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本次沙尘暴过程基本属于蒙古气旋和干冷锋混合型,有利的气候背景是本次沙尘暴的基础。(2)影响这次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主要是250hPa附近的西风急流,较强西风急流通过动量下传引起地面大风,造成地面减压,促进了蒙古气旋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沙尘暴的发展。(3)在40~45°N,95~109°E整层强烈辐合、上升造成很强的抽吸作用可导致强烈辐合,在近地面形成大风和沙尘的扬起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德勒格日玛韩经纬兰斌安莉娟
关键词:沙尘暴蒙古气旋高空急流
风光资源极端气候风险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风光资源极端气候风险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气候风险评估和预测技术领域,其通过多步骤系统性地分析和预测极端气候事件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供给能力的影响。该方法首先获取历史数据,识别极端气候特征指标,并进行风险等级划...
刘新杨晶杨司琪魏巍高志国王思潼刘诗梦安莉娟
气候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冷暖急转气候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1961-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其气温突变年份为1987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生态功能区的严寒和寒冷日数在突变前呈减少趋势、在突变后呈增加趋势,表明突变后冬季冷天日数并没有明显减少趋势;炎热和温暖日数在突变后呈极显著增加趋势,而暖天日数突变前后变化较为平缓。综合来看,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温突变后高温日数增加要显著多于低温日数增加。过渡期日数变化趋势特征表明,严寒炎热过渡期、寒冷温暖过渡期和冷暖过渡期在突变后明显变短,生态功能区冷暖急转现象尤为明显。在历年尺度上,冷暖过渡期日数变化随着温度范围的扩大而减少幅度在加大。
代海燕边玉明安莉娟都瓦拉王晓江李丹
关键词:气候变化
沙尘暴对内蒙古农牧业的危害及其治理
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其爆发的频繁性和危害的严重性,沙尘暴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内蒙古爆发沙尘暴的主要时节是在春季,这主要由于春季降水少,气候干燥,因而易发沙尘暴天气,给农业、牧...
安莉娟
关键词:农牧业沙尘暴
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2024年
为全面了解草原地区旅游气象环境和气候资源状况,基于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基础上构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逐年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草原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分析草原景区旅游气候适宜性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5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均表现为舒适等级,着衣指数6月-8月表现为舒适等级;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舒适期主要分布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而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舒适期仅在6月-8月,舒适期最短;夏季旅游舒适度高,为舒适期,冬季舒适度低,为不舒适期。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倒“U”型,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北部比南部气候更舒适,更适宜避暑旅游。
陈海英安莉娟代海燕李瑞青李多李忆平皇彦
关键词:温湿指数气候舒适度
1961—2012年内蒙古秋季气温变化及低温异常类型的大气环流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1961—2012年内蒙古地区82个台站秋季(9—10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象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法(Mann-Kendall)和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2 a内蒙古秋季气温变化,并对异常低温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秋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且最低气温增温速率最快,为0.51益/10 a。(2)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气温相对集中偏暖,偏冷到异常偏冷时间段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进而分析了内蒙古秋季典型低温年的大气环流特征,环流形势分为3种不同类型。
安莉娟
关键词:气温大气环流
1951-2011年内蒙古秋季气候变化特征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自5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变暖趋势。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且近20多年全球变暖是极为明显的。内蒙古地域辽阔,横跨三北,主...
安莉娟
关键词:气温降水气候变化
GIS空间插值方法在内蒙古气温插值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对GIS软件中几种常见插值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述,剖析了插值过程中参数设置对插值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插值为例,对比了各种插值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法的插值结果最能反映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138℃;反距离权重法可反映基本特征但等值线不够平滑、局部有"牛眼"现象,均方根误差为1.260℃;趋势面法不能反映基本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425℃;使用协同克里金法,将高程作为协同因子对普通克里金算法进行改善,未取得明显效果。
于凤鸣卓义姜春龙安莉娟
关键词:GIS空间插值
近50年华北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具有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根据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的不同,干旱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本文所涉及的干旱主要指气象干旱。近年来关于华...
安莉娟任福民李韵婕李忆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