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名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6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5%的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73.1%患者无基础疾病,80%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呕吐,65.3%患者颅内压明显增高,69.2%患者脑脊液糖含量明显降低。21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AMB)联合5-FC治疗后肾、肝功能损害及低钾血症的发生比率分别为49.8%、39.4%、34.2%;总有效率为61.9%。结论隐脑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常见,其特征表现为头痛、颅内压明显增高,脑脊液糖含量明显降低,AMB治疗不良反应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防治AMB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疗效。
- 郑如添余平海余名华
-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性
- 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08~2011-12,20例在急诊确诊为超早期(<6 h)急性脑梗死患者,选用爱通立进行急诊静脉溶拴治疗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愈15例,好转4例,死亡1例,治愈率75%。结论: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安全、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叶自力余名华
- 关键词:急诊阿替普酶脑梗塞溶栓
-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测定心肺复苏后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法分成2组,A组评分9-15分为预后良好组,B组评分3-8分为预后不良组,治疗组随机分为参附组及对照组,参附组在常规抢救同时给予应用治疗量参附注射液,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心肺复苏抢救药物。分别于患者心肺复苏后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NS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参附组对应NS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后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对照组为佳。
- 余名华叶自力林裕豪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心肺复苏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 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急诊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比对照组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为73.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叶自力余名华
- 关键词:爱通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 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与NSE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测定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NSE水平与心肺复苏后的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法分成2组,A组评分评分9~15分为预后良好组,B组3~8分为预后不良组,D组为48h内脑死亡患者,S组为复苏后生命征维稳时间超过72h。分别于患者心肺复苏后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NSE浓度。结果 A、B组NSE水平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对应NSE水平在心肺复苏成功后短时间即可明显升高,与S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检测NSE水平有助于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判定。
- 叶自力余名华林裕豪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心肺复苏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
- 风险评分结合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估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结合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诊快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的《主动脉疾病诊疗指南》里的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对全部病人进行夹层风险评分并结合D-二聚体检测,评估早期筛检AAD的敏感性。结果:在高风险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概率得分比非主动脉夹层患者明显增高(61.3%vs 3.0%,P<0.05)。而高风险组敏感性为63.8%,特异性为96.7%误诊率9.5%;在低风险组D-二聚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AD分别92.8%和64.3%,阴性预测值为97.8%,误诊率为1.6%,两组特异性、误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夹层风险评分、D-二聚体较高的病人诊断主动脉夹层有良好的特异性。相反,动脉夹层风险评分、D-二聚体较低的病人可安全有效地排AD,误诊率较低。
- 冯小鹏叶自力余名华
- 关键词:D-二聚体急性主动脉夹层
-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1166例检测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采用荧光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手足口病病毒分型。方法:采集1 166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及咽拭子,采用荧光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肠道病毒筛选,对两种常见肠道病毒进行归纳比较。结果:1 166例患者中以埃可病毒属感染为主,EV71明显多于Cox A16,P<0.005;在Cox A16阳性病例中多有埃可病毒协同感染。结论:注重埃可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防治工作,EV71感染的患者须注意重症患者的出现。
- 余名华刘良安郑如添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
- 37例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通过3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绿色通道收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立普妥40mg、胃舒平3片,常规扩冠、止痛、改善循环、抗心律失常,稳定生命征后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行急诊溶栓或急诊PCI。结果急诊PCI及急诊溶栓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非PCI患者及择期PCI患者。结论通过绿色通道进行急诊溶栓或PCI能够缩短诊断时间,确保患者在发病后及时得到再灌注治疗,挽救濒死心肌,最大程度保存心脏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余名华曾中博叶自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肺炎的重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痰液引流治疗,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84.91±11.15)h、住院天数(14.65±1.32)d均少于对照组呼吸支持时间(124.30±14.55)h、住院天数(25.70±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5.72%)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2.8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在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液引流的治疗效果较好,缩短了患者的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余名华
- 关键词:重症肺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