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

作品数:36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中医
  • 5篇宗气
  • 5篇病机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证候
  • 3篇中医药
  • 2篇血氧
  • 2篇针灸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功能
  • 2篇痰瘀
  • 2篇中医证
  • 2篇问题及应对
  • 2篇问题及应对策...
  • 2篇结证
  • 2篇客观化
  • 2篇老年
  • 2篇服务包
  • 2篇痴呆

机构

  • 3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4篇湖北中医药大...
  • 10篇福建中医药大...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36篇杨燕
  • 25篇胡镜清
  • 11篇彭锦
  • 8篇江丽杰
  • 6篇许伟明
  • 4篇易丹辉
  • 3篇佟旭
  • 3篇陈亦辉
  • 2篇林明欣
  • 1篇艾亚婷
  • 1篇金艳蓉
  • 1篇刘敬霞
  • 1篇杨小波
  • 1篇乔洁
  • 1篇左新河
  • 1篇苏文革
  • 1篇赵福海
  • 1篇徐燕
  • 1篇刘中勇
  • 1篇张治国

传媒

  • 1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宗气不足证诊断标准研究
近年来,心肺疾病已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肺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也逐渐增加。因此,对于心肺功能的评估至关重要。中医宗气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临床上宗气病理表现以宗气不足证多见。本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
杨燕
关键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中医证侯
疫情环境中医临床诊疗装备紧急配置的实践和思考被引量:3
2021年
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可在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现有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在疫情环境中的适宜性,本研究选取部分临床上使用较多、简便易行的中医临床诊疗设备应用于湖北省3个医院的新冠肺炎诊治工作。实践过程显示,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存在水平低、储备少、标准化建设不健全、缺乏配套物流与培训制度流程、使用人员认知不足等短板,在疫情"放大镜"下更凸显了这些问题。新发传染病防控的特殊性,要求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应具备临床定位清晰、实用安全适应性强、便捷智能时效性高等特点。为此,我们提出实现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发展的3条路径:(1)聚集成建制的多学科优势资源,解决中医诊疗装备技术水平低、临床定位难等问题,研发系列适应新发传染病防控的中医诊疗装备;(2)重点对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先易后难逐步完善"平战结合"的中医诊疗装备标准体系;(3)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中医诊疗装备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临床配备、使用中医诊疗装备,以望推动中医临床诊疗装备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成为中医疫情防控前线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
杨燕胡镜清马晓彤孙志波李晓东左新河吴亚平黄廷荣王俊文吴朦王传池郑昭瀛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短板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在不同治疗时间内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上肢功能、肩痛及水肿的影响,并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在治疗后7天、第14天及第28天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作用机理。  ...
杨燕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针灸法
冠心病“热化”病机辨治探微被引量:17
2019年
“热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但以往多拘泥于胸痹“阳微阴弦”而对其重视度不够。《黄帝内经》中即有热邪与“心病”“心痛”有关的描述。在总结梅国强、周仲瑛、陈可冀、张学文、段富津、雷忠义、李士懋、裘沛然、苏荣扎布等国医大师从热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基础上,我们归纳出冠心病“热化”病机的四种主要类型为痰湿郁而化热、瘀热互结、热毒蕴结、阴虚致热,并提炼其辨治要点。痰湿郁而化热,重辨舌脉,治以清热化痰为主,常用陷胸汤类佐以蝉蜕、羌活、荆芥、防风、薄荷、葛根等宣透郁热药物;瘀热互结,当分瘀、热之轻重,治以“凉”“散”为要,多用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痰瘀日久,热毒蕴结,病情尤剧,可予四妙勇安汤加连翘、虎杖等清热解毒药;阴虚致热,当辨心肾,常用生脉散配伍生地滋补心、肾之阴。病证结合,识机论治,以期进一步完善冠心病理论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李子贇胡镜清胡镜清江丽杰江丽杰
