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婷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妊娠
  • 4篇妊娠合并
  • 3篇血压
  • 3篇重症
  • 3篇高血压
  • 2篇导丝
  • 2篇血浆
  • 2篇妊娠期
  • 2篇脑出血
  • 2篇肠内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休克
  • 1篇休克复苏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治疗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1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 1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14篇徐文婷
  • 6篇廖广园
  • 6篇徐仲
  • 4篇高元妹
  • 4篇李静
  • 4篇贾明旺
  • 3篇熊明媚
  • 3篇靳国青
  • 3篇杨嘉琳
  • 2篇黄东健
  • 1篇池凯仪
  • 1篇方运勇
  • 1篇谢志泉
  • 1篇陈敦金
  • 1篇易慧琳
  • 1篇彭芳
  • 1篇李静
  • 1篇刘坚
  • 1篇周燕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患者双导丝盲视法置鼻肠管肠内营养临床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双导丝盲视法置鼻肠管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00例重症患者中,分别采用盲视法将双导丝+甲氧氯普胺(A组)50例和单导丝+甲氧氯普胺(B组),50例由CORFLO胃肠营养管经胃通过幽门推送至空肠,立即进行腹部X线明确管端位置。监测患者置管前、中、后1h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及置管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导丝与单导丝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0%、80.0%;平均置管时间为(19.12±5.97)min、(20.88±4.89)min;两组比较,双导丝成功率较单导丝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中患者重要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结论双导丝盲视法置胃肠营养管较单导丝置管成功率高,具有简单易行、安全、侵袭性小,对设备无特殊要求的特点,可作为重症患者EN支持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徐文婷黄东健廖广园靳国青徐仲
关键词:鼻肠管肠内营养重症患者
6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凝血酶原国际比值(INR)分为2组:≥1.5为重型组(n=32),<1.5为轻型组(n=31),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孕产妇及胎儿结局等情况。结果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多存在消化道症状,更多见于初产妇,且多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患者具有异常的检验指标,其中轻型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BG)高于重型组(P<0.05),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细胞(WBC)、肌酐(SCr)、INR低于重型组(P<0.05);重型组较轻型组更易并发子痫、低蛋白及急性肾损伤(AKI),P值分别为0.043、0.032、0.036。结论 AFLP患者具有异常的ALT、PLT、PTA、FBG、INR、TBIL、DBIL、WBC、SCr指标;应根据凝血等指标积极补充相关物质,明确诊断后及时终止妊娠,进一步提高AFLP患者救治率。
徐文婷李静贾明旺彭芳杨嘉琳
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
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辅助应用颅内压监测对二次伤害的预防价值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辅助应用颅内压(ICP)监测对二次伤害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成功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病患54例,行前瞻性观察研究,依据病患术后监测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27例,术后常规多系统监测,观察组27例,在多系统监测方案上辅助应用ICP监测,评估记录两组术后归转及二次伤害状况。结果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解质代谢紊乱、急性肾衰竭、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归转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者实施手术干预后辅助应用ICP监测,可实时掌握患者颅内环境变化,预测病情发展及归转状态,指导临床用药,减少二次伤害。
王银玲徐文婷林马飞刘坚徐仲谢志泉
关键词: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压监测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失血性休克选择液体复苏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出血性休克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充分复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复苏液体的输入量为(1.95±0.35)L,对照组患者给予输液量为(3.61±0.56)L,观察组患者给予的复苏液输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TNF-α及IL-6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患者血浆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出血量,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浆TNF-α和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杨嘉琳池凯仪龙振鸿徐文婷徐仲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复苏TNF-ΑIL-6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究肠内加肠外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43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内加肠外营养(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含量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逐渐提升,搏动指数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出现电解质紊乱、呕吐、反流和肝胆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加肠外营养能提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所需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徐文婷王银玲李静廖广园高元妹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营养状态免疫功能
