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云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亚热带
  • 2篇右键
  • 2篇上位机
  • 2篇上位机控制
  • 2篇鼠标
  • 2篇鼠标控制
  • 2篇双击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无线
  • 2篇无线鼠标
  • 2篇光标
  • 2篇光标移动
  • 1篇电信
  • 1篇电信行业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产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生态环...

作者

  • 6篇黄云
  • 3篇郑博福
  • 3篇万炜
  • 2篇王玉皞
  • 2篇廖庆洪
  • 2篇秦丹
  • 2篇吴岳峰
  • 1篇刘尧兰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移动互联环境下手机客户价值评价模型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和营销系统应用的一个热点。关系营销的关键是如何与最有价值的客户建立长期并为公司带来利润的关系!要与有价值的客户建...
黄云
关键词:电信行业客户关系管理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一种基于无线鼠标的NFC智能助残系统
一种基于无线鼠标的NFC智能助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重力传感器模块、红外线发射传感器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无线蓝牙模块、电源模块、VB鼠标控制上位机和VB电器控制上位机。系统利用重力传感器采集无臂残疾人身体某部位...
秦丹王玉皞曾维鋆廖庆洪吴岳峰罗雨桑钟奇岚黄云
一种基于无线鼠标的NFC智能助残系统
一种基于无线鼠标的NFC智能助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重力传感器模块、红外线发射传感器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无线蓝牙模块、电源模块、VB鼠标控制上位机和VB电器控制上位机。系统利用重力传感器采集无臂残疾人身体某部位...
秦丹王玉皞曾维鋆廖庆洪吴岳峰罗雨桑钟奇岚黄云
生态型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协同关系——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江西省武宁县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生态型县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协同关系,为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江西省武宁县为例,结合野外实测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该区2000—202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存和粮食供给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2000—2020年,武宁县单位栅格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从173.14 mm提升至283.92 mm,单位栅格年平均粮食供给量从3.52 kJ提升至5.34 kJ,两者均呈现增长趋势;土壤保持功能呈先减少,后增长,再减少的波动趋势;20 a间土壤保持功能下降了15.71%,而碳储存功能呈现微弱增长的趋势。②武宁县南部和北部的林地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的高值区;水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分布区域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的低值区;4种生态系统服务中,林地和耕地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展的关键用地。③武宁县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3者之间是协同关系,与粮食供给是权衡关系;“高—高”和“低—低”集聚的协同关系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林地及水域,“高—低”和“低—高”集聚的权衡关系主要分布在耕地。[结论]2000—2020年武宁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应重点关注生态调节服务功能向资源价值的转化。
刘尧兰温智亮郑博福黄云朱锦奇刘忠万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亚热带典型森林生产力及碳利用率的气候变化响应
2025年
【目的】研究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生产力及碳利用率的气候因子响应,对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赣江流域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4种典型森林,利用参数本地化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70—2021年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而揭示了4种典型森林植被生产力和碳利用率在年际和月际尺度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1)年GPP(g·m^(2)a^(-1))大小排序为常绿针叶林(2514.6)>常绿阔叶林(2467.9)>常绿针阔混交林(2285.0)>竹林(2040.1);年际尺度上,竹林GPP与积温显著正相关(r=0.41,P<0.01);月际尺度上,4种典型-森林GPP均受积温正向驱动(r>0.99,P<0.01)。2)年NPP(g·m^(2)a^(-1))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862.4)>竹林(739.2)>常绿针阔混交林(721.1)>常绿针叶林(681.3);年际尺度上,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的NPP受降水正向驱动(r>0.32,P<0.05);月际尺度上,常绿针叶林NPP与降水显著正相关(r=0.59,P<0.05),常绿阔叶林NPP主要受积温正向驱动(r=0.93,P<0.01)。3)碳利用率在年际和月际尺度上的大小排序均为竹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相比于NPP,碳利用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强烈,年际和月际尺度上碳利用率均受积温负向驱动(r>0.51,P<0.01)。【结论】总体上,积温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利用率的主要驱动因素;相较于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竹林的固碳能力更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有更大的碳汇潜力。
黄云徐黎亮郑博福宋旭胡方清朱锦奇万炜
关键词:植被生产力气候变化赣江流域
基于Biome-BGC模型的亚热带典型森林NPP动态模拟及气候响应
2025年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精确评估森林NPP变化以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修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参数本地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60—2021年6种亚热带典型森林NPP动态变化,并结合温度、降水及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森林NPP对温度、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1960—2021年,修河流域不同森林类型的NPP由高到低依次为:竹林(655.20 g C·m^(-2)·a^(-1))>常绿针叶林(629.42 g C·m^(-2)·a^(-1))>常绿阔叶林(600.01 g C·m^(-2)·a^(-1))>常绿针阔混交林(596.98 g C·m^(-2)·a^(-1))>落叶阔叶林(325.20 g C·m^(-2)·a^(-1))>灌木林(266.43 g C·m^(-2)·a^(-1))。(2)6种典型森林NPP的月际变化表明,落叶阔叶林NPP呈单峰变化并在8月份达到最高值,其他森林NPP均在8月份降至峰谷并呈双峰趋势。除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以外,其他森林NPP在7—9月与温度大多呈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降水呈正相关,表明夏季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极大影响了植被生长。(3)从气象因子的拟合强度来看,NPP对温度的响应强度大于降水,温度与竹林NPP及落叶阔叶林NPP的拟合较强(R^(2)>0.46;P<0.01);而降水与常绿针叶林、竹林、灌木林及阔叶落叶林NPP都是较弱的拟合关系(R^(2)<0.21;P<0.01)。(4)未来气候情景中,适当升温有助于促进植被的生长,但升温超过阈值后NPP将受到抑制;在降水情景中,NPP与降水呈正相关性。NPP对温度的响应幅度远大于降水,且温度和降水的组合变化情景的拟合优度高于单一变化情景。
黄云胡方清郑博福宋旭徐黎亮朱锦奇万炜
关键词:气候变化净初级生产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