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范武

作品数:93 被引量:36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9篇糖尿
  • 19篇糖尿病
  • 19篇中医
  • 12篇教学
  • 10篇药用
  • 10篇植物
  • 10篇2型糖尿
  • 10篇2型糖尿病
  • 9篇心肌
  • 9篇药用植物
  • 8篇糖尿病大鼠
  • 7篇药用植物资源
  • 6篇毒性
  • 6篇血脂
  • 6篇阴阳
  • 6篇中药
  • 5篇心肌炎
  • 5篇血糖
  • 5篇药疗
  • 5篇药疗法

机构

  • 50篇河北联合大学
  • 33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唐山工人医院
  • 3篇唐山中医医院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陕西广播电视...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市妇儿医...

作者

  • 88篇吴范武
  • 20篇包巨太
  • 20篇齐峰
  • 19篇马会霞
  • 17篇李继安
  • 16篇田春雨
  • 13篇郑彩慧
  • 13篇高秀娟
  • 13篇喇孝瑾
  • 12篇薄海美
  • 11篇吕立勋
  • 10篇韩淑英
  • 10篇崔建美
  • 8篇朱亮
  • 8篇许静
  • 7篇李洁
  • 7篇江春花
  • 7篇魏勃
  • 7篇马树祥
  • 6篇金子环

传媒

  • 1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0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四川中医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医杂志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World ...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6篇2013
  • 7篇2012
  • 16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的处方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优选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的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其释放特性。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缓释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三乙胺调pH至3.0,48∶52),检测波长270 nm;通过正交实验,根据体外释放度筛选优化处方。结果根据最佳处方制备的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质量稳定,体外释放性能好,持续释药12 h,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从体外释放分析,以该优化处方制备的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达到缓释制剂的要求。
吕立勋李唐棣吴范武
关键词:缓释片正交实验
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总黄酮对小鼠急性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总黄酮对阿霉素所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正常昆明种小鼠175只,随机分为7组,即K-CoxB-JN黄酮高、中、低剂量组(0.8,0.4,0.2 g.kg-1),模型组,心血康组,正常组,原方水煎组,每组25只,每天ig 1次,1周后ip阿霉素20 mg.kg-1建立小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24 h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心肌酶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心脾指数。结果:K-CoxB-JN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心肌酶活性,黄酮中剂量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所下降,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降低明显(P<0.01);黄酮高、中剂量组心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黄酮中剂量组脾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酮高、中剂量组SOD活力明显升高(P<0.01),黄酮中剂量组MDA含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以黄酮中剂量效果最为明显。结论:K-CoxB-JN总黄酮对小鼠急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李洁韩淑英马会霞吴范武张博男郑彩慧包巨太
关键词:总黄酮阿霉素心肌损伤
芪桑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芪桑降糖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ip 4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芪桑降糖方低剂量组(ig180 mg·kg-1·d-1)、中剂量组(ig 360 mg·kg-1·d-1)、高剂量组(ig 540 mg·kg-1·d-1)及罗格列酮治疗组(ig 4 mg·kg-1·d-1)。持续ig给药60 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bAlc含量显著增高(P<0.01),总胆固醇(TCH)、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下降(P<0.05)。芪桑降糖方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HbAlc、TCH、TG、LDL水平,提高HDL和In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芪桑降糖方与罗格列酮药物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芪桑降糖方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促进Ins分泌,纠正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田春雨薄海美白静李继安喇孝瑾齐峰吴范武赵舒朱亮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
肥胖孕妇行剖宫产手术临床麻醉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许景伟金子环马树祥吴范武
关键词:肥胖孕妇剖宫产麻醉
唐山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调查及评价唐山地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深入各代表性样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定量评价唐山地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结果初步调查及评价结果显示唐山地区急需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2种,需要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37种。结论应制定保护规划、采取引种栽培、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
田春雨薄海美朱亮许静白静魏勃吴范武李继安张红喇孝瑾齐峰
温病卫分证模型血瘀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温病卫分证阶段有无血瘀的变化。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一般卫分证组、重症卫分证组、正常对照组、环境高温组4组,动态观察血浆中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以下简称6K)、血栓烷B2(TXB-2)及TXB-2与6K的比值(TK)的变化情况。结果:一般卫分证组ET-1、6K、TXB-2水平升高呈一过性改变,TK无变化,且各指标变化与环境高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重症卫分证组ET-1、6K、TXB2、TK改变与一般卫分证组、环境高温组比较可见显著差异。结论:一般卫分证无血瘀的病变,而急重疾病的卫分证阶段存在血瘀的病变。
吴范武杜建
关键词:温病卫分证血瘀内皮素-1
临床模拟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基础理论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既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涉及基本诊断技能、基本临床辨证思维的训练,但目前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以及医患矛盾的加剧,医学院校均面临着临床学科见习、实习教学中示教难的问题,且由于《中医诊断学》为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给学生学习和掌握诊断技能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改革了《中医诊断学》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临床见习改为实训教学,在模拟诊室、模拟病房进行临床模拟诊断训练,然后再进行临床实践操作,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缓解了临床实践教学所面临的矛盾。现将一些做法和心得总结如下。
高秀娟马会霞齐峰姚荣妹江春花吴范武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
提高中医诊断技能 培养中医诊断思维被引量:6
2013年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也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它既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涉及基本诊断技能、基本临床辨证思维的训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引入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中医诊断技能,培养中医诊断思路”为目的,改革中医诊断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秀娟吴范武齐峰田福玲马会霞江春花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
典型中医医案的数学三维解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在尊重名老中医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挖掘医案中的基础数据,使中医医案客观化、量化。方法:利用"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计算机软件对典型医案进行数学三维解析。结果:使医案的方证关系图形化,显示其数学规律。结论:利用模型软件可以清晰地演示医案中药、方、证在空间的变化轨迹,对老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和疗效进行客观地比较,同时为医案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路振宇刘保相吴范武阎红灿马会霞李洁姚荣妹包巨太
关键词:医案数学
抗毒补心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和免疫学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抗毒补心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抗毒补心胶囊治疗,4粒/次,4次/d,口服,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静滴极化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胰岛素8 U+10%氯化钾10 mL,每天1次;口服辅酶Q10 20 mg,维生素C片0.2 g,每天3次,疗程4周。2组均酌情使用一般抗心律失常药。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肌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肌酶、TNF-α及IL-2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毒补心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好,且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吕立勋李洁马会霞吴范武包巨太
关键词:抗毒补心胶囊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免疫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