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文婷

作品数:24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鹅掌
  • 5篇鹅掌楸
  • 4篇种源
  • 4篇鹅掌楸属
  • 3篇杉木
  • 3篇红豆杉
  • 2篇低效林
  • 2篇药材
  • 2篇药材品质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环境
  • 2篇野生栽培
  • 2篇油茶
  • 2篇栽培
  • 2篇树冠
  • 2篇树种
  • 2篇作畦
  • 2篇基因
  • 2篇鹅掌楸属树种
  • 2篇仿生栽培

机构

  • 22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新余学院

作者

  • 23篇潘文婷
  • 6篇厉月桥
  • 5篇周新华
  • 4篇谭新建
  • 4篇王丽云
  • 3篇刘儒
  • 3篇邹璐
  • 3篇李火根
  • 3篇原勤勤
  • 3篇李峰卿
  • 3篇曾平生
  • 3篇曾满生
  • 3篇刘素贞
  • 3篇武晓玉
  • 3篇孙建军
  • 2篇姚甲宝
  • 1篇张北航
  • 1篇巫流民
  • 1篇李全罡
  • 1篇李芝茹

传媒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温带林业研究
  • 1篇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D-seq技术研究鹅掌楸属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揭示鹅掌楸属遗传结构和地理变异特点,为鹅掌楸属遗传资源的保存、利用及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9个鹅掌楸种源97份样本和4个北美鹅掌楸种源46份样本为材料,采用RAD-seq测序鉴定各样本SNP标记,计算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核苷酸多样性(π)和基因分化系数(Gst)等遗传统计量指标,分析鹅掌楸属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在143份鹅掌楸属样本中共鉴定出4454个高质量的SNP标记;鹅掌楸种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以及中水平的基因流(Gst=0.2419、Nm=0.8051),北美鹅掌楸种源之间存在很大的的遗传分化以及低水平的基因流(Gst=0.3886>0.25、Nm=0.3970);通过结构分析将13个鹅掌楸属种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9个中国的鹅掌楸种源被分为东部种源群(即类群2)和西部种源群(即类群1),类群3均为北美鹅掌楸,遗传多样性顺序为:类群3>类群1>类群2。【结论】鹅掌楸属遗传结构的形成与其地理隔离和片段化分布有关,且存在由于小群体效应和片段化影响导致的濒危现象,本研究开发的SNP标记可为鹅掌楸属分子鉴定、种质创新及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提供参考。
潘文婷孙建军原勤勤张利利邓康桥厉月桥
关键词:鹅掌楸属
不同种源华重楼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地理变异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阐明华重楼主要药用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华重楼种质资源利用和原料林基地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8省份10个种源华重楼为材料,对其根茎总酚酸、总黄酮、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地理种源间华重楼根茎总酚酸、总黄酮、重楼Ⅰ、Ⅱ、Ⅵ和Ⅶ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华重楼根茎中总酚酸含量变异幅度为1.718~5.436 mg·g^(−1);总黄酮含量变异幅度为0.780~1.457 mg·g^(−1);重Ⅰ、Ⅱ、Ⅵ和Ⅶ含量变异幅度为0.008~2.106、0.000~0.646 mg·g^(−1)、0.000~0.521和0.000~9.170 mg·g^(−1);华重楼根茎中总酚酸含量与原产地海拔、皂苷Ⅱ与1月均温呈中度正相关关系,总黄酮含量与全年日照时数、皂苷Ⅶ与海拔呈中度负相关关系。总皂苷与海拔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皂苷Ⅱ与年均温、皂苷Ⅵ与7月均温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华重楼根茎中总酚酸与总黄酮含量、总黄酮与皂苷Ⅰ含量、皂苷Ⅰ与皂苷Ⅱ含量呈中度正相关关系,总皂苷与皂苷Ⅶ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0个种源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低酚酸、低黄酮和高皂苷类群,高酚酸、高黄酮、低皂苷类群和中酚酸、中黄酮、中皂苷类群。[结论]广西桂林为高酚酸和高黄酮优良种源,安徽祁门为高皂苷优良种源。
曾平生厉月桥周新华姚甲宝潘文婷熊光康
关键词:华重楼种源重楼皂苷生物活性成分地理变异
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属于中药材仿生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培育出鹿茸草容器苗作为移栽的种苗,在亚热带区选择条件与野生环境基本一致的低质低效林,自上而下开沟作畦或挖穴移栽,于每年...
李峰卿谭新建曾满生刘素贞罗桂生邹玉玲潘文婷朱琪周新华武晓玉卢园生
鹅掌楸不同种源苗期生长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在开展鹅掌楸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鹅掌楸15个种源和北美鹅掌楸5个种源进行了不同种源幼苗物候期、生长节律、10个生物量性状等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个种源各性状间均存在差异,其多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在生物量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多性状分析选择出湖南绥宁(SN)、浙江松阳(SY)、安徽黄山(HS)、贵州陌南(MN)为本地表现优良的种源。分析结果揭示鹅掌楸地理种源苗期主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以为适应本地栽培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夏莘潘文婷厉月桥茹广欣刘儒夏良放
关键词:鹅掌楸苗期试验苗木生长
枫香不同家系测定与评价
2023年
【目的】探究13年生枫香家系遗传变异,筛选出中林龄速生的优良枫香家系,为枫香遗传改良和丰产林营建提供参考。【方法】以60个13年生枫香家系的林分为材料,对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叶长、叶宽、叶裂深7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60个枫香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叶长和叶裂深的家系间差异显著,而枝下高和叶宽的家系间差异不明显,结果进一步说明枫香家系间已产生丰富变异;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08 7~0.638 8,表型为中度遗传;从中选出的6个优良家系,中选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的现实增益分别为12.13%、13.62%、6.22%、10.16%,平均遗传增益达5.36%。【结论】枫香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选出的优良家系可为种子园营建、遗传改良及营林建设提供较好的种质材料。
