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伟
- 作品数:43 被引量:272H指数:8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 2004年
- 目的:观察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Seinsheimer分型V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38倒(Seinsheimer分型V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5例,占92.1%。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 彭锦晖麦伟陈智颜志坚
- 关键词:骨钉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
- 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诊治的6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2.0~14.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8.1±7.7)min,对照组为(143.0±13.0)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0.7±21.3)ml,对照组为(394.3±43.9)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观察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16例,良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3.3%。观察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 张华明钟华陈劲王福琴梁波李德强李志丹麦伟郑荣岑怡彪
- 关键词:双钢板
- 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1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情况、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整体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疗效较佳,建议推广。
- 郑荣阮国强张华明陈劲钟华肖刚麦伟李志丹廖兴华
- 关键词:髂腹股沟入路
-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脊柱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 目的:对照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脊柱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2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24例颈椎病患者实施脊柱融合术。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对2种手术方式疗效...
- 麦伟张维成卢德文廖兴华方文焕
- 关键词:颈椎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脊柱融合术临床疗效
-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颈椎间盘内压力的变化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颈椎间盘内压力的影响,以提供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9例),于射频消融前后分别测量颈椎间盘内压力,并于术后1周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其疗效,探讨颈椎间盘内压力的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内压力较术前降低(1.84±0.96)kPa(P=0.000),术后1周JOA评分较术前升高(3.27±1.35)分(P=0.000);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内压力较术前降低(1.72±0.92)kPa(P=0.000),术后1周JOA评分较术前升高(2.78±0.67)分(P=0.000)。相关分析表明椎间盘内压力的降低程度与JOA评分的升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可以降低颈椎间盘内压力,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 张维成麦伟廖兴华黄晓魏方文焕李智
-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 经Quadrant通道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6—2014-05经Quadrant扩张通道行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ODI指数及VAS评分,根据Suk法判断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8例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年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均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融合率达100%。结论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为椎间融合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需要术者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黄晓魏颜志坚麦伟张维成李智方文焕曹智全伍一
-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
-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preadipose factor-1,Pref-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确诊的64例绝经OVCF患者为OVCF组,同时纳入绝经后的健康女性45名为对照组,比较OVCF组和对照组血清中雌二醇、Pref-1水平,并根据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Pref-1的水平分为高低亚组,进行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等一系列指标的比较,通过Preason相关性分析雌二醇、Pref-1的水平与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13.275,P<0.05),Pref-1水平显著上升(t=10.360,P<0.05);雌二醇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N-MID的水平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上升(t=7.378,5.472,10.290,9.774,P<0.05),PINP、β-CTX水平均显著降低(t=6.447,9.103,P<0.05);Pref-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N-MID的水平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t=8.350,7.426,12.376,10.450,P<0.05),PINP、β-CTX水平均显著升高(t=8.266,11.205,P<0.05);OVCF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25-(OH)VitD、N-MID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P<0.05),与PINP、β-CTX水平呈负相关(r<0,P<0.05);Pref-1与25-(OH)VitD、N-MID的水平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P<0.05),与PINP、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绝经后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显著下调,Pref-1水平明显上调,且二者与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对二者水平的医学干预或能为OVCF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 方文焕麦伟颜志坚黄晓魏尉新建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雌激素骨代谢骨密度
- 53例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 2006年
- 目的:探讨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2004年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53例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中良性肿瘤52例,恶性肿瘤1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其中优36例,良1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2.4%,有效率为96.2%。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最后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及早手术和方法恰当是治疗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的有效方法。
- 冯燕翔麦伟罗玉琛陈智
- 关键词:椎管肿瘤外科手术
- 3D打印技术在PHILOS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内侧距支撑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HILOS)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内侧距支撑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1行PHILOS内固定治疗的42例肱骨近端骨折,21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模拟肱骨近端骨折内侧距支撑重建(3D打印组),21例进行常规手术(常规组)。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5(6.0~12.5)个月。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更短,肱骨颈干角更大,肱骨头内翻角更小,肱骨头高度丢失更少,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进行术前模拟手术,术中精确放置钢板固定肱骨内侧距,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康复效果。
- 钟华陈劲李建炜黄文华陈广谋麦伟李志丹肖刚黄艳岑怡彪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 椎间盘镜手术与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照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54例患者采用MED,比较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MED组优良率为90.7%,开窗术组优良率为88.5%,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而手术时间[(41±4)min、(74±8)min]、切口大小[(1.6±0.0)cm、(10.8±0.8)cm]、术中出血量[(38±6)ml、(207±40)ml]和卧床时间[(12±5)d、(25±9)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开窗术相同,但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张维成麦伟李志丹廖兴华颜志坚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内窥镜开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