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福生

作品数:32 被引量:234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入路
  • 13篇甲状腺
  • 9篇手术
  • 9篇切除
  • 8篇腔镜甲状腺手...
  • 8篇腺癌
  • 8篇经口
  • 8篇甲状腺手术
  • 7篇切除术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结
  • 7篇淋巴结清扫
  • 7篇甲状腺癌
  • 7篇甲状腺切除
  • 6篇死亡率
  • 6篇甲状腺切除术
  • 5篇清扫术
  • 5篇淋巴结清扫术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机构

  • 30篇厦门大学
  • 6篇厦门市疾病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海德堡大学
  • 1篇石狮市医院

作者

  • 30篇林福生
  • 22篇吴国洋
  • 13篇罗晔哲
  • 11篇傅锦波
  • 11篇林恩德
  • 9篇严威
  • 8篇洪晓泉
  • 7篇旷鹏昊
  • 6篇林艺兰
  • 5篇林素琼
  • 4篇陈清贵
  • 3篇陈丽娟
  • 2篇陈卉品
  • 2篇卢毅卓
  • 2篇李良辉
  • 2篇王源源
  • 1篇陈小敏
  • 1篇梁成强
  • 1篇郑海涛
  • 1篇高丹阳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华肥胖与代...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胰腺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为2.55/10万,年均上升8.58%,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68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6岁。男性(OR=1.96,95%CI为1.62-2.37)、生活在城市(OR=2.11,95%CI为1.68-2.64)和2010—2014年时间段(OR=1.50,95%CI为1.24-1.81)、高龄(OR=1.47,95%CI为1.43-1.51)是胰腺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以城市、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胰腺癌防治工作。
林艺兰林福生
关键词:胰腺癌死亡率LOGISTIC回归流行病学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重度肥胖合并双侧甲状腺癌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22年
中、重度肥胖合并甲状腺癌在临床并不少见,就诊者多为20~40岁。这两种疾病均需手术治疗,但肥胖及其合并症会给麻醉和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如何施行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并满足其对美观的需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院普外科根据一重度肥胖(BMI 45.3 kg/m2)合并双侧甲状腺癌的29岁患者自身情况,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助下为其成功施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经口腔前庭腔镜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取得满意的疗效。
李良辉吴国洋卢毅卓林福生陈丽娟陈小敏梁成强
关键词:肥胖症甲状腺癌袖状胃切除术
侧方入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成人脐疝修补术5例经验被引量:8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脐疝是较常见的腹壁疝之一,手术治疗是其唯一可治愈的治疗方法。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在疝与腹壁外科的应用不断深入。本文旨在探讨经侧方入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脐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2020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为5例脐疝患者实施侧方入路的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脐疝修补术,其中男3例,女2例;就诊时年龄30~53岁,平均41.8岁。回顾性分析该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2±5.8)min,术后6~8 h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0.7)d;术后脐部积液1例,无出血、肠梗阻、肠瘘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7个月无复发。结论:经侧方入路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成人脐疝修补术安全可行。侧方入路的手术方式操作难度相对较低,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傅锦波洪晓泉旷鹏昊林福生严威宋正福傅艺龙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
肠癌SW620和SW480细胞高表达Smad4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SW620和SW480细胞株中高表达Smad4后迁移及侵袭力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从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RKO/HCT-116、LoVo、HCT-8中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细胞株。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Smad4的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检验构建效果。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p-EphA2)表达,Transwell检测迁移和侵袭力的变化。结果SW620和SW480低表达Smad4和高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Ⅱ,高表达EphA2,SW480和SW620细胞高表达Smad4后明显表现出上皮细胞的特性,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但MMP-9在SW620无明显改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下,E-cadherin、Vimentin、MMP-9表达没有明显的改变;Smad4高表达阻止癌细胞迁移(SW480:V/S=75.00±15.90/38.60±11.80,P=0.001,SW620:V/S=71.20±17.56/32.80±8.90, P=0.002)和侵袭(SW480:V/S=102.20±8.90/43.20±8.80,P=0.001、SW620:V/S=101.40±11.60/43.00±6.73,P=0.004),但TGF-β1对迁移(SW480:S/TS=38.60±11.80/32.80±19.79,P=0.648、SW620:S/TS=32.20±8.90/28.60±15.90,P=0.0.529)和侵袭(SW480:S/TS=43.00±8.80/37.00±7.68,P=0.360、SW620:S/TS=43.60±6.73/40.40±8.52,P=0.679)无影响。结论Smad4通过阻断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EphA2轴线,减弱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力。
刘中财严威林福生林素琼杨文超陆树顾姣姣王源源吴国洋
关键词:上皮-间充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4
厦门市居民2005-2014年胃癌死亡特征与趋势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胃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胃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胃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胃癌死亡率为16.15/10万,男性是女性的2.43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7岁。男性(OR=2.95,95%CI:2.72~3.20)、高龄(OR=1.51,95%CI:1.49~1.53)和生活在城市(OR=1.20,95%CI:1.11~1.30)可能是胃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胃癌患病率仍保持较高态势,不能放松警惕,应以城市、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胃癌防治工作。
