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德龙

作品数:90 被引量:1,48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9篇微生物
  • 36篇肥料
  • 35篇生物肥
  • 35篇生物肥料
  • 34篇微生物肥
  • 34篇微生物肥料
  • 16篇引物
  • 16篇特异引物
  • 11篇PCR
  • 10篇复合菌
  • 9篇芽孢
  • 9篇芽孢杆菌
  • 9篇条带
  • 9篇土壤
  • 9篇扩增
  • 9篇扩增产物
  • 9篇根瘤
  • 9篇根瘤菌
  • 8篇杆菌
  • 7篇水稻

机构

  • 6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学研究院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科伦药业...

作者

  • 88篇沈德龙
  • 55篇李俊
  • 47篇姜昕
  • 38篇李力
  • 36篇关大伟
  • 36篇曹凤明
  • 27篇陈慧君
  • 22篇杨小红
  • 17篇冯瑞华
  • 16篇葛一凡
  • 13篇马鸣超
  • 11篇邴晓会
  • 6篇刘甲锋
  • 5篇张敏
  • 5篇刘尧
  • 5篇武晓森
  • 4篇宋未
  • 4篇葛诚
  • 4篇饶小莉
  • 4篇李俊

传媒

  • 9篇微生物学通报
  • 6篇微生物学杂志
  • 6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农业质量标准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第九届全国土...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6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真菌菌群结构的应用,结果表明:土壤样本真菌包含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球囊菌门等菌群。CK和CF处理在土壤中的真菌丰富度最高,而其它施肥处理真菌数量都降...
武晓森邢鹏飞曹凤明马鸣超沈德龙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施肥处理
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华北农田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4
2016年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2012~2015年连续4年研究了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土壤中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3M处理(70%无机肥+3 000 kg/hm^2有机肥)和0.5 M处理(50%无机肥+6 000 kg/hm^2有机肥)与NPK处理(单施无机肥)相比都提高了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0.5 M高于0.3 M,说明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比例越高,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就越高。2)土壤中脲酶活性大小顺序NPK>0.3 M>0.5 M>CK,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5 M>0.3 M>NPK,说明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3)小麦4年累计产量0.3 M处理比NPK处理提高5.95%,0.5 M处理比NPK处理降低0.94%,;玉米4年累计产量则是0.3 M比NPK处理降低1.27%,0.5 M处理比NPK处理降低2.00%。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有机肥替代30%无机肥处理能够保证粮食产量,有机肥替代50%无机肥处理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邢鹏飞高圣超马鸣超周晓琳赵同凯孙军德沈德龙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作物产量
一种高效促进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高效促进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对大豆种子进行表面灭菌处理;(2)、将经过灭菌的大豆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移至YMA琼脂表面皿中催芽,待种子发芽...
李俊马鸣超姜昕关大伟刘尧曹凤明陈慧君沈德龙杨小红李力
应用多重PCR鉴定微生物肥料常用芽孢杆菌被引量:43
2008年
【目的】枯草群芽孢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是微生物肥料中常用菌种,用传统方法鉴定费时费力,有必要建立检测和鉴定这些芽孢杆菌的种特异性PCR方法。【方法】利用已登录的gyrA、rpoA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和筛选上述菌种的特异引物并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结果】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和短芽孢杆菌3属15种的标准菌株(共33株),4个目标种分别产生了大小不同的唯一的产物,除个别种与短小芽孢杆菌引物有交叉反应外,其余参考菌株均为阴性。从23株枯草群菌株的基因组DNA扩增发现,PCR鉴定与常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快速准确鉴定枯草群的4个种,在微生物肥料检测方面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曹凤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沈德龙李俊关大伟姜昕李力冯瑞华杨小红陈慧君葛一凡
关键词:多重PCR微生物肥料
应用16S rDNA克隆文库法分析有机物料腐熟菌剂细菌组成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16SrDNA克隆文库法对有机物料腐熟菌剂A和B样品中的细菌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品A有14个OTU,主要是融合乳杆菌(Weissella confu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其比例分别占总克隆文库的28.6%、30.4%和23.2%;样品B有43个OTU,主要是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香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 farciminis)和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占总克隆文库的比例分别为18.03%、18.86%和13.12%;所得出的结果均与产品标注存在差异,样品A未提及细菌的种类,而样品B只标注短小芽孢杆菌。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在微生物菌剂细菌组成分析及其质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国媛李俊姜昕李力沈德龙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6
2015年
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纤维素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个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均高于CK;秸秆配施无机肥加秸秆腐熟剂(FS)处理和有机肥配施70% NPK(OF)处理的效果最佳,有机无机复合肥(OI2)、有机无机复合肥(OI1)和常规无机肥(CF)处理次之,不施肥处理(CK)最低。FS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4.87%,有机肥配施70%常规无机肥(OF)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3.39%。施肥处理均能提高3种酶的活性,并且表现出较强规律性:土壤过氧化氢酶在玉米拔节期出现活性高峰,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脲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现活性高峰;FS处理在各个时期的酶活性较高。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加秸秆腐熟剂有利于增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作物产量。
武晓森周晓琳曹凤明朱宝成赵同凯沈德龙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微生物肥料生产用4种乳酸菌特异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随着行业的发展,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种类不断增加,乳酸菌在微生物肥料领域已成为一类重要的生产用菌。乳酸菌中的许多种在菌落、菌体形态上十分相似,若采用传统鉴定方法进行表型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等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杨小红曹凤明关大伟姜昕沈德龙李俊
关键词:乳酸菌特异PCR微生物肥料
16SrDNA同源性所揭示的双歧杆菌与有关细菌的亲缘关系被引量:29
2000年
本研究测定了低GC含量的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inopinatum )和新种B .thermaci dophilum的 16SrDNA全序列 ,在同另外 19个双歧杆菌及 8个相关细菌的 16SrDNA同源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除低GC含量的B .inopinatum外 ,所有双歧杆菌的种在 16SrDNA序列相似性≥ 92 %的水平上聚类为一个簇群。尽管B .inopinatum与其它种的双歧杆菌的相似性只有87%~ 89% ,但它仍与双歧杆菌的关系最密切 ,而并未显示出与GC含量相近属的特殊亲缘关系。本研究结果未显示出在革兰氏阳性细菌分支中 ,由低GC到高GC含量的细菌种群的系统演化模式。此外 ,研究结果提示在细菌系统发育研究中 ,由 16SrDNA序列和基因组DNA同源性产生的矛盾需借助于其它保守的生物大分子来澄清。
东秀珠沈德龙辛玉华
关键词:双歧杆菌系统发育亲缘关系
嗜酸乳杆菌PCR检测、鉴定特异引物对
本发明公开了一对嗜酸乳杆菌的特异引物,这对引物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嗜酸乳杆菌。同时建立了嗜酸乳杆菌的PCR鉴定方法,可根据扩增产物是否产生特异的嗜酸乳杆菌条带(大小为397bp),对微生物肥料中的嗜酸乳杆菌进行检测和鉴...
杨小红关大伟曹凤明李俊沈德龙姜昕冯瑞华李力陈慧君葛一凡邴晓会
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被引量:34
2013年
文章为辽宁省微生物学会主办的"微生物与现代农业专题论坛"主题报告,从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机遇及微生物肥料的产业化方向4个方面对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深入分析。
沈德龙李俊姜昕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