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小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燃煤
  • 4篇燃烧
  • 4篇锅炉
  • 3篇一次风
  • 3篇煤锅炉
  • 2篇对冲燃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燃煤锅炉
  • 2篇中速磨
  • 2篇中速磨煤机
  • 2篇煤电
  • 2篇磨煤机
  • 2篇均流
  • 2篇超超临界
  • 2篇超超临界机组
  • 2篇超临界
  • 2篇超临界机组
  • 2篇值模拟
  • 1篇大型燃煤电厂
  • 1篇导流板

机构

  • 11篇西安热工研究...
  • 4篇苏州西热节能...
  • 2篇华润电力(海...
  • 1篇福建大唐国际...
  • 1篇淮阴发电有限...
  • 1篇福建永福电力...
  • 1篇浙江浙能台州...

作者

  • 11篇彭小敏
  • 3篇王小华
  • 3篇梅振锋
  • 2篇陈敏
  • 1篇方朝君
  • 1篇陈宝康
  • 1篇邱盈忠

传媒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热力发电
  • 1篇锅炉技术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60 MW塔式燃煤锅炉高温再热器管壁超温诊断及运行优化被引量:4
2020年
针对某电厂660 MW塔式燃煤锅炉投产后出现再热蒸汽两侧偏差大、再热器管壁易超温导致额定负荷下的再热蒸汽无法达到设计值的问题,以该电厂1号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燃烧器摆角整体摆动、单个角摆动和磨煤机组合方式对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的影响特性,摸索出了影响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规律,通过对每个角燃烧器摆角区别化设置,基本消除了再热蒸汽两侧偏差和管壁超温的现象,再热蒸汽温度也达到了设计值:660 MW负荷下,在再热器管壁温度不超温的前提下,再热蒸汽两侧的偏差由调整前的8.5℃降低至1.6℃;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由608.9℃提升至619.3℃。
王小华俞胜捷张文祥彭小敏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超温
1000 MW燃煤锅炉引风机进出口烟道流场及阻力协同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
某1000 MW燃煤锅炉引风机进出口烟道布置不合理,引风机所处流场环境差,引发了引风机抢风、高负荷下引风机振动等安全问题,且尾部烟道阻力逐年增大,限制了高负荷下引风机出力,导致高负荷工况下引风机处于失速边缘,进一步恶化了引风机运行工况,严重影响了引风机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首先采用CFD模拟计算手段,分析了当前引风机进出口烟道流场存在的问题,诊断分析了尾部烟道阻力集中区域及降阻空间,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试验,显著提升了引风机进出口烟道流场分布均匀性与稳定性,并有效降低了烟道阻力,研究获得了引风机进出口烟道流场及阻力协同治理技术措施,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改造后试验结果表明,引风机入口两侧烟气速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1%和12.0%,引风机出口烟气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2.7%,且烟道阻力共下降了464 Pa,进出口烟道流场均匀性显著提升,烟道阻力明显降低,引风机运行工况明显改善,提升了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改造实施后近1年时间内,引风机未曾发生过风机抢风、振动以及高负荷工况下失速等的安全问题,引风机能够长期保持安全平稳运行。研究案例具有典型代表性,具有推广意义。
刘宏芳彭小敏沈利王准刘凯锐
关键词:引风机烟道数值模拟流场优化
烟煤锅炉燃用褐煤时碳黑形成分析及控制
2019年
大唐宁德发电厂设计燃用烟煤锅炉在掺烧高比例褐煤过程中,出现了飞灰、石膏发黑、以及烟气从烟囱排出冷凝后污染了厂区和周边区域现象。为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2号锅炉为研究对象,从燃烧器结构、燃用煤种和运行条件方面,详细阐述了碳黑的生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省煤器出口截面的氧量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最高点氧量值(体积分数)为3.33%,最低点氧量值为2.27%;随着氧量分布均匀性的改善,CO排放浓度显著下降,飞灰、石膏发黑以及烟囱排气冷凝后污染厂区的现象已消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小华陈春华邱盈忠彭小敏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烟煤锅炉褐煤掺烧碳黑
1000MW级燃煤机组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冷热风均流改造技术被引量:8
2019年