林艺兰林福生
关键词:胃癌死亡率LOGISTIC回归流行病学
护理路径干预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干预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robot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择期行TORT手术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策略分为观察组(护理路径干预)34例、对照组(常规手术干预)26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甲状腺癌生命质量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module for thyroid cancer34,EORTC QLQ-THY34)]、心理情绪[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369、2.622、2.758,均P<0.05)。干预后,两组的EDRTC QLQ-THY3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HQ-9、GAD-7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EDRTC QLQ-THY34评分高于对照组(t=3.466,P<0.05),PHQ-9、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550、3.258,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5.88%)低于对照组(26.92%)(χ^(2)=5.116,P=0.024)。结论将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TORT中具有确切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林军霞吴国洋林福生廖银燕钟佰清李美云
关键词:甲状腺癌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手术治疗颈侧区淋巴结大于2 cm的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颈侧区转移淋巴结>2 cm病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期为腔镜甲状腺手术专家共识中适应证的拓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行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转移淋巴结有融合或淋巴结直径>2 cm的9例进行分析。9例患者均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与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5例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例行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1例短暂喉返神经麻痹、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2例短暂甲状旁腺功能减低、1例副神经损伤、1例乳糜瘘。随访至目前,尚无手术创面区域或淋巴结复发。结论:在一定的腔镜手术经验基础上,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侧区转移淋巴结超过2 cm的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的,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王源源吴国洋罗晔哲林福生严朝龙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检查颈淋巴结清扫术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肝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厦门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死亡年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P25~P75)等评价指标。用SAS 9.2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肝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率为31.35/10万,标化死亡率33.30/10万,死亡率年均下降1.65%;男性死亡率(49.84/10万)是女性(12.76/10万)的3.90倍,男性标化死亡率(54.75/10万)是女性(12.93/10万)的4.23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57岁(P25~P75:48~69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4.42,95%CI:4.14~4.72)、年龄越大(OR=1.33,95%CI:1.33~1.34)、生活在农村(OR=1.49,95%CI:1.41~1.57)和2005-2009年时间段(OR=1.08,95%CI:1.02~1.14)可能是肝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态势,不能放松警惕,应以农村、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肝癌防治工作。
林艺兰林福生
关键词:肝癌死亡率LOGISTIC回归卫生学调查
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腔镜器械的改进和微创美容外科理念的深入,腔镜甲状腺手术凭借切口隐蔽、创伤最小、兼顾美容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外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开展。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包括胸骨上入路、锁骨下入路、腋下入路、胸乳入路、耳后入路、
吴国洋林福生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手术锁骨下入路美容外科腔镜器械胸乳入路
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22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已广泛开展,但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能否在腔镜下完成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特别是Ⅵ和Ⅳ区的低位淋巴结清扫,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总结分析笔者团队近年实施的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采用该术式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3例行腔镜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41例行经胸口联合入路手术(联合入路组),包括12例行经胸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后再经口补充清扫Ⅵ和Ⅳ区淋巴结,另29例行经胸和经口手术步骤合理融合,不再单独补充清扫Ⅵ及Ⅳ区淋巴结;22例行单纯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并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经胸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入路组的12例经口补充清扫颈侧区淋巴结的标本中有8例检出淋巴结,其中2例检出阳性淋巴结。联合入路组与经胸入路组获得的中央区淋巴结总数分别为(8.80±5.78)枚、(8.23±3.53)枚,颈侧区获得的淋巴结总数分别为(31.49±14.90)枚、(29.05±7.80)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血、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副神经损伤、乳糜漏和Horner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联合入路组1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经胸入路组1例手术清扫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结论: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有效,与单纯经胸入路疗效相当。但补充清扫中的阳性淋巴结提示,对于淋巴结转移较多的甲状腺癌患者经胸经�
王源源吴国洋罗晔哲林福生高丹阳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