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中
-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往复式岩石裂缝摩擦-渗流特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岩石裂缝摩擦‑渗流特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X轴剪切系统、Y轴应力加载系统、Z轴应力加载系统、伺服油源系统、孔隙压力加载系统和主机;X轴剪切系统包括X轴EDC控制器、上剪切盒、下剪切盒、X...
- 陆朝晖贾云中汤积仁程玉刚周军平周雷贺培
-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页岩气重复压裂潜力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储存开发与增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页岩气重复压裂潜力预测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取到的页岩气井数据建立数据集,数据集包括多维序列数据集和单值数据集,多维序列数据集包括测井曲线数据和压裂施工...
- 陆朝晖卢义玉房大志贾云中周雷肖彩云张驰杜鹏董盼婷
- 枯竭页岩气储层CO_(2)地质封存机理及潜力评估方法
- 2025年
- 页岩气在我国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未来大量资源枯竭的页岩气水平井可提供巨大的CO_(2)封存容量。但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与深部咸水层、油气藏等常规封存地质体有显著区别,目前CO_(2)在页岩地层中的圈闭机理、封存机制及封存潜力评估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CO_(2)在页岩气储层中的圈闭机理及封存机制。CO_(2)地质封存可以视作页岩气生产的逆过程,主要的封存空间为产出页岩气所占据的原始孔裂隙空间。基于改造储层体积(SRV)作为CO_(2)封存空间的前提,结合有效容积法和“游离-吸附-溶解”多重封存机制,以盖层安全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页岩气储层CO_(2)封存潜力评估模型;基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初步评估了我国未来枯竭页岩气储层CO_(2)封存潜力。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毛细管力封闭是页岩盖层对CO_(2)的主要封闭机理;在水平方向上,SRV被未经改造的致密页岩包围,可形成对CO_(2)侧向运移的有效屏障。基于以上机理研究,结合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般经验,计算得到页岩气水平井单井控制SRV内的最大CO_(2)封存潜力可达71.2万t,其中游离封存机制的占比为41.82%,吸附封存机制的占比为56.79%,溶解封存机制的占比为1.39%。初步评估我国现有页岩气井的CO_(2)封存潜力为15.02亿t,未来新增页岩气井的封存潜力为121.04亿t。
- 成其汤积仁卢义玉陆朝晖贾云中周军平张弛
- 一种长靶距淹没条件下射流切割冰体的实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靶距淹没条件下射流切割冰体的实验装置,包括大型淹没腔、承重平台、靶体装载系统和移动系统,大型淹没腔通过注水提供长靶距淹没射流环境,承重平台支撑大型淹没腔和移动系统,靶体装载系统固定设置在大型淹没腔顶部装载...
- 葛彬彬卢义玉葛兆龙周哲邓青林贾云中张宏伟陈翾屹葛荣政
- 超临界CO_2作用下页岩力学特性损伤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8年
- 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超临界CO_2强化页岩气开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超临界CO_2对页岩力学特性的影响,将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超临界CO_2浸泡试验,并通过劈裂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浸泡前后页岩强度与变形的变化规律,进而结合SEM、XRD等系列页岩微观测试,初步探讨超临界CO_2与页岩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浸泡后页岩的抗拉强度、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随浸泡时间的加长,页岩强度的损失量增大。初步分析表明:在超临界CO_2作用下,一方面改变了页岩的颗粒骨架和孔隙结构,另一方面改变了页岩的矿物成分组成,降低页岩岩石颗粒间的胶结程度,从而劣化页岩的力学性质。
- 汤积仁卢义玉陈钰婷张欣玮敖翔贾云中李倩
- 关键词:岩石力学页岩超临界CO2力学特性
- 变速率剪切滑移过程中页岩裂缝稳定性-渗透率演化规律被引量:2
- 2021年
