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泰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模型试验
  • 2篇管桩
  • 1篇地层
  • 1篇上浮
  • 1篇土塞
  • 1篇土塞效应
  • 1篇黏土
  • 1篇开口管桩
  • 1篇管桩上浮
  • 1篇红黏土

机构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王家全
  • 2篇张昊
  • 2篇彭泰
  • 1篇黄柳云

传媒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红粘土地层闭口管桩上浮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红粘土上硬下软地层中管桩上浮问题,对3组不同桩径的闭口管桩进行室内沉桩模型试验,分析单桩、群桩上浮量的变化规律和红粘土地层管桩上浮的机理。结果表明:静压单桩的桩身上浮量主要由桩顶卸荷回弹变形引起,桩径越大则回弹变形越大,但单桩上浮量远小于群桩引起的上浮量。沉桩过程中,邻桩上浮量并不随桩的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均匀持续增长,管桩压入上部硬塑土层对邻桩上浮的影响大于压入下部可塑土层对邻桩上浮的影响。在红粘土软硬土层交界处一定范围内,桩上浮的增长趋势会出现短暂的休止情况。
王家全张昊刘垒雷彭泰
关键词:管桩模型试验
红黏土地层开口管桩土塞效应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研究红黏土上硬下软地层中开口管桩的土塞问题,对3种不同直径的镀锌开口管桩进行室内静压沉桩模型试验,以分析单桩、群桩土塞高度的变化规律和红黏土地层管桩土塞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土塞高度随着管桩压入深度的增大不断增大,当桩压入到红黏土层上硬下软界面(硬塑层和可塑层交界面)后,土塞高度停止增长,持续到压入可塑层一定深度后土塞高度继续增长直到压桩结束,表明土层类型对土塞效应影响显著;土塞高度与压桩顺序关系并不明显,单桩与群桩的土塞高度基本相同;所有的管桩均在到达红黏土软塑层时出现土塞完全闭合的情况,管桩由硬塑层打入软塑层时,土塞闭塞作用很强;从软塑层打入持力层过程中,土塞增量填充率变大较明显,土塞闭塞作用减弱。
王家全彭泰黄柳云张昊
关键词:开口管桩土塞效应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