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志坚

作品数:33 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腰椎
  • 11篇内固定
  • 11篇骨折
  • 10篇手术
  • 10篇椎间盘
  • 9篇椎间盘突出
  • 8篇突出症
  • 8篇椎间盘突出症
  • 7篇腰椎间盘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颈椎
  • 4篇入路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椎管
  • 4篇脊髓
  • 4篇固定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髓内

机构

  • 29篇湛江中心人民...
  • 3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2篇颜志坚
  • 15篇麦伟
  • 12篇黄晓魏
  • 12篇李智
  • 12篇张维成
  • 12篇方文焕
  • 6篇吴春辉
  • 6篇李涛
  • 6篇曹智全
  • 6篇吴养
  • 5篇李志丹
  • 3篇陈智
  • 3篇廖兴华
  • 2篇彭锦晖
  • 2篇李建炜
  • 2篇陈日景
  • 2篇冯燕翔
  • 2篇伍一
  • 1篇肖刚
  • 1篇邓永上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前路ACDF联合ACCF与颈后路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2种术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组20例,行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20例,行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术(ACCF)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颈椎功能、曲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长(P<0.05);术前,2组JOA评分、颈椎曲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2组JO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颈椎曲度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大(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ACDF联合ACCF与颈后路椎管成形术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均具有确切效果,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在改善患者颈椎曲度方面更具优势,而后者可缩短手术时间。
黄晓魏颜志坚方文焕曹智全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成形术植骨融合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157例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7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全部患者均采用静力性固定,均随访。结果。157例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有2例骨折迟缓愈合(经加强负重功能锻炼及局部物理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2例骨折端软组织浅感染(经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得到痊愈),2例胫骨骨折术后膝部疼痛伴轻度屈膝受限(于骨折愈合取髓内钉后膝关节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果评定(采用Johner—Wruh标准);优128例,良23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96.2%。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冯燕翔麦伟吴养李志丹李涛彭锦晖颜志坚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下肢骨折内固定
经Quadrant通道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6—2014-05经Quadrant扩张通道行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ODI指数及VAS评分,根据Suk法判断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8例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年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均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融合率达100%。结论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为椎间融合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需要术者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黄晓魏颜志坚麦伟张维成李智方文焕曹智全伍一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preadipose factor-1,Pref-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确诊的64例绝经OVCF患者为OVCF组,同时纳入绝经后的健康女性45名为对照组,比较OVCF组和对照组血清中雌二醇、Pref-1水平,并根据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Pref-1的水平分为高低亚组,进行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等一系列指标的比较,通过Preason相关性分析雌二醇、Pref-1的水平与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13.275,P<0.05),Pref-1水平显著上升(t=10.360,P<0.05);雌二醇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N-MID的水平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上升(t=7.378,5.472,10.290,9.774,P<0.05),PINP、β-CTX水平均显著降低(t=6.447,9.103,P<0.05);Pref-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N-MID的水平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t=8.350,7.426,12.376,10.450,P<0.05),PINP、β-CTX水平均显著升高(t=8.266,11.205,P<0.05);OVCF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25-(OH)VitD、N-MID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P<0.05),与PINP、β-CTX水平呈负相关(r<0,P<0.05);Pref-1与25-(OH)VitD、N-MID的水平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P<0.05),与PINP、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绝经后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显著下调,Pref-1水平明显上调,且二者与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对二者水平的医学干预或能为OVCF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方文焕麦伟颜志坚黄晓魏尉新建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雌激素骨代谢骨密度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获得随访的157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受伤~3d内手术)59例和晚期手术组(受伤3d后手术)98例,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早期手术组有效率91.5%,晚期手术组有效率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患者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
麦伟张维成颜志坚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手术时机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5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7例应用内固定。结果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14个等级,JOA评分改善率为(69.1±17.5)%。不稳节段均获得稳定的融合。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辅以必要的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廖兴华冯梅肖刚颜志坚张维成曹智全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后入路
椎间盘镜手术与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照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54例患者采用MED,比较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MED组优良率为90.7%,开窗术组优良率为88.5%,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而手术时间[(41±4)min、(74±8)min]、切口大小[(1.6±0.0)cm、(10.8±0.8)cm]、术中出血量[(38±6)ml、(207±40)ml]和卧床时间[(12±5)d、(25±9)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开窗术相同,但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维成麦伟李志丹廖兴华颜志坚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内窥镜开窗术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观察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Seinsheimer分型V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38倒(Seinsheimer分型V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5例,占92.1%。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彭锦晖麦伟陈智颜志坚
关键词:骨钉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低于对照组,吞咽困难、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能降低椎前软组织厚度,减少吞咽困难、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更具应用优势,值得推广。
黄晓魏颜志坚方文焕曹智全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钢板内固定邻近节段退变
大鱼际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报道手部大鱼际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89年起 ,采用掌浅弓或掌深弓转移、大鱼际肌瓣重新组合、损伤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等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大鱼际损伤 2 1例。 结果 受损的拇指和皮瓣均存活 ,两点辨别觉 5~ 10mm ,大鱼际肌肌力 4级 ,拇指对掌功能满意。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大鱼际损伤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陈智吴春辉颜志坚
关键词:显微外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