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文
- 作品数:47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反应生成NiAl/(TiB<,2>+Al<,2>O<,3>)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 Ni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密度低、高熔点、优异的抗高温氧化能力等性能,但其高温强度和室温塑性还不能与先进的高温合金相比。
(TiB<,2>+Al<,2>O<,3>)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高硬度、高熔点...
- 曹丽丽崔洪芝黄小文
- 关键词:燃烧合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复相陶瓷材料
- 零排放电动汽车能源系统发展模式
- 由于电动汽车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巨大优越性,它将会成为21世纪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零排放电动汽车能源系统发展模式,指出该模式适合中国国情,是目前中国发展零排放电动汽车,推动该产业前进有效的方式。
- 谷亦杰陈蕴博刘丹李滨滨李文康黄小文刘秀波张军
- 关键词:电动汽车零排放能源系统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
- 非化学计量比Li_(1+x)Ni_(0.8)Co_(0.2)O_2结构和性能研究
- 2007年
- 共沉淀法合成了层状Li1+xNi0.8Co0.2O2(x=0和0.05),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与LiNi0.8Co0.2O2相比,Li1.05Ni0.8Co0.2O2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差的循环性能。与LiNi0.8Co0.2O2放电容量微分曲线相似,Li1.05Ni0.8Co0.2O2在4.15 V存在负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4.15 V负峰峰位明显向左移。与LiNi0.8Co0.2O2放电容量微分曲线不同,层状结构Li1.05Ni0.8Co0.2O2的4.15 V负峰峰高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循环过程促进了Li1.05Ni0.8Co0.2O2结构转变。
- 谷亦杰孔环黄小文崔洪芝吴惠康杜洪彦张洪涛周恒辉魏清
- 橄榄石LiFePO_4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与现有的可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镉镍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相比,在比能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目前比能量可高达170~180Wh/kg,是Cd-Ni电池的4倍,MH-Ni电池的2倍。锂离子电池的高T作电压(3.6V)使其相当于3节镉镍电池或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的串连,有利于电池的小型化、轻量化。同时,又具有自放电率低(一般月自放电率小于6%)、长循环寿命的优点,
- 谷亦杰柳宏崔洪芝吴惠康黄小文刘秀波张智慧陈继涛周恒辉王翠玲杨智宁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橄榄石CD-NI电池MH-NI电池镉镍电池
- 单分散PMMA微球的绿色合成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具有低毒性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在催化领域以及人体内药物负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环境友好型PMMA微球制备方法。首次以天然化合物葛根素和胡椒醛作为光引发剂,采用...
- 解传宝生杰王忠卫黄小文宋亮刘蕾于青
-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葛根素胡椒醛
- 单分散PMMA微球的绿色合成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具有低毒性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在催化领域以及人体内药物负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环境友好型PMMA微球制备方法.首次以天然化合物葛根素和胡椒醛作为光引发剂,采用...
- 解传宝生杰王忠卫黄小文宋亮刘蕾于青
- 关键词:分散聚合光引发剂
- 层状Li(Ni_(1-x)Co_x)O_2首次可逆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介绍了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层状Li(Ni1-xCox)O2的实验方法,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含量为0.3时首次可逆效率发生突变;Co含量小于0.3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主要来自存在于Li层的Ni3+很难还原为Ni2+和Ni层中Ni-O八面体的不均匀膨胀,;Co含量大于0.3时,Ni4+转变为Ni3+过程中,Ni-O八面体不均匀膨胀是造成首次不可逆容量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Co含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嵌产生的应变减少也是造成首次不可逆容量减少的原因。
- 谷亦杰孔环黄小文崔洪芝王翠玲杨智宁吴惠康周恒辉魏清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合成方法,其具体合成方法如下:取锂盐、铁盐、磷酸二氢铵,按锂离子∶铁离子∶磷酸根离子摩尔比为(0.8-1.2)∶(0.8-1.2)∶(0.8-1.2)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
- 谷亦杰黄小文崔洪芝
-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及一流课程建设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建立“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本文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结合山东省一流课程建设,阐述了教学团队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所做改革以及在实现“三全育人”方面的初步探索,以期为优质课程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 于青王忠卫韩玉玺黄小文崔蓝月
- 关键词:三全育人有机化学
- 材料化学课程中材料结构部分的教学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材料结构是材料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材料结构为主线,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多种材料的制备、组成、性能和应用串联在一起,既体现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强调了不同材料间的差异。鉴于材料结构知识较为抽象,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提出了将球棍模型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 于青曹梅青王忠卫黄小文田秀娟
- 关键词:材料化学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