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骥
-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宁夏湿地水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湿地水环境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文章在分析宁夏各大湿地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宁夏水污染的重点研究领域,分区域介绍了宁夏不同地区的水污染现状,最后结合宁夏湿地水环境问题现状,对今后宁夏湿地水环境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提出了目前治理水污染的先进措施。
- 吴春燕何彤慧于骥夏贵菊
- 关键词:湿地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 银川平原湖泊湿地不同水深梯度下芦苇种群生长特征被引量:7
- 2017年
- 银川平原湖泊湿地芦苇种群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以银川平原湖泊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水深梯度,即Ⅰ(0~5 cm)、Ⅱ(5~25 cm)、Ⅲ(25~50 cm)、Ⅳ(50 cm<Ⅳ<150 cm),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探讨芦苇种群生物量、株高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不同水深环境的响应,分析不同水深梯度株高与生物量的协同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水深对生物量、株高的影响极显著(P<0.01),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株高对水深增加的响应为非线性正相关;不同水深梯度对生物量、株高的累积速率表现出不同的极显著差异(P<0.01)。各水深梯度生物量累积在时间序列上为单峰形曲线,株高变化规律为先单调上升后维持不变。水越深生长速率越快,生物量和株高的累积效应越明显;芦苇种群对水深梯度变化的生态适应能力并非线性,水深过高(50 cm<Ⅳ<150 cm)或过低(0~5 cm)对芦苇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水深(5~50cm)株高与生物量的耦合程度高,芦苇长势良好。该研究为确定芦苇生长最佳水深阈值区间和有序推进银川平原湖泊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 乔斌何彤慧于骥吴春燕苏芝屯
- 关键词:芦苇种群水深梯度生物量株高银川平原
- 银川平原休闲渔业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要将银川平原打造为"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渔业之都",必须准确掌握休闲渔业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在大量问卷调查基础上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平原休闲渔业消费者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要驱动,年龄差异与职业结构对行为方式和消费投入有很大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场所的选择更趋向于开放性湖泊,以农家乐、渔家乐为核心消费场所的都市型休闲渔业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
- 于骥邓鑫何彤慧夏贵菊吴春燕
- 关键词:银川平原休闲渔业消费者
- 银川平原草甸湿地表层土盐分累积特征被引量:15
- 2016年
- 银川平原湿地属于典型的绿洲湿地,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载体,还有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及较高的生产力,但由于其地处于易发生盐分累积的区域,因此,找出银川平原草甸湿地土壤盐分的空间累积特征,对了解银川平原水盐迁移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重要。该文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银川平原草甸湿地植被的分布特征,草甸湿地土壤盐化等级的划分,盐分累积状况,该研究共设置样地57个,样方123个,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7个群系。根据土壤表层全盐含量0~20 cm,把研究区土壤划分为5个等级:Ⅰ、Ⅱ、Ⅲ、Ⅳ、Ⅴ,它们对应的含盐量分别为≥10、[4~10)、[2~4)、[1~2)和〈1 g/kg。银川平原草甸湿地土壤盐分呈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空间变化;不同草甸植被类型的含盐量大小为盐生草甸〉典型草甸〉湿生草甸;不同地形部位草甸的盐分含量表现为干湖滩〉洪泛平原〉堤外湖滩〉湿湖滩〉渠边沙滩,地下水埋深和水盐循环过程是盐分分布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 夏贵菊何彤慧于骥吴春燕赵永全
- 关键词:盐分湿地土壤银川平原
- 不同盐度对芦苇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为揭示芦苇在不同盐分浓度下的生理机制,采用银川平原湿地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地下根茎进行芦苇栽培控制试验,利用CIRAS-2光合测定分析仪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并统计生态指标,研究不同盐分浓度下芦苇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特征。结果表明:芦苇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盐性,植株高度、多度、盖度和生物量随盐分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盐分浓度小于0.6%时对芦苇几乎没有不良影响或稍有促进作用,对芦苇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明显,但盐分浓度大于0.6%时对芦苇生长和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呈明显抑制作用。
- 吴春燕何彤慧于骥夏贵菊
- 关键词:芦苇盐分浓度光合特征银川平原
- 银川平原湿地芦苇群落的密度效应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基于银川平原湿地芦苇群落的一个生长季的调查,建立总生物量、单株生物量与密度指标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200株/m2左右是银川平原湿地芦苇群落的最适密度;超过这个密度区间之后自疏作用有所体现;生境中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越低,芦苇密度越大,显示了无性系植株的r型增殖方式;本研究对于芦苇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中的合理密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吴春燕何彤慧夏贵菊于骥
- 关键词:湿地芦苇密度效应银川平原
- 典型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生态适应选择研究
- 农牧交错区又称农牧交错带,最早的提法是“农牧交错过渡地带”。主要范围包括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和黄土高原北部,其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独特,极易受人类活动干扰,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区域人口负担逐渐加重,在...
- 于骥
- 关键词:生态环境乡村聚落农牧交错区
- 对生态红线的研究——宁夏生态红线划定的问题和思考被引量:17
- 2015年
- 为了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环境危机以及更好地进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建立底线思维。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文献和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红线的类型和划定的思考,结合生态红线落地问题,对宁夏生态红线划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 于骥何彤慧
- 关键词:生态保护
- 银川平原草甸湿地盐土及其盐分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16年
-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银川平原草甸湿地盐土及其盐分的分布特征,根据土壤表层全盐含量将研究区土壤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Ⅰ、Ⅱ、Ⅲ、Ⅳ、Ⅴ,不同土壤等级的植被类型不同,在土壤Ⅰ中主要分布盐生草本草甸和盐生小灌木草甸,在土壤Ⅱ中主要分布盐生草甸和丛生禾草草甸,在Ⅲ、Ⅳ中主要分布根茎禾草草甸,在Ⅴ中主要分布杂类草草甸和一些低湿草甸;研究区草甸土壤全盐含量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在0~3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全盐含量急剧下降,在30~70 cm土壤全盐含量的下降则较为平缓;各盐分离子除了HCO_3~–以外,其余各离子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但在不同的土壤等级中,只有Na^+、K^+、Cl~–和土壤全盐的表现一致,均为Ⅰ>Ⅱ>Ⅲ>Ⅳ>Ⅴ。草甸湿地植物体中也有一定的盐分累积,在植物体中,主要盐分为NaCl、NaHCO_3;在土壤中主要盐分为NaCl、NaHCO_3、Na_2CO_3。
- 夏贵菊何彤慧于骥吴春燕赵永全
- 关键词:盐分银川平原
- 赖草种群有性生殖期构件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
- 2016年
- 以银川平原常见禾草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实验室分析,探究了赖草种群有性生殖期构件生物量配置格局变化、动态变化及根冠比。结果表明:(1)在构件生物量配置格局动态方面,茎秆构件生物量、有性生殖构件生物量的配置比例呈现倒"V"型变化规律;根茎构件生物量即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且呈现"V"型变化,叶构件生物量的配置比例变化幅度不大。(2)在构件生物量动态变化方面,叶构件生物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茎杆构件生物量为单峰曲线变化,有性生殖构件生物量表现为倒"V"型,根茎构件生物量则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总生物量变化也呈现下降趋势,6~9月依次116.02、105.66、98.22、73.23 g/m^2;根冠比(R/S)从6~9月依次为1.1882、1.0461、0.7933、1.0742,季节波动较大,6月地下生物量最大时,根冠比(R/S)也最大,8月地上生物量最大时,根冠比(R/S)则最小。(3)构件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或显著相关,体现出整体性的生存策略。
- 乔斌何彤慧于骥吴春燕
- 关键词:生物量根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