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斌
- 作品数:60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在WTO框架下西部农民的有效增收途径
- 2004年
- 加入WTO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入世”以后 ,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议定书协议》规定 ,我国必须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降低关税税率 ,逐步取消非关税堡垒和粮食出口补贴。这必然要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以农业人口居多的西部各省区 ,“入世”对西部农民收入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入世”对西部农民收入的影响 ,并提出了在WTO框架下西部农民的有效增收途径和方式。
- 李春斌于杰兰
- 关键词:增收乌拉圭回合农业人口议定书
- 失地农民安置和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背景下,因土地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无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第一部分从失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法学界定入手,指出失地农民是因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上包括财产权利、基...
- 李春斌
-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土地征用
- 西部民营企业的家族制经营
- 2006年
- 家族制经营是当下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遍经营形式。民营企业的这种家族制经营是传统文化、特定的社会环境与企业规模结合的产物。东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起点、市场条件以及国家政策配置,制度变迁路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东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非均衡发展。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家族制经营模式有其不同与其他地区的特性。
- 汪振江李春斌田建强
- 关键词:家族制经营民营企业发展非均衡发展传统文化企业规模社会环境
- 药用植物莪术的组织培养与愈伤组织颗粒悬浮培养研究
- 以中药莪术(Curcuma zedoaria Rosc)根茎上的芽 为试材获得了无菌试管苗,进行茎尖培养建立了无性系,实现了试管苗的快速繁殖.同时从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继代和再分化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
- 李春斌
- 关键词:莪术快速繁殖愈伤组织
- 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婚姻法》“变通权”之法理意蕴及因应被引量:1
- 2014年
- "变通权"从自上而下的国家维度而言是一项权力,从自下而上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维度而言则是一种权利。权力(利)配置是"变通权"最为重要的作用。对自治权、平等权、实质正义的追求,对地方性知识或曰习惯法的吸纳,对法律多元主义、法律宽容精神的张扬是其法理学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中,尊重法律文化多样性、"规范多元","全球性思维、地方性关注"思维的养成,对"立法之美"的追求及对权力(利)疆域范围的划定是其可能的因应路径。
- 李春斌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婚姻法变通权变通规定
- 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的限度:一个分析框架
- 2012年
- 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问题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特别牺牲理论要求尊重并认同见义勇为人员作出的特别牺牲,并要求给予见义勇为人员最大限度的补偿;公共利益理论认为见义勇为人员为社会公共利益而作出施助行为,理应给予公平公正的补偿;弱势群体理论将见义勇为人员按照受损害程度分成五类,要求为其分别提供救助;而可持续生计理论要求建构针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国家代偿机制、后续保障机制和强制保险机制,并完善法律援助机制,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维护并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 于杰兰李春斌
- 关键词:见义勇为特别牺牲公共利益可持续生计
- 保障见义勇为行为的另一种思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寻求和谐被引量:16
- 2005年
- 本文从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作为切入口,提出了见义勇为的概念,分析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并提出见义勇为行为存在着复杂的法律关系,远非一种法律关系所能概括,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保障应定位于社会保障法范畴,由国家对见义勇为行为人负补偿责任,然后由国家向有关行为人追偿。
- 于杰兰李春斌
- 关键词:见义勇为社会保障
- “时中”之学:“论语学”根本义
- 2022年
- “时中”是“论语学”的重要思想之维。“时中之学”的根本要义就是,君子要以“仁”为中心,根据具体情况,有道则行,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恰知时宜、知时达变、因时而化、与时俱进、进退得中、因地制宜、灵活而动、一以贯之。“时中”,以天为则、以天为法、以天为理,以天为志,则天、法天、理天、志天。在天命、天则、天志、天理的超验敬畏下行“天德”。“人文”法“天文”。畏天,敬天,顺天、应天。天生德于予。“天”是超验的存在,“天”(有时候表述为“上”、为“帝”)是孔子的终极信仰。“论语学”本来就有宗教性、超验性的面向。“时中之学”乃“论语学”的根本义、究竟义。
- 李春斌
- 关键词:论语学中庸《论语》孔子
- 公序良俗:代孕技术限制的法理基础被引量:4
- 2012年
-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立法上完全杜绝代孕几无可能,视而不见也绝非明智。代孕技术立足于生育权的保障,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不能生育或生育有缺陷的主体。对于代孕,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或规范。从公共秩序的层面,国家立法和公共政策对代孕技术的实施进行了限制,并从合法性的角度对代孕行为提出了质疑。从善良风俗的层面,宪法道德、契约法道德和家庭法道德亦对代孕技术的实施进行了限制,并从合理性的角度对代孕行为提出了质疑。公序良俗原则是代孕技术限制的法理基础。
- 冯源李春斌
- 关键词:代孕公共秩序善良风俗公序良俗原则
- 藏族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研究——基于478份问卷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藏族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可称为藏族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藏族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是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民族法学教育予以培育。
- 李春斌
-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法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