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
- 作品数:34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碎石粒径对GESC承载性能影响的数值耦合分析
- 2023年
- 为研究碎石粒径对加筋包裹碎石桩(GESC)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并进行了8组不同粒径组成的单桩静载数值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条件下加筋包裹碎石桩宏细观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GESC承载性能随碎石平均粒径d_(50)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桩顶极限承载力在d_(50)=40.84 mm时达到峰值726.00 kPa,与d_(50)=15.26 mm时相比增幅达66.35%;d_(50)的变化是以优化桩体传力结构、降低径向应力比的方式使得桩端持力层承担更多外荷载,从而提高GESC的承载性能。在试验中,径向应力比最多降低了66.33%,到达桩端持力层的外荷载最大提升了166.67%;桩体传力结构优化的细观指标是桩体内强接触力沿埋深分布的标准差系数,该系数随碎石平均粒径先降后升,在d_(50)=40.84 mm时达到最低值0.497,表明此时桩体内强接触力沿埋深分布最为均匀。
- 王家全邹辰皓黄世斌黄世斌
- 高中低拉拔速率下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分析
- 2024年
- 边坡及挡墙倒塌破坏会导致土工格栅与土之间快速滑动,筋土界面相互作用较为复杂。通过对不同拉拔速率下界面筋材受力和变形特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筋-土界面工作特性的认识。基于此,采用拉拔试验以拉拔速率和法向荷载为研究因素探讨了9种拉拔速率和3种法向荷载对筋-土界面作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峰值拉拔力随着拉拔速率由低到高变化增大幅度逐渐变缓,界面黏聚力与拉拔速率呈正相关变化趋势,最大增大了278%;界面摩擦角呈负相关变化趋势,最大减小了19.1%。格栅应变在低速时受拉拔速率影响较大,随着拉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拉拔速率超过5 mm/min时,格栅应变变化幅度减小,抗拔刚度增大。界面剪胀量随拉拔速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法向荷载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高速时界面剪胀量约为低速时的1.56倍、中速时的1.13倍。
- 王家全王梦莲唐毅祁航翔
- 关键词:土工格栅拉拔试验
- 土工格栅与碎石土混合料界面作用的大型直剪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土工合成材料在各类加筋土工程中运用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加筋体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及长期服役性能,而筋土界面摩擦特性对加筋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对黏土和砂土的研究居多,针对现场常见的碎石土混合料与格栅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为背景,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碎石土混合料与土工格栅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了不同剪切速率、压实度、法向应力对直剪界面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法向应力σ_(v)≤30 kPa时,界面剪切应力峰值随压实度的提高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随法向应力进一步增加,增长趋势由线性增长向折线增长转变;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其在剪切速率v=1.5 mm/min下界面剪切应力最大;界面似黏聚力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而界面似摩擦角正好与之相反;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界面似黏聚力与似摩擦角呈现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变化,波动范围分别为38.725~50.495 kPa和25.873°~29.683°;筋土直剪界面的直剪曲线呈现应变硬化的特征,且不同影响因素下拐点所对应的剪切位移大多集中在剪切面长度的0.83%~1.83%之间。研究结果可为以碎石土混合料作为填料的加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参数及理论参考。
- 王家全祁航翔黄世斌黄世斌
- 关键词:筋土界面土工格栅直剪试验法向应力剪切速率
- 基于数字图像分析的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土拉拔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由于加筋土界面作用的复杂性,加筋土工程建设中铺设土工格栅时往往采用经验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工格栅的浪费及工程安全隐患,理清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有助于确定加筋土结构的合理加筋间距。为了揭示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砂土与格栅在不同法向应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拔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量测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砂土下界面剪切带厚度、颗粒位移矢量、格栅拉拔阻力峰值及应变等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界面剪切带厚度H随法向应力σv与砂土平均粒径d50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多变量拟合的方法,得到了H、σv与d50三者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格栅在拉拔过程中,砂土颗粒位移矢量以土工格栅为界有着显著的差别,格栅上部的颗粒位移矢量明显大于下部颗粒,且在格栅上下一定范围内会形成颗粒位移矢量集中带;拉拔阻力峰值随σv及d50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类型砂土各区段的格栅应变均表现出由前向后依次递减的趋势。
