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英
- 作品数:29 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矿产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基础,然而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探求一条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达到最小的发展路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能逾越的问题。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30年来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以内蒙古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补偿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建立起矿产资源开发影响结果与生态补偿实践之间的映射关系,找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寻求出内蒙古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点,提出对策建议,来减轻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从而促进作为资源型大省的内蒙古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希望这种尝试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产生积极意义。
- 李文龙林海英崔秀萍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 内蒙古资源型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24年
- 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资源型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内蒙古资源型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推进内蒙古资源型地区共同富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林海华林海英
- 草原丝绸之路背景下基于AHP的内蒙古区域物流开发模式构建研究
- 2016年
- 在"一带一路"及草原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物流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内蒙古区域物流开发模式选择是必然的。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内蒙古区域物流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与处理,计算出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进而提出内蒙古区域物流开发模式的战略构想。
- 周丹林海英
-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物流
- 基于TQM理论的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经管中心工作人员的调查,总结了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来分析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从而建立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支撑体系,分别从课程体系设置、组织体系构建、师资体系完善及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后续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选择和方向。
- 林海英
-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 草原牧区乡村社区参与旅游的绩效评价及影响机理被引量:4
- 2022年
- 社区参与草原旅游绩效的衡量对于草原旅游研究尤为重要。以希拉穆仁镇为研究对象,使用综合指数法、障碍度模型以及ArcGIS等分析方法,从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视角研究社区参与草原旅游绩效问题。研究发现:(1)社区参与草原旅游绩效现仍处在仅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的初级阶段,且呈现距离衰减规律;(2)随着离旅游核心区距离增大,旅游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对社区旅游绩效贡献显著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对社区旅游绩效的贡献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地处旅游缓冲区社区旅游生态环境效益最低,这与草原旅游活动自身特征有关;(3)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对于不同社区旅游绩效贡献存在显著差异,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已成为旅游绩效提高的重大障碍。
- 李文龙李文龙林海英林海英王珊
- 关键词:社区参与绩效评价草原旅游
- 产业转移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人均农用地逐年减少的有效途径。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并以内蒙古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不同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级与潜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农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偏低,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在土地规划灵活性、增加农用地投入和开发程度、加快农用地流转市场建设、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方面有所改进。
- 林海英李文龙安锦
- 关键词:产业转移农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
- 基于DEA的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比较快速,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寻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模式,并以呼和浩特为例,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效率评价,寻找有利于地区发展的创新性模式。
- 林海英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内蒙古物流中心等级划分研究
- 2016年
- 在"一带一路"及草原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物流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内蒙古区域物流中心等级划分是必然的。文章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内蒙古12盟市进行区域物流中心的划分,依据"点—轴"理论和2014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与整理,划分出物流中心等级,进而提出内蒙古区域物流"两区两带"发展格局。
- 周丹林海英
- 关键词:物流
-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内蒙古物流中心空间等级划分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依据"点—轴"理论,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按照东西部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西部区域物流等级分布是以包头市作为一级物流发展点,由此通过点轴辐射作用带动物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西部盟市物流业的发展;全区东部物流以通辽市为一级发展点,通过轴的带动作用,推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等二级节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进而形成内蒙古地区独有的"两区一带"空间物流格局,使得内蒙古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心得到合理优化,实现本地区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 林海英
- 关键词:物流中心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贸易效应与潜力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全球化的共同构想,东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如何,是持续推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对东盟及各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效应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互补效应,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数对贸易也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对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直接投资以及各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直接投资均存在不均衡现象,文莱、缅甸、老挝等小成员国贸易潜力值较小,越南是所有成员国中贸易潜力类型跨度最大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提质升级”的政策启示,以期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融合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投资方向提供经验借鉴。
- 林海华林海英张丽艳鑫颖包家辰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贸易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