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鹏
- 作品数:22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首次胸穿抽气时机的选择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抽气时机对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疗效的影响,并比较其近期疗效。方法选择102例经胸穿抽气术治疗的青年PSP患者,其中发病后首次胸穿抽气时间<3d(早期组)38例,>3d(延迟组)64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胸穿抽气治愈18例(47.3%),住院天数(10.3±3.2)d,延迟组胸穿抽气治愈49例(76.5%),住院天数(6.5±2.1)d。两组治愈率和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延迟排气可提高PSP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胸膜黏连,尤其适用青年中小量气胸患者。
- 冯小鹏
- 关键词:气胸胸腔穿刺术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治疗后24h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方法选择162例该院急诊内科、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病程<4.5h患者,收集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以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治疗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62例患者中,36.4%的患者主要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主要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很少出现在年龄≥80岁和有心房颤动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主要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因素为年龄≥80岁(OR=1.8,95%CI:1.5~3.2)和心房颤动(OR=2.7,95%CI:1.8~5.6)。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后24h内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大多数出现在年轻及无心房纤颤的患者。
- 冯小鹏叶自力陈翔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神经功能改善心房颤动
- 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在阑尾炎急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估阑尾炎炎症反应(Appendicitis Inflammatory Response,AIR)评分在急性阑尾炎急诊的诊断和预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8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AIR评分。结果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低危的患者60例(42.3%),患有阑尾炎为7例。低危病人占就诊总人数的47.6%,其中进行开腹探查的44例患者中有21例显示为阴性探查(47.8%)。对诊断严重阑尾炎或进展性阑尾炎(出现坏疽或穿孔的阑尾炎)的敏感性高的为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5,分别为91%,97%。对诊断阑尾炎的特异性高的是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9的(高危)的患者为97%,出现穿孔或坏疽的大部分是高危组病人(21/29)。结论 AIR可以减少紧急入院率、降低阴性探查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 P)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急性阑尾炎的发展阶段有关。
- 冯小鹏叶自力张雅斯
- 关键词:疾病严重程度指数决策支持技术
- 52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预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经血管造影或病理确诊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52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占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别为32例(62.5%),14例(27%),和6例(10.5%)。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有48例(92.1%)、腹膜炎46例(86.7%)和休克12例(21.5%)。腹部CT血管造影42例(81%)。大多数患者进行了手术,6例(12%)患者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死亡率为40.3%。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多器官衰竭(42%)。结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地高辛,症状持续到手术前的时间,存在休克,严重酸中毒和再手术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CT血管造影、外科早期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可能改善患者生存。
- 冯小鹏叶自力张雅斯
-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临床管理
- 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测定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共70例,于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62例达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后,根据p(Cv-a)Co2的水平分为高p(Cv-a)C02组和低p(Cv-a)C02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心脏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心率、map、乳酸、apaCheii评分、SCv02、CVp、Sof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6h后乳酸和心率较前降低,CVp、map较前升高;6h后心脏指数、乳酸与0h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监测p(Cv-a)C02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评估组织在液体复苏的工具。
- 冯小鹏叶自力陈翔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惠州市第一人医院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74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实施NIPPV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NIPPV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增强疗效,改善血气指标。
- 叶自力冯小鹏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 银丹心脑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 2012年
- 银丹心脑通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的中成药。临床证明,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1-2],但其对慢性肺源性心脑疾病患者有无治疗效果尚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银丹心脑通对11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冯小鹏
-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力
- 醛缩酶A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醛缩酶A(ALDO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恶性胸腔积液部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未经抗炎或类固醇激素治疗的65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组)和1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胸水。ELISA法检测胸水中ALDOA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中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恶性组ALDOA、CEA、LDH浓度分别为(46.75±21.39)ng/mL、(82.24±56.63)ng/mL和(755.76±382.54)U/L,结核组分别为(23.92±17.21)ng/mL、(2.55±1.67)ng/mL和(388.37±163.87)U/L,恶性组ALDOA、CEA、LDH浓度均明显高于结核组(均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ALDOA浓度分别为:腺癌(71.65±32.09)ng/mL,小细胞肺癌(22.43±18.23)ng/mL,鳞癌(19.16±13.85)ng/mL,腺癌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CEA浓度分别为:腺癌(112.40±62.71)ng/mL,小细胞肺癌(62.45±54.78)ng/mL,鳞癌(71.87±52.4)ng/mL,腺癌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LDH浓度分别为:腺癌(661.81±328.93)U/L,小细胞肺癌(737.62±315.41)U/L,鳞癌(767.85±503.28)U/L,腺癌组与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结核组患者胸水中ALDOA与CEA、LDH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或0.05)。结论 ALDOA、CEA、LDH表达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中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其中肺腺癌胸腔积液ALDOA、CEA水平明显高于另两种病理类型。不论恶性胸腔积液或结核性胸腔积液,ALDOA均与CEA、LDH水平高度正相关。
- 冯小鹏何松彬邓莺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肺癌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
- 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伴高碳酸血症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伴慢性高碳酸血症、pH值≥7.35住院患者效果。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对照组),药物治疗加NPPV组(NPPV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心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DSS)、血气、入住ICU和住院时间差异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动脉血pH和PaCO2均改善,NPPV组变化更明显。NPPV组24 h后R下降较快(P<0.05)、PaCO2(P>0.05)和pH值(P<0.05)改善、DSS减轻更明显。出院时,NPPV组血气值、DSS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出院,NPPV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腹胀和焦虑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AE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pH值≥7.35患者施行NPPV可更快改善血气、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陈兴无冯小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不明原因昏迷患者的三间分布、病因构成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进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以"急性昏迷"为主诉,且无明确诊断及可以解释昏迷原因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纳入患者男性:女性为1∶1.16,统计分析患者的三间分布、确诊手段、最终确诊病因及预后情况。结果不明原因的昏迷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乡村人群,且高发于春冬季。88%的患者最终在住院期间确诊,主要是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23.1%(98/424)]、结合体格检查的检验结果[25.0%(106/424)]来完成确诊。最常见急诊不明原因昏迷的病因是:脑血管疾病[24.1%(102/424)]、感染[14.2%(60/424)]、中毒[9.0%(38/424)]、癫痫发作[8%(34/424)]、代谢性疾病[7.1%(30/424)]、精神性疾病[6.1%(26/424)]等。92.0%(390/424)的急诊不明原因昏迷患者在入院时的急诊严重指数(ESI)分级为1~3级,格拉斯评分(GCS)以轻度昏迷为主:13~14分[29.7%(126/424)]、15分[32.6%(138/424)]。患者死于诊室的病死率为1.4%(6/424)。出院后仍需继续治疗如康复训练占35.4%(150/424),在养老院继续治疗占11.1%(47/424)。结论急性昏迷的病因诊断谱广且患者死亡风险高,脑血管疾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因。ESI分级和GCS评分可帮助识别大多数死亡高位风险的患者。为明确诊断,神经系统检查如脑部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等必不可少。跨学科协作对于提高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是有益的。
- 冯小鹏谢昭鑫张艳玲
- 关键词:急性昏迷急诊内科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