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冬杰
- 作品数:41 被引量:17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华北地台串岭沟组砂脉中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中元古代甲烷厌氧氧化的沉积证据被引量:13
- 2009年
- 华北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暗色页岩中普遍发育的砂脉构造被解释为气体逃逸形成的沉积构造。在砂脉和相邻围岩中发现有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自生碳酸盐主要由白云石组成,表现为微晶质条带或隐晶质斑块状胶结物。微晶白云石条带多出现在有机质纹层密集发育的部位,沿微生物膜两侧发育;而隐晶质斑块多以胶结物形式充填粒间孔隙或沿砂脉外缘密集产出。围岩中共生草莓状黄铁矿,砂脉中有具环带黄铁矿。这种特殊的矿物组构以及富有机质沉积和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均表明串岭沟组形成于缺氧环境。层面发育的气泡构造为砂脉的气体逃逸成因提供了支持,而自生碳酸盐和黄铁矿则是沉积浅层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甲烷厌氧氧化(AOM)和细菌硫酸盐还原(BSR)的产物;气体源于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和甲烷菌活动。砂脉中发现有疑似微生物化石,围岩含古菌和硫细菌生物标志物,表明有发生AOM和BSR作用的条件。串岭沟组砂脉中识别的自生碳酸盐沉淀及其AOM成因对进一步认识中元古代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的低硫酸盐浓度,SMTZ带很浅,海底沉积层的甲烷仅少量被AOM消耗;而大量甲烷进入大气必然导致中元古代强烈的温室气候效应。
- 汤冬杰史晓颖刘娟王新强裴云鹏
- 关键词:华北地台
- 华北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层状菱铁矿:成因机制和古环境意义
- 汤冬杰
-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灰岩中原地海绿石的沉积学意义被引量:13
- 2009年
- 天津蓟县剖面中元古界铁岭组二段叠层石灰岩中普遍发育海绿石。野外观察表明,海绿石主要分布在叠层石柱体间的泥晶灰岩中,呈薄膜状富集在叠层石鞘外缘;微观特征分析表明,海绿石呈不规则状的胶体形式,显示了原地海绿石的基本特点。电子探针的组分分析表明,铁岭组中的海绿石为中成熟度的海绿石。由于产在潮下高能柱状叠层石灰岩中,铁岭组中的海绿石并不反映低沉积速率或沉积间断的沉积条件,与现代海绿石的形成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灰岩中的中成熟度原地海绿石是特殊沉积背景下的独特产物,为研究海绿石在地质历史时期产出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
- 周锡强李楠梁光胜李林汤冬杰付星梅
- 关键词:海绿石叠层石
- 核形石与凝块石的两种微生物岩对比研究:古生界与中元古代大气成分差异明显
- 张文浩汤冬杰刘卫彬王丹丹
- 华北自生黏土矿物指示中元古代末期浅海氧化还原条件的时空差异性
- 2025年
- 为了重建中元古代末期冠群真核生物快速演化的环境背景,以华北4条剖面的长龙山组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学和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怀来剖面深-浅潮下带细-粗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以鲕绿泥石为主,指示缺氧铁化的海水环境;而深潮下带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以海绿石为主,反映次氧化的海水条件.门头沟剖面浅潮下带中-粗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以鲕绿泥石为主,指示缺氧铁化的海水条件;蓟县和卢龙剖面深潮下带砂岩中的黏土矿物则以海绿石为主,表明次氧化的环境条件.这些结果揭示,长龙山组沉积期华北浅海的氧化还原条件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增氧促进了龙凤山藻的出现,但氧化水体分布的时空不连续性限制了它们的持续演化与广泛分布.
- 谢宝增汤冬杰刘亚婕杨欣囡柯竺彤孙龙飞李超李超王新强
- 关键词:海绿石氧化还原环境沉积学
- 中元古代微生物硅循环促进浅海硅岩沉积
- 2025年
- 为揭示中元古代浅海硅循环和硅岩形成机制,运用沉积学、矿物学、地球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华北~1.48 Ga雾迷山组硅岩开展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硅岩以微石英为主(~90%),含少量硅交代碳酸盐颗粒(~5%)和微量黄铁矿(~1%);并具高Ge/Si摩尔比(~8.83μmol/mol)和正Eu异常(~1.41),表明其主要为原生沉淀硅,~94%的硅源自海水.硅岩中保存良好的微生物组构(菌丝、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简称EPS)、席碎片)和微小蓝细菌与有机矿物密切共生,表明微生物在诱发硅沉淀中有重要作用.粘硅EPS和有机硅复合体降解释放硅可增加局部溶解硅浓度,改变沉积浅层和孔隙水化学条件,促进硅沉淀.微小蓝细菌和其他可聚硅微生物在浅海的繁盛对中元古代硅循环有重要影响,并促进了浅海环境的硅岩沉积.
- 史青史晓颖Jiang Ganqing汤冬杰王新强
- 关键词:华北地台
- 生命起源、早期演化阶段与海洋环境演变被引量:9
- 2016年
- 近年的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距今39~36亿年之间。除了碳元素以外,水、氮、氢、磷等元素也是生命起源的必备条件,黏土矿物和金属硫化物是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催化剂,有热液活动的碱性热水环境是最有利生命发生的孵化场。自原核生物在约3.5Ga出现之后,生命就一直表现为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大气圈氧化是地球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条件、加速了表生地质过程和新矿物的产生,而且改变了海洋化学条件和元素循环。大气圈氧化事件的根本在于产氧蓝细菌的出现,元古宙中期海洋化学性质的整体转换也与微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新元古代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和末期后生动物的出现及其在寒武纪初期的快速多样化是生物圈演化的重大飞跃。这个过程也与海洋氧化增强及其导致的海洋化学变化密切相关,其中硫化水域消失和减弱以及海水中微营养元素可得性增加可能是重要因素,这也与微生物过程直接相关。
- 史晓颖李一良曹长群汤冬杰史青
- 关键词:生命起源
-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微生物成因白云岩
- 史晓颖汤冬杰蒋干清
- 关键词:微球粒华北地台
- 豫西鲁山地区汝阳群微生物席成因构造
- 河南鲁山蓟县系汝阳群是在中元古代全球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发育于华北地台南缘裂谷系熊耳群(长城系)火山-碎屑岩之上的一套滨浅海相沉积地层。主要由滨海相石英砂岩、潮坪相碳酸盐岩、潮坪-泻湖相紫红色泥页岩、河流相...
- 汤冬杰史晓颖李涛
- 关键词:汝阳群
- 华北中元古代分层海洋的间歇性硫化条件演变
- 史晓颖汤冬杰张文浩蒋干清
- 关键词:华北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