妊娠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0月入住我科的妊娠合并肺炎患者共18例,其中未行气管插管9例,重症肺炎气管插管9例。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入院生化及感染指标、住院时间、孕妇及胎儿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怀孕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分娩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1次vs0.7±0.7次,P=0.038),成功分娩次数高的患者插管率更低;插管患者孕周更少,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6.9周vs33.1±5.1周,P=0.078);肺炎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偏低,但是插管组与未插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组ICU住院时间为11.6±8.7 d,未插管组2.8±1.6 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插管组无孕妇死亡,插管组死亡2例(2/9)。结论妊娠失败次数越多,感染肺炎后插管率越高。孕中期感染肺炎病情可能更重。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低的肺炎患者可能插管风险更高。妊娠合并肺炎气管插管患者ICU病房住院时间更长,死亡率高。
廖广园高元妹杨嘉琳徐文婷徐仲
关键词:妊娠重症肺炎气管插管
妊娠合并干燥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成功抢救一例
2015年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20%~0.70%,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虽然该病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其与妊娠可能互相影响,并可影响胎儿。本院近期收治1例为妊娠合并干燥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现报道如下:
徐文婷方运勇靳国青
关键词:妊娠干燥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5例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经血浆置换治疗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h、48 h、72 h后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淀粉酶(AM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钙离子(Ca2+)以及TG下降至5.65 mmol·L-1所需要的时间、TG以及TC下降率情况、血浆置换的次数、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孕产妇及胎儿结局、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对于妊娠合并高脂血症胰腺炎,血浆置换可使TG、TC明显降低,治疗24 h后即可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指标越接近正常水平,基本在治疗完成72 h后降至正常范围。治疗后各时间点TG、TC下降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第1次治疗后下降率最大,且TG下降程度较TC更明显。平均(2.5±1.19)次血浆置换即可使TG恢复安全水平(TG<5.65 mmol·L-1)。治疗前与治疗后TG恢复安全水平(TG<5.65 mmol·L-1),APACHEⅡ评分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反应指标TNF-α,感染指标CRP于治疗24 h后开始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NF-a,CRP治疗后72 h与治疗后24 h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WBC于治疗后72 h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血淀粉酶、Ca2+于治疗后24 h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Ca2+在治疗后48 h,72 h与治疗后24 h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2 h后两指标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血浆置换后48 h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清除血液中TG,同时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
徐文婷李静贾明旺廖广园倪淑媛
关键词:血浆置换妊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硫酸镁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TRF、mALB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尿转铁蛋白(TRF)、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妇女,其中50例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另50例仅采取基础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RF、mALB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TRF、m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RF、m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博指数(SI)、左心做功指数(LCW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SI、LCWI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效50.00%、有效34.00%、无效16.00%,对照组显效30.00%、有效42.00%、无效2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肯定,有助于进一步降低TRF及mALB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学水平。
王银玲徐文婷贾明旺高元妹熊明媚
关键词:硫酸镁转铁蛋白血流动力学
84例妊娠合并肺高血压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84例妊娠合并肺高血压(PH)患者临床资料,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妊娠合并PH的84例患者资料。分析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左心疾病所致肺高血压(LHD-PH)、未知因素所致肺高血压(oPAH)4种不同临床分类中,年龄、妊娠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分娩方式、住院天数、转入ICU、住院费用、并发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各指标的异同;将患者按临床分类分为iPAH组、CHD-PAH组、LHD-PH组和oPAH组,按肺动脉收缩压分为≥90 mmHg组、70~89 mmHg组, 50~69 mmHg组和30~49 mmHg组,按WHO功能分为WHO功能Ⅰ、Ⅱ、Ⅲ、Ⅳ组,分析不同分组中各类患者的预后及分组的优劣。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精确概率检验分析。结果 84例妊娠合并PH的患者中,以iPAH、CHD-PAH、LHD-PH、oPAH这4种临床分类为主。按临床分类,iPAH组、CHD-PAH组、LHD-PH组和oPAH组患者的WHO功能分级和肺动脉收缩压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组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iPAH组高于CHD-PAH组(P=0.006)、LHD-PH组(P<0.001)、oPAH组(P=0.004);4组间转入ICU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iPAH组高于LHD-PH组(P=0.001)、oPAH组(P=0.009);按肺动脉收缩压分组,4组的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90 mmHg组高于30~49 mmHg组(P<0.001)、50~69 mmHg组(P=0.015);4组间转入ICU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90 mmHg组高于30~49 mmHg组(P<0.001)、50~69 mmHg组(P=0.044),70~89 mmHg组高于30~49 mmHg组(P<0.001);按WHO功能分组,4组间的孕产妇死亡率、转入ICU率和住院费用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P=0.008),其中WHO功能Ⅳ
贾明旺廖广园熊明媚徐文婷王银玲王懿春
关键词:妊娠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