- 页岩气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常作为增产的基本手段。但是,大量流体注入地层后可能影响储层岩石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渗透特性。同时,裂缝的渗透率是决定储层产量的关键条件。因此,选取了中国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美国Green River页岩和Marcellus页岩,通过进行变滑移速率的页岩裂缝剪切滑移实验,同时测量了页岩裂缝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因数和渗透率变化,基于速率状态定律评估了3种页岩裂缝的剪切滑移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岩裂缝稳定性-渗透率演化规律。在实验结果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页岩裂缝滑移过程中的微观物理模型,讨论了页岩矿物组分对剪切裂缝剪切强度、稳定性和渗透率演化的微观控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页岩裂缝面的摩擦强度随网状硅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层状硅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页岩裂缝剪切滑移稳定性参数(a-b)值随层状硅酸盐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倾向于发生稳定性蠕变滑移,网状硅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使(a-b)值减小,更易产生非稳定性地震滑移;在含有高网状硅酸盐质量分数的裂缝中,滑移速率突然增加导致的剪胀作用导致裂缝渗透率的增大,并且伴随着非稳定性地震滑移;高层状硅酸盐裂缝滑移速率突然增大时,裂缝面的加速破坏导致裂缝渗透率进一步降低,同时伴随着稳定的蠕变滑移。研究结果对于控制水力压裂诱发页岩地层非稳定滑移提供借鉴。
- 贾云中贾云中汤积仁汤积仁贺培
- 关键词:剪切滑移渗透率剪切强度
- 一种水平井射流轴向割缝卸压煤与煤层气共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射流轴向割缝卸压煤与煤层气共采方法,包括:水平井建井、轴向连续水力割缝、煤层排水泄压以及煤与煤层气共采;轴向连续水力割缝包括:将套管下入水平井;套管上设有多个缝槽,内部设置有定向结构;将水射流工具管柱...
- 陆朝晖卢义玉葛兆龙夏彬伟汤积仁贾云中周哲刘文川李睿鑫
- 一种水力切割矿体砂水回收循环系统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水力切割矿体砂水回收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水力切割采矿机、筛选装置、回收箱、磨料罐、水泵。水泵与水力切割采矿机设有高压软管,高压软管的一端与水泵连通,另一端与水力切割采矿机连通,水力切割采矿机上部安装有三...
- 葛兆龙汤积仁贾云中尚雪义刘文川邓青林田超上官剑铭
- 深层页岩剪切滑移裂缝渗透率变化规律被引量:8
- 2021年
- 为了明确深层页岩裂缝渗透率在剪切滑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选用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地区Marcellus页岩露头岩样,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和滑移速率条件下的裂缝剪切滑移实验,并应用脉冲衰减法采集了裂缝渗透率的变化数据,分析了法向应力、岩石矿物组分和滑移速率等因素对深层页岩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剪切滑移裂缝的渗透率受到裂缝表面凸起被剪切破坏和剪胀作用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②裂缝表面凸起被剪切破坏致使裂缝的孔隙度下降、有效水力开度减小、渗透率降低,其中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受到页岩矿物组分、法向应力和滑移速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③层状硅酸盐含量高的页岩裂缝在高法向应力和高滑移速率下,剪切作用导致裂缝表面凸起被破坏,较之于网状硅酸盐含量高的页岩,前者裂缝渗透率的下降幅度更大;④滑移裂缝的剪胀作用使得裂缝的有效水力开度增大、渗透率升高,其中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受到滑移距离、剪胀角、页岩矿物组分、法向应力等因素的影响;⑤网状硅酸盐含量高的页岩裂缝在低法向应力和低滑移速率下,剪胀作用会使得裂缝渗透率出现小幅度的上升;⑥压裂施工前期可考虑大排量、高注入压力形成规模复杂缝网,后期可考虑采用较低的流体注入速率和注入压力,使压裂裂缝和天然裂缝产生一定程度地滑移,从而有效提高裂缝渗透率和储层整体渗透性。
- 陆朝晖贾云中贾云中汤积仁贺培欧阳黎明
- 关键词:高地应力裂缝渗透率剪切滑移剪切破坏
- 扫描电镜目标点原位观测快速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描电镜目标点原位观测快速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样品进行首次扫描电镜观测,确定目标点和至少三个参考点,在扫描电镜样品台坐标系中读出目标点和参考点的首次坐标;步骤二,对处理后的...
- 汤积仁卢义玉成其刘文川夏彬伟葛兆龙贾云中张慧栋徐梓杰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