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雪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_3N_2流感病毒变异株抗原性的分子学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分离的H3N2流感病毒变异株的分子学抗原特性。方法将国内分离确认的几株甲3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双向交叉血凝抑制实验,比较抗原性差异;同时进行HA1基因特性分析。结果从抗原性及HA1基因特性分析看出A/深圳/1/99与A/福建/151/2000和A/广东/448/2001差异较小,而与以前流行株A/京防/47/92差异较大。结论A/深圳/1/99发生抗原变异,但变异不大,未产生大规模流行。
- 肖锦晖邰昌松谭雪芳吴振宏肖惠贞
- 关键词:抗原性变异
-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1例获得性原发性AA患者,中位年龄26(2~77)岁,重型AA71例,...
- 詹昱陈玲珍曲佳巫进明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谭雪芳罗英杨德懋
- 一起由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诊断分析
- 2005年
- 张震文吴振宏谭雪芳廖鹏飞肖锦晖
- 关键词:沙门菌食物中毒病原菌
-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随访的131例获得性原发性AA患者,中位年龄26(2~77)岁,重型AA71例,非重型AA60例.92例(70.2%)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无效或不能耐受.取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GM-CSF等作用下培养48h后进行静脉输注,每周1~2次,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决定输注疗程.结果131例患者接受细胞输注中位60(15~160)次,中位治疗时间14(3~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4~150)个月.30例(22.9%)完全反应,74例(56.5%)部分反应,总有效率79.4%;27例(20.6%)无效.治疗有效患者从细胞治疗开始到脱离输血、网织红细胞〉20×109/L、Hb增长30g/L以上、ANC〉0.5×109/L、PLT〉20×109/L以及获完全反应的中位时间分别是5(1~21)个月、4(1~16)个月、11(3~27)个月、12(6~25)个月、9(2~35)个月、27(10~56)个月.83例(63.4%)患者在治疗前CD4+/CD8+细胞比值倒置(〈1),治疗后66例不同程度升高,其中55例均为治疗有效患者.部分患者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短暂寒战、发热,无其他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有助于改善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纠正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临床观察未发现发热以外的其他不良反应.
- 詹昱陈玲珍曲佳谭雪芳冯可欣巫进明杨郁青谭明珠罗英杨德懋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个核细胞
- 佛山华英学校住校学生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调查了解佛山华英学校住校学生饮食习惯及膳食营养结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相关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800人住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60人,其中男生88人,女生72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男女生两组人合理的饮食习惯;根据食堂提供的三天食谱及食物原料品种和数量,采用称重记账法记录食物成份表,并计算平均每人每天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进行膳食结构调查,根据《中国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的男女两组学生饮食习惯发现,女生荤菜摄入不足,男女生豆及豆制品摄入严重不足,男女学生健康行为及营养知识缺乏;膳食结构调查全天摄入总能量不足,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钙摄入量不足,锌摄入量偏低。结论饮食习惯不好,营养知识健康行为不良,能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膳食结构要加强调整。
- 谭雪芳
- 关键词:饮食习惯膳食调查营养素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的多种添加剂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寻找能够同时测定饮料中多种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分离和检测的手段。 结果 建立了同时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和咖啡因八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并应用于饮料样品的分析。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9min即可完成对一种样品中八种添加剂的检测。
- 尹江伟林春晓邹晓春刘祖强谭雪芳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饮料添加剂
- RT-PCR法与血凝抑制法鉴定流感病毒的比较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比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与血凝抑制法在流感病毒鉴定中的优劣,以期建立能快速、特异地从临床标本中检测并鉴定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方法用常规细胞培养法增殖病毒后,分别用RT-PCR反应法和常规血凝抑制法进行流感病毒鉴定。结果在13份发生细胞病理变化的标本中RT-PCR阳性标本为9份,其中甲型7份(6份甲3亚型、l份甲l亚型),乙型2份;而用血凝抑制法鉴定阳性标本仅6份。结论RT-PCR法快速、特异、灵敏,在流感病毒鉴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肖锦晖吴振宏肖惠贞张震文谭雪芳
- 关键词:RT-PCR法流感病毒呼吸道咳嗽
- 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多种细胞因子(IFN-γ、rIL-2和anti-CD3mAb)共同诱导培养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经过特定的细胞因子,在特定时间诱导处理后,既表达NK细胞标记(CD56+),又表达T细胞标记(CD3+和TCR-α/β+)的高效细胞毒性细胞,两者对于CIK的细胞毒作用都有贡献,使得它们具有高效抗肿瘤作用;增殖速度快,CIK细胞的数量可增加1000倍,细胞毒的活性也大大增加。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及非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探讨也在不断深入,以探索更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谭雪芳陈玲珍
- 关键词:CIK细胞生物特性肿瘤治疗
- IL-2/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促造血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并复制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干预组取正常同源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GM-CSF等作用下培养48 h后进行尾静脉输注(模型复制第1、2、4及6天),模型组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全部小鼠分别于模型复制第7、14、21及28天断尾采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于模型复制第28天或濒死时处死小鼠,计数骨髓有核细胞(粒系、红系、淋巴细胞比例及巨核细胞数),检测外周血CD3+CD4+(T辅助细胞、Th细胞)、CD3+CD8+(T抑制细胞、Ts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s)细胞比例,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外周血WBC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在第21和28天较模型组高(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外周血PLT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在第21和28天较模型组高(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外周血Hb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在第28天较模型组高(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及巨核细胞数较对照组低,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及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高,淋巴细胞比例较模型组低(P<0.05)。模型组Th细胞比例、T-regs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P<0.05),Ts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Th细胞比例、T-regs细胞比例较模型组高,Ts细胞比例较模型组低(P<0.05)。模型组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IL-2/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有助于调节再障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下调造血负调控细胞因�
- 詹昱曲佳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谭雪芳杨德懋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集落刺激因子
-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观察
- 詹昱陈玲珍曲佳余卫谭雪芳巫进明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