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国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急诊
  • 2篇间质性
  • 2篇间质性肺炎
  • 2篇肺炎
  • 2篇PCT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型心
  • 1篇胸痛
  • 1篇胸痛中心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机构

  • 9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杨国华
  • 4篇张艳玲
  • 3篇冯小鹏
  • 3篇陈知
  • 1篇车雁芳

传媒

  • 2篇心电图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9年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间质性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50例患者进行这次的临床实验,分别在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检测,观察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并根据所得出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结果护理前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和常模比较,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常模相比都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其他因子如敌对、偏执、恐怖等个常模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都有明显的改变,和常模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是体现为焦虑、抑郁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护理人员对间质性肺炎行专门的护理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可以积极推广。
邱娇清杨国华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心理状态护理体会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持续改进,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基于患者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改善前组与改善后组,改善前组均为胸痛中心进行持续改进前收治,共有患者200例,改善后组为胸痛中心进行持续改进后收治,共有患者200例。对比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心肌总缺血时间、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时间、术后30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改善前组200例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112min,心肌总缺血平均时间为241min、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103min、术后30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改善后组200例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84.5min,心肌总缺血平均时间为204.8min、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72.5min、术后30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50%。结论在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地对胸痛中心内部流程进行优化能够改善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减少患者的总体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情况。
杨国华黄剑钊邱娇清
关键词: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持续微泵静注芬太尼、硝普钠及艾司洛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使用持续微泵静注芬太尼、硝普钠及艾司洛尔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入的9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三组,30例采用持续微泵静注芬太尼、硝普钠及艾司洛尔治疗作为联合治疗组,30例采用硝普纳+艾司洛尔治疗作为硝普纳+艾司洛尔组,30例单纯采用硝普纳治疗作为硝普钠组,比较三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在血清中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上显著比另外两组低(F=5.30、77.08、118.22,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96.67%比另外两组86.67%、73.33%高(χ~2=6.653,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注芬太尼、硝普钠及艾司洛尔持续微泵静注后,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应用与推广。
张艳玲陈知罗国标杨国华叶德贵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硝普钠艾司洛尔芬太尼
急诊科危重病患者早期诊治中呼吸波形监测的应用分析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危重病患者的呼吸波形,探讨呼吸波形监测在患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危重病患者中使用呼吸波形监测的120例患者分组观察,对治疗过程中呼吸波形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结果各组3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有25例波形显示为"海棠叶"状,是无自主呼吸组;B组28例患者波形为"柳树叶"状或"窄树叶"状,是通气障碍组;C组23例患者呼吸波形呈"火炬状"或"锯齿状"、"波纹状",是呼吸道分泌物蓄积,为蓄积组;D组25例呼吸波形呈扭曲"8"字形,为异常呼吸运动组。结论特异的危重患者可形成不同的具有典型性的呼吸波形,可根据具有象形特征的波形图像判断相应急危重病变化,以便迅速做出急救诊断及护理,对危重患者的早期急救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杨国华
关键词:危重病患者
急诊床旁超声在高危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流程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急诊床旁超声在高危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流程研究,为临床上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诊断及危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拟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纳入我院急诊抢救室就诊的胸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5例采用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中的胸痛超声诊断流程进行检查视为观察组,余下35例结合临床表现选择特定部位进行超声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的花费时间、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验证专家共识胸痛诊断流程的合理性。结果观察组诊断花费时间为(8.24±2.31)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3.42±3.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2%、89.41%、91.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68.57%、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胸痛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符合率为94.44%(17/18)、主动脉夹层符合率为100.00%(10/10),心脏压塞符合率为93.33%(14/15),急性心包炎符合率为100.00%(7/7),急性肺栓塞符合率为91.67%(11/12),气胸符合率91.30%(21/23)。结论急诊床旁超声的应用可以缩短高危胸痛患者病因的诊断时间,优化诊断的流程,提升诊断的价值。
杨国华黄剑钊邱娇清
关键词:急诊床旁超声
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前后血清GRO-α、PC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前、后血清细胞生长趋化因子(GRO-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8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GRO-α、PCT水平,并分析GRO-α、PCT、复苏液体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的关系。结果:液体复苏治疗前治疗组的血清GRO-α、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治疗后脓毒症患者血清GRO-α、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RO-α、PCT水平分别与复苏液体量呈负相关(P<0.05),血清GRO-α、PCT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复苏液体量与APACHEⅡ评分无关(P>0.05)。结论:血清GRO-α、PCT水平与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病情转归密切相关,监测二者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张艳玲陈知冯小鹏罗国标杨国华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
甘油三酯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后转入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危重医学科的225例HLAP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血TG情况分为两组,低TG组103例,男69例,女34例,年龄(40.63±1.16)岁,年龄范围为38~65岁,高TG组122例,男92例,女30例,年龄(42.14±0.62)岁,年龄范围为40~67岁,对两组患者的合并症、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结果高TG组患者血糖水平[(13.82±0.78)mmol/L]高于低TG组[(11.03±0.93)mmol/L],总胆固醇[(10.18±0.72)mmol/L]高于低TG组[(7.61±0.38)mmol/L],血尿素氮[(8.09±1.27)mmol/L]高于TG组[(5.26±0.4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组患者血钠含量[(130.83±0.47)mmol/L]低于低TG组[(137.43±0.4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组CT扫描下的局部并发症患者多于低TG组,AP严重情况高于低T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G组患者ICU入住率[7.8%(8/103)]低于高TG组[21.3%(2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G的HLAP患者病情严重、ICU入住率高、CT扫描下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高,大多预后不良.
冯小鹏杨国华张艳玲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脂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使用阿替普酶药物治疗,按照药物剂量不同分为标准剂量组(0.9 mg/kg阿替普酶)与小剂量组(0.6 mg/kg阿替普酶)各4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脑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标准剂量与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二者疗效及副作用相当,但小剂量阿替普酶的治疗费用更低。
张艳玲陈知杨国华罗国标冯小鹏叶德贵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能力
CRP、PCT联合肺功能检测在间质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CRP、PCT联合肺功能检测在间质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CRP、PCT联合肺功能检测在我院治疗的50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病期CRP、PCT及肺功能(FVC、FEV1.0%、PEF)各项指标间差异。结果间质性肺炎患者和大叶性肺炎的CRP、PCT、FVC等指标,观察组患者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FEV1.0%以及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CRP、PCT联合肺功能检测能够对间质性肺炎患者可以做出良好的诊断,为临床上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科研证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国华邱娇清车雁芳王国威
关键词:CRPPCT肺功能检测间质性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