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玲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广东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在教学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也是衡量教师授课水平的重要依据[1、2]。为客观公正地考核教师的工作及其个体素质,提高我院教学水平,本院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制订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本文就我院1994~1...
- 梅冬华邓梅英吴建玲
- 关键词:教学质量
- 人本取向个体及集体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对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人本取向联合治疗对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2-01/2002-12收入某戒毒劳动教养管理所的戒毒劳动教养人员80人为观察对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8~55岁,无临床确诊的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还有至少2年才能解教,均知情并同意接受调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劳动教养管理,实验组在常规劳动教养管理的同时,联合运用人本取向的集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针对个案的自尊状况和临床心理症状等问题,进行集体治疗1.5h/次,共进行12次,个体治疗1h/次,共进行12~18次不等,总历时1.5年,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本调查纳入戒毒劳动教养人员80例,分为2组,均完成调查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方面没有差异,经过1年半的人本取向联合治疗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室组被试的症状自评量表10项因子分均明显降低(P<0.001~0.01),总分与阳性项目数也明显降低(P<0.01)。其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敌对因子已降低到与常模相同水平。结论:人本取向个别心理治疗联合团体治疗能全面改善和提高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的心理卫生水平,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改善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心理卫生状况的心理治疗方法。
- 胡连新吴建玲冯俭侯永梅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心理治疗过程
- CAI课件界面设计的探讨
- 2001年
- 李子丰吴建玲
- 关键词:CAI课件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
- 自制软件在AP平台应用教学中的体会
- 1997年
- 钟建宁黄耀宁吴建玲
-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 我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临床分析,为采用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90种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本院消化内科诊断为IB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测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性别差异等进行分析。结果:①IBS患者的SCL-90总分以及所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阳性检出率为57.1%;②IBS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性别差异;③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因子排前四位。结论:心理因素对IBS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常规治疗配合抗抑郁药+心理治疗对IBS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对SCL-90测评阳性精神心理症状严重患者同时采用综合心理治疗。
- 黄怡吴建玲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症心理因素心理治疗
- 大学生《心理训练》课程考核模式探讨
- 2008年
-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评定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因而,课程考核的方式会对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图就《心理训练》课程考核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 禹玉兰吴建玲
- 关键词:心理训练大学生
- 210例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史调查及临床特征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史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攻击冲动量表对21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儿童期受虐史、抑郁状况调查,比较有、无儿童期受虐史患者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抑郁症的临床特征。结果儿童期有受虐待史的患者与无儿童期受虐待史的患者在首发年龄、性别、自杀行为,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攻击冲动量表总分和敌对性、激越易怒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期有受虐史的抑郁症患者具有首发年龄较小,抑郁、焦虑症状严重,较高的自杀倾向、敌对性、易激越发怒等临床特征。
- 李鹤展张亚林吴建玲杨世昌李龙飞周云飞赵幸福
- 关键词:抑郁症
- 教考分离的考试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3
- 1997年
- 朱健平吴建玲王宗锐蔡丽明
- 关键词:教考分离考试质量综合评价高校
- 全文增补中
- 重点中学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亲子沟通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测量并评价重点中学非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中亲子沟通情况。方法:于2005-04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抽取湛江市第二中学非毕业班学生463名(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为观察对象。记录其一般个人资料,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该问卷10个因子6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者心理问题越严重。评定标准:因子平均分在2分以上有其症状,全套问卷总均分在2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不良倾向;某个因子平均分在3分以上并有其明显症状,全套问卷总均分在3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不良倾向。采用自编的亲子沟通问卷调查亲子沟通情况。问卷包括17项内容。有关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完成后现场收回。对与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有关的亲子沟通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463份,收回合格问卷453份。有效率97.8%。①本次施测的重点中学学生有整体心理健康不良倾向的发生率为35.1%,8.6%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不良倾向;各种心理症状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压力感问题检出率20.8%,情绪不平衡17.4%,适应不良13.0%,焦虑13.0%,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12.8%,强迫11.5%,抑郁8.8%,心理不平衡8.2%,敌对6.8%;偏执6.0%。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5个主要亲子沟通因素分别是:“与母亲之间发生不愉快争吵的频率”、“对父亲生活的理解程度”、“对母亲生活的理解程度”、“与父亲聊天的话题”以及“与父亲一起聊天的频率”。③重点中学男女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女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抑郁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学生(P<0.05或P<0.01);其他7个因子上男女学生的得�
- 侯永梅吴建玲
- 关键词:心理健康亲子沟通问卷
- 关于实行“教考分离”的问卷分析
- 1997年
- 关于实行“教考分离”的问卷分析广东医学院朱健平,吴建玲,黄耀宁,蔡丽明,刘刚,倪少凯为了能有效地控制考试中的人为因素,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开展,广东医学院1994年开始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教考分离”的试点,为建立学校级考试中心,为在全校范...
- 朱健平吴建玲黄耀宁蔡丽明刘刚倪少凯
- 关键词:医学教育考试教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