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勤勤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枣树
  • 3篇正交
  • 3篇种源
  • 2篇正交设计
  • 2篇分子标记
  • 2篇ISSR-P...
  • 2篇ISSR-P...
  • 1篇地径
  • 1篇地径生长
  • 1篇多穗柯
  • 1篇油茶
  • 1篇油茶幼林
  • 1篇幼林
  • 1篇育种
  • 1篇正交设计法
  • 1篇正交设计优化
  • 1篇正交试验
  • 1篇三叶
  • 1篇水提
  • 1篇水提物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9篇原勤勤
  • 5篇刘儒
  • 4篇文亚峰
  • 3篇何钢
  • 3篇潘文婷
  • 2篇厉月桥
  • 1篇邹璐
  • 1篇陈传松
  • 1篇巫流民
  • 1篇龚洪恩
  • 1篇赵学民
  • 1篇钟秋平
  • 1篇司芳芳
  • 1篇袁婷婷
  • 1篇张顺华
  • 1篇钟文斌
  • 1篇孙建军

传媒

  • 2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经济林研究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温带林业研究
  • 1篇第二届中国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枣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和基因工程育种。目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成功应用于枣树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研究、QTL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对枣树优良品种的选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基因工程育种已经完成了枣部分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转化。文中就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相关技术在枣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与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文亚峰原勤勤何钢
关键词:枣树分子育种分子标记基因工程
南方红豆杉生长和抗氧化性种源变异
2024年
利用设置在江西省分宜县亚林中心树木园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rei)种源试验林,以揭示红豆杉生长、形质的种源差异和果实水提物、醇提物清除ABTS+、DPPH和羟自由以及亚铁离子还原(FRAP)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生长和果子等性状均存在种源间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果子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与其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但醇提物并没有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试验条件下,红豆杉的水提物总抗氧化能力高于醇提物。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培育目标,赋予生长和果子抗氧化能力等性状以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系统的选择,有助于红豆杉多目标经营和产品开发。
邹璐徐克芹原勤勤邓康桥潘文婷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种源水提物醇提物
RAD-seq技术研究鹅掌楸属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揭示鹅掌楸属遗传结构和地理变异特点,为鹅掌楸属遗传资源的保存、利用及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9个鹅掌楸种源97份样本和4个北美鹅掌楸种源46份样本为材料,采用RAD-seq测序鉴定各样本SNP标记,计算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核苷酸多样性(π)和基因分化系数(Gst)等遗传统计量指标,分析鹅掌楸属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在143份鹅掌楸属样本中共鉴定出4454个高质量的SNP标记;鹅掌楸种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以及中水平的基因流(Gst=0.2419、Nm=0.8051),北美鹅掌楸种源之间存在很大的的遗传分化以及低水平的基因流(Gst=0.3886>0.25、Nm=0.3970);通过结构分析将13个鹅掌楸属种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9个中国的鹅掌楸种源被分为东部种源群(即类群2)和西部种源群(即类群1),类群3均为北美鹅掌楸,遗传多样性顺序为:类群3>类群1>类群2。【结论】鹅掌楸属遗传结构的形成与其地理隔离和片段化分布有关,且存在由于小群体效应和片段化影响导致的濒危现象,本研究开发的SNP标记可为鹅掌楸属分子鉴定、种质创新及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提供参考。
潘文婷孙建军原勤勤张利利邓康桥厉月桥
关键词:鹅掌楸属
不同种源多穗柯叶表型及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变异
2025年
为阐明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全分布区不同种源叶表型与主要药用活性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对全国6省区11个多穗柯地理种源植株叶表型和叶部根皮苷、三叶苷、二氢查耳酮(DHC)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个种源多穗柯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穗柯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厚、根皮苷、三叶苷及二氢查耳酮(DHC)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种源叶长变异范围为9.92~14.22cm,叶宽变异范围为3.05~5.18cm,叶厚变异范围0.17~0.37mm,叶长/叶宽变异范围为2.62~3.30,根皮苷含量变异范围为15.43~10.774mg/g,三叶苷含量变异范围为0.31~37.52mg/g,DHC含量变异范围为50.08~11.675mg/g.其中,广西巴马种源根皮苷、DHC含量最高,四川米易种源三叶苷含量高;多穗柯叶片表型主要受年均温和无霜期的影响,多穗柯叶片药用活性成分主要受海拔、1月均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可将多穗柯种源聚类为3个类群,高根皮苷、中三叶苷类群,低根皮苷、高三叶苷类群和中根皮苷、低三叶苷类群;多穗柯叶表型、根皮苷和三叶苷具有明显的种源变异,广西巴马、四川米易为优良种源.研究结果可为多穗柯种植基地的建设或优良种质材料选择区域的确定提供科学参考.
原勤勤厉月桥蔡宗明刘仁何平刘儒聂林芽钟文斌
关键词:多穗柯种源
基肥对油茶幼林地径和冠幅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5
2015年
为了探究基肥对油茶幼林地径、冠幅生长的影响,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0号新造林为试材,通过施入不同类型基肥配方进行正交施肥试验,并对2008年~2012年油茶幼林的地径、冠幅增长量与不同类型基肥及配方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肥对油茶幼林地径、冠幅的生长起关键作用,复合肥和菜枯肥作基肥施入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幼林的地径和冠幅生长量,且基肥的有效时间可持续5 a;油茶幼林最佳基肥配方为钾肥0.78 kg/株+菜枯肥3.49 kg/株+磷肥1.61 kg/株+复合肥0.93 kg/株。
袁婷婷钟秋平赵学民王之颖龚洪恩巫流民原勤勤张顺华
关键词:油茶幼林基肥地径生长正交试验
枫香不同家系测定与评价
2023年
【目的】探究13年生枫香家系遗传变异,筛选出中林龄速生的优良枫香家系,为枫香遗传改良和丰产林营建提供参考。【方法】以60个13年生枫香家系的林分为材料,对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叶长、叶宽、叶裂深7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60个枫香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叶长和叶裂深的家系间差异显著,而枝下高和叶宽的家系间差异不明显,结果进一步说明枫香家系间已产生丰富变异;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08 7~0.638 8,表型为中度遗传;从中选出的6个优良家系,中选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的现实增益分别为12.13%、13.62%、6.22%、10.16%,平均遗传增益达5.36%。【结论】枫香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选出的优良家系可为种子园营建、遗传改良及营林建设提供较好的种质材料。
原勤勤邓煌蔚刘儒邓康桥辛袁婧潘文婷
关键词:枫香家系
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枣树ISSR-PCR反应体系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枣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Mg2+影响最大;筛选出了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枣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为:Taq酶1.0 U、Mg2+1.0 mmol/L模板DNA 1.0μL、dNTPs 0.25 mmol/L、引物0.3μmol/L。
原勤勤文亚峰何钢刘儒
关键词:枣树分子标记ISSR-PCR正交设计
枣优良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为给我国南方枣区优良品种推广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南方枣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密切的关系。
原勤勤文亚峰刘儒陈传松司芳芳
关键词:ISSR聚类分析
正交设计优化枣树ISSR-PCR反应体系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枣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①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
原勤勤文亚峰何钢刘儒
关键词:枣树ISSR-PCR正交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