原勤勤邓煌蔚刘儒邓康桥辛袁婧潘文婷
关键词:枫香家系
亚林中心农村回归地方后的场村关系影响研究
2018年
为阐明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农村回归地方后对其科研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社会治理、新型场村关系和林农生活等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亚林中心及周围农村125名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林中心农村回归地方后,科研环境得到改善,新增经费、论文数量和科研林面积均明显增加,对农村工作投入的经费和工作量减少;但科研劳务单价提高,雇工难度增加,林地林权争议问题明显增多,基础设施建设沟通难度和成本增加,场村和谐程度变差,幼林管护和森林防火管理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享受政策待遇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林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亚林中心职工生活方面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亚林中心新型场村关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巫流民巫瑾何平潘文婷
关键词:农村国有林场
青藏高原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与土壤性状的关系被引量:9
2019年
以青藏高原草地为例,探讨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T1:夏季放牧; T2:秋季放牧; T3:冬春放牧; T4:全年放牧),表层(0—30 cm)土壤性状、碳氮含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储量从大到小为T1>T2>T3>T4,差异主要集中在0—10cm。(2)T1处理和T3处理的土壤粘粒和粉粒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而砂粒则相反;为T1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而土壤含水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T3处理的土壤pH显著低于其它处理。(3)土壤pH均与土壤碳氮含量呈现显著地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碳氮仅在T1和T3处理中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除T4处理外,其余处理均与土壤容重呈现出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结论:一方面,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土壤性状和碳氮含量之间的关系对草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上述研究可以减少评估土壤碳氮储量时不确定性,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颜送宝王丽云邹璐潘文婷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性状
厚朴居群叶表皮毛的显微特征差异及分类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叶片的微观形态特征包括表皮的毛被特征,在现代植物分类研究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疑难类群的分类鉴定中。厚朴为我国常用中药,该分类群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该研究选取16个厚朴的天然群体,运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测不同居群厚朴叶片的毛被特征,并通过对显微特征的UPMGA聚类分析,了解其分类地位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厚朴叶表皮毛差异显著,表皮毛各特征均呈现出多态性。16个居群厚朴叶表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形态,一类由2~3个细胞组成,表皮毛直立或微倒伏,长147.48~489.21μm,顶细胞长度远长于其他细胞,与其他细胞的衔接方式为直接;另一类表皮毛由2~7个细胞组成,弯曲或扭曲,全长251.70~489.21μm,顶细胞长176.47~353.23μm,与其余细胞形成一定的夹角(123.31°~150.61°),顶细胞与其他细胞的衔接方式以钝接为主。16个样本可以分为两个类群——直立型和弯曲型,所划分的类群与根据叶形划分的类型基本一致。直立型表皮毛又可以划分为粗短型和细长型,所划分的类群对应的叶形为小凸尖型的厚朴和中间型厚朴。因此,该研究结果证实厚朴在归并为一个种后,将其分为3个地理亚种是合理的。
杨旭杨志玲麦静潘文婷李火根
关键词:厚朴天然居群显微特征
自动追踪式太阳能虫害监测仪控制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介绍其自动追踪式太阳能虫害监测仪的基本功能和工作特点,着重阐述其硬件构成、控制原理、数据的采集传输和读取分析等。应用PLC技术和GPRS技术,结合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微量传感技术对虫害进行监测。上位机为组态软件设为主站,下位机PLC相当于从站,通过DTU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链接,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后储存在PLC相应的数据采集区,上位机可直接通过DTU从数据采集区读取相应的监测数据。经试验测试其应用效果,仪器易于操作、灵敏度高、耗能低,观测界面清晰、可读性强,可监测到试验区常见的各类飞虫,能广泛适用于易爆发虫灾、可忽略网络延迟、无需对监测害虫进行图谱分析的区域。可为农林作物的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但仍需对传感器精度控制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李芝茹江舒楠吴晓峰徐克生张北航苗振坤李全罡潘文婷
关键词:太阳能控制系统PLC
杯子(红豆杉)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杯子(红豆杉)。;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装取饮用液体。;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潘文婷曾平生徐克芹邹璐谭芳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