关键词:冠心病病机国医大师
“热结”的内涵与应用浅析被引量:5
2019年
基于对“热结”内涵与应用的全面梳理,认为热结是热邪与痰饮、瘀血等有形之物相结聚的病理变化,其中热邪与有形之物是热结发生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热结常多发生于形态中空的脏器,亦可见于皮肤、筋膜、肌腠等部位而成痈疮之变,常见病症如腑病、皮肤病、妇科病证。热结的治疗以清热散结为主,具体根据食积、死血、痰等有形之物的不同,分别采用通腑泄热、凉血活血、清热化痰、清热解毒等治法遣方用药。
张逸雯胡镜清杨燕张佳乐许伟明
关键词:病机
从“火(热)”病机论治老年性痴呆被引量:16
2019年
历代中医家认为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基本病机为“虚”“痰”“瘀”。导师胡镜清研究员结合临床诊疗经验与多年理论探索,发现“虚”“痰”“瘀”三者相互影响可化热生火,火(热)与痰湿、瘀血之间又可相互搏结和转化,最终生毒、结癥并损伤脑络。在老年性痴呆基本病机基础上强调对患者病程各个阶段“火(热)”病机的辨治,尤其注重抓住老年性痴呆进展期“痰瘀化火,热结脑络”关键病机,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总结从“火(热)”病机论治老年性痴呆四点心得:肾精不足致虚火上炎,应滋阴泻火不可纯补无泻;痰湿可郁结化热,清热化痰应与燥湿化痰并重;瘀血常与热邪搏结,注意清热凉血散瘀;火(热)甚重继而蕴结成毒,急予清热解毒法攻之。
吴珊胡镜清胡镜清张逸雯杨燕杨燕江丽杰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冠心病“热”相关证诊断要素文献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热”相关证的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四诊信息分析,总结冠心病热证临床表征,为构建临床冠心病热证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方法检索1980-201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Q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冠心病“热”相关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冠心病热相关证诊断标准中的临床表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冠心病热相关证临床研究文献40条,主要症状为胸痛(85.00%)、胸闷(80.00%)、烦躁(60.00%)、口干(55.00%)、心悸(55.00%)、口苦(45.00%)、大便秘结(45.00%)、气短(40.00%);主要舌象为红舌(45.00%)、紫舌(35.00%)、舌生瘀斑(32.50%)为主;舌苔以黄苔(67.50%)、腻苔(42.50%)为主,脉象以数脉(47.50%)、滑脉(45.00%)、弦脉(30.00%)为主。结论冠心病热证临床症状以胸痛、胸闷、烦躁、口干、心悸、口苦、大便秘结、气短为主;舌象以舌质红、苔黄腻为主;脉象以数脉、滑脉为主,可作为构建冠心病热证诊断标准的基础。
张佳乐张逸雯许伟明杨燕江丽杰王传池吴珊胡镜清
关键词:冠心病热证
一种中医宗气测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宗气测评装置,包括:采集器、传输器、远程服务器;其中,所述采集器采集心率值、血氧值、呼吸频率值、体温值参数,将所采集的参数数据传输到传输器中;所述传输器接收参数数据,并将参数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中;所述...
胡镜清彭锦易丹辉杨燕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综述
目的:综述目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中医规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方法:计算机检索2014年1月1日~2017年7月16日CNKI数据库、WANFANG数据库和VIP数据库中中医规培相关文献,按照规培...
杨燕许伟明张逸雯蔡嫣然刘帅
关键词:住院医师组织架构
在基层慢病管理中调动居民主观能动性的思考与建议——基于健康信念模型(HBM)被引量:8
2022年
文章基于文献研究与基层实地调研成果,浅析在基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发挥居民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并基于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 HBM)不同维度,针对基层慢病管理中如何调动居民主观能动性提出如下建议:提高居民的慢病认知能力,提升风险意识;令居民在慢病管理参与过程中有持续且多层次的获得感;减少居民主动实施健康行为的障碍,提升个人健康能力;适当运用社会营销手段,设置群体主动慢病管理"扳机点"。
汪锦城唐碧华何润铭杨燕胡镜清
关键词:慢病管理主观能动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