为解决某1 000 MW燃煤机组中速磨煤机入口圆形风道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确、表盘风量波动异常大及风门调节特性较差的问题,在冷热风混合点处加装冷风气流均布器,加强冷热一次风的混合,在混合风道后、一次风测量元件的上方布置多孔板,对混合风起到整流作用,提高测量元件截面处流场稳定性。改造后的性能试验表明:测量元件截面的速度相对标准偏差(CV)为2.5%~3.3%,温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3%~2.1%,为测风元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流场环境;测风装置不同工况下的风量系数最大偏差低于1.5%,风量测量装置的线性极佳。稳态下,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的波动在±3 t/h以内,在线风量测量稳态特性非常好;在线一次风量及入口风温变化趋势与热一次风门开度始终保持一致,不存在反向的问题;入口一次风量、入口风温与热一次风门几乎同步发生变化,响应时间无明显滞后,跟踪响应特性良好。
徐亚峰彭小敏胡亮刘英伦
关键词:一次风量数值模拟性能试验
用于干排渣的吹灰系统及其吹灰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排渣的吹灰系统及其吹灰控制方法,吹灰系统包括多个吹灰器,安装在炉膛的指定位置;图像识别处理系统,位于炉膛的渣斗位置,所述图像识别处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炉膛内的渣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所述渣的体积...
王小华彭小敏梅振锋蒲思旭许传龙丁奕文梁昊朱晋永张雷
一种双切园燃烧锅炉煤粉管道布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涉及了燃煤火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双切园燃烧锅炉煤粉管道布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煤粉管道系统中的煤粉分离节点,在煤粉分离节点处布置有Y型分配器;Y型分配器的入口侧与主管路连接,出口侧分别与...
王祝成彭小敏薛晓垒王小华姚胜俞胜捷赵鹏丁奕文屈子尧孟昭宇周琳刚
改善双切圆燃煤锅炉燃烧偏差的方法及锅炉二次风箱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改善双切圆燃煤锅炉燃烧偏差的方法及锅炉二次风箱系统。本发明改善双切圆燃煤锅炉燃烧偏差的方法通过建立风道模型分析风道存在的问题,根据风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模拟计算提出改善方案,按照改造方案实施后验证效果,模拟结果与...
王小华彭小敏梅振锋刘瑞鹏陈宝康陈敏宋玉宝薛晓垒姚胜俞胜捷赵鹏丁奕文朱晋永王祝成梁昊
大型燃煤电厂中速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均流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为提高紧凑型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风量测量的准确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手段,对其冷热一次风道接口及混合段的一次风流场混流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均流优化设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均流设计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测量元件对测量截面处流场均匀性以及稳定性的要求;所开发的适用于紧凑型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的均流改造技术,对于推动磨煤机入口圆形一次风道的风量测量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彭小敏胡亮徐亚峰梅振锋陈敏
关键词:中速磨煤机均流技术
1000 MW燃煤机组旋流燃烧器及燃尽风风门差异化调节特性被引量:3
2023年
对冲燃烧煤粉锅炉因二次风系统结构复杂、布置紧凑,难以对燃烧器及燃尽风内、外二次风进风量进行准确监测,热态运行时风门调节盲目,普遍存在炉膛宽度方向两侧燃烧严重缺风问题。为充分提升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炉膛两侧旋流燃烧器及燃尽风进风量,获得理想风门开度组合,以某电厂10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对二次风系统进行完整建模及流动数值模拟,系统性定量研究旋流燃烧器及燃尽风内、外二次风门差异化调节特性。结果表明:燃烧器及燃尽风风门均一全开初始状态下,沿炉膛宽度方向二次风量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分配特性,与对冲燃烧锅炉实际运行炉膛两侧缺风现象相符;燃烧器/燃尽风内、外二次风开度两侧向中间依次为100%/100%、60%/50%、50%/40%、40%/40%时,炉膛宽度方向上,燃烧器及燃尽风进风量均呈两侧向中间递减的理想状态,与均一全开初始状态相比,炉膛两侧进风量增大8.3个百分点,按初始侧边氧量1.80%计,侧边氧量将显著提升1.15个百分点,同时,燃尽风占总二次风量的比例略微提升0.6个百分点,基本不影响炉膛高度方向上的分级燃烧程度。
梅振锋梅振锋朱晋永丁奕文彭小敏彭小敏
关键词:对冲燃烧
基于煤电超低排放的SCR脱硝系统多方位优化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燃煤电厂NOx超低排放运行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各自脱硝系统的特点,给予脱硝喷氨优化、自动控制优化以及脱硝流场优化等技术应对措施。脱硝运行应用实例表明,实施上述优化措施对长期、稳定、安全地实现NOx超低排放是有效可靠的。
方朝君刘鹏彭小敏
关键词:优化运行超低排放SCR脱硝燃煤电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