- 王家全祁航翔林志南唐毅
- 关键词:拉拔试验
- 北部湾地区海砂填料的动力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为研究北部湾地区海砂填料的动力特性,采用高级动态三轴测试系统开展循环荷载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及不同动应力幅值对海砂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轴向累计应变随围压增加而减小,围压150 kPa时振次10000后应变仅为3%;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轴向累积应变随之增大,且达到破坏标准的时间越短。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力幅值和围压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围压下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加出现先骤减再略减后稳定的发展趋势,εd>0.3%后开始趋于稳定;不同动应力幅值下动弹性模量出现先增后减直至稳定的趋势,其中动应力幅值对动弹性模量有明显的影响,围压影响相对较小。孔压比随动应力幅值增加而减小,随围压增加而增加。
- 王家全陈胜前唐毅黄世斌黄钦政
- 关键词:海砂动三轴试验动模量动孔压
- 加筋地基室内大模型试验尺寸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研究基础尺寸效应对加筋地基的影响,利用自行设计的3000mm(L)×1600mm(W)×2000mm(H)大比例模型箱,进行不同宽度加载板的载荷试验,分析方形基础下加筋地基的荷载—沉降关系、土压力分布和土工格栅的受力变形规律,探讨尺寸效应对加筋地基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加载板宽度(B)的增加,加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B=300mm、400mm、500mm的极限承载力比B=200mm时分别增大1.07、1.13、1.27倍.B=200mm时加筋地基的破坏模式为冲切破坏,B≥300mm时为整体剪切破坏.在竖向荷载小于240kPa时,土工格栅应变很小,格栅加筋作用较弱;随竖向荷载进一步增大,格栅加筋作用明显增强,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格栅应变最大;格栅应变随加载板尺寸增大而增大,随距加载板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呈非线性变化.
- 柏蕾王家全周圆兀唐毅
- 关键词:加筋地基尺寸效应地基承载力破坏模式
- 《道路勘测设计》现场实习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针对《道路勘测设计》现场实习课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教学应重点加强实习环境,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并指出应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双师型师资人才,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
- 王家全唐毅唐咸远
- 关键词:教学改革土木工程
- 静动载下筋材变化对加筋土挡墙性能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研究动静荷载下,加筋长度及筋材类型变化对加筋土挡墙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7种工况下的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加筋土挡墙的水平土压力、水平土压力系数、墙面水平位移和加载板竖向沉降及筋材应变等参数的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动载下加筋土挡墙筋材应变随着加载时间的增长、加筋长度的减小、位置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顶层筋材应变远远大于其他层;加筋长度及筋材横肋的减少明显降低挡墙的承载性能,格栅横肋减少导致挡墙极限承载力降低18%,加筋长度减少使面板水平位移最大增大了2.2倍;与静载作用下相比,动载下土工格栅的侧向约束作用及网兜效应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
- 王家全侯森磊唐滢唐毅
- 关键词:加筋土挡墙静动载试验
- 有限元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 2019年
- 以往的有限元教学中理论与应用难以并重,背离以理论基础教学为中心同时面向实际工程运用的初衷。本文基于传统有限元教学的特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安排以及工程实际需求,从有限元教学各阶段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后期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路,全面提升基于有限元学习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连贯性以及提升学生对于有限元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限元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整体设计理念可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 王家全唐毅夏雨常志凯
- 关键词:有限元工程实际教学改革
- 土木工程实验虚实教学模块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
- 2019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教学需求。通过“室内实验+数值仿真模拟+云课堂”虚实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学,将抽象专业概念与实验步骤形象具体化,更好地使学生全面掌握各教学内容,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成为面向基层工程一线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实验虚实教学在改变传统土木工程实验“填鸭式教育”的同时,深度融合校企资源,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 唐毅王家全康博文
- 关键词:数值仿真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