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庚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信息技术基础》中教学方式中的传统与创新
- 2016年
- 针对大学信息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采用“传统讲授和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 贾志中马春庚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以职业能力构建中高职贯通软件专业课程体系
- 2018年
-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文强调"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基于此,课题组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贯通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做了分析。
- 马文静闫虎梁志红赵杰甄力维侯丽霞马春庚吴晓霞万雅静
- 信息技术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马春庚1王紫薇2侯丽霞2
- 2021年
-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的重要基础工作,能够直接影响高校内部管理工作质量及其发展,所以高校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代替人工作为管理的核心,能够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所以必须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因此,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完善。
- 马春庚王紫薇侯丽霞
-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方式
-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科学地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完善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我们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依据具体的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对于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的开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给予相应的支持,更好地实现中高职教育工作的有效衔接,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 甄力维赵杰马文静闫虎梁志红侯丽霞马春庚吴晓霞万雅静
-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教育领域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形式不断涌现。常听人提到创新教育,教育的现代化等。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很多的理论、观点、技术等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当然也存在另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好的观点,技术却没有人会正确使用,造成没有效果的现象。
- 马春庚侯丽霞
-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学教育信息化
- 计算机C语言编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C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功能强、使用方便灵活。凡是使用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其实C 语言的使用灵活这个特点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因为对精通C语言的用户来讲,灵活就意味着给用户留下“灵活的余地”,可以无拘无束,甚至随心所欲的编程;但对初学者来说,有时候就会摸不着头脑。特别是程序调试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错在哪里的错误。看着有错的程序,却不知从何下手,本人通过对C语言的学习,积累了一些C语言编程时常出现的错误,并进行了分析。
- 贾志中马春庚
- 关键词:C语言编程
- 关于虚拟机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应用的探索
- 2017年
- 由于机房使用量增加,软硬件资源不足等因素也为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比较大的难题。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机房管理和教学方面的诸多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的效率。
- 马春庚侯丽霞
- 关键词:机房虚拟机技术
- 关于软件复用过程的探究
- 2017年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人们认识到,要真正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提高软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软件复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软件复用的概念,通过对复用过程的分析,明确使用软件复用技术的意义;提高生产率;减少维护代价。
- 侯丽霞马春庚
- 关键词:软件复用
- 数智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策略研究
- 2025年
- 当数字化与智能化迅速发展时,数字化与智能化促使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有新机遇、面临新挑战。对此,文章对数智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进行现状分析,针对问题(例如:教师数智素养参差、数智教学资源参差、数智教学模式参差、数智化评价方式参差不齐等)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策略(例如:提升教师数智能力、建立数智化教学资源、构建数智教学模式、构建数智评价体系等),以期达成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提质目标,推动人才的培养来应对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 马春庚李杨王秀敏李阳曹罡
- 关键词: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