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伟
-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体内血液组分的异常变化特点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体内各血液组分的变化情况,为探寻其发病机理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序列病例研究方法,纳入临床确诊为原发性RP患者119例,正常人对照组150例,按盲法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血液样本的血常规检查,并分别行RP组和正常组比较。结果在RP患者体内,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54±1.94)%、(55.89±9.02%)%、(0.30±0.40)%,单核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宽度分别为(0.42±0.16)×109L-1、(144.29±16.46)g·L-1、(88.23±5.21)f L、(30.30±2.00)pg、(12.80±0.80)%、(12.5±4.9)f L,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积分别为(34.09±8.18)%、(2.20±0.61)×109L-1、(0.10±0.09)×109L-1、(0.01±0.02)×109L-1、(4.82±0.46)×1012L-1、(228.20±51.13)×109L-1、(10.30±1.26)f L、0.23±0.05,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余下的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P患者体内血液各组分存在异常变化,提示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血液成分动态变化有关。
- 崔卉孙晓伟殷晓贝李根林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常规检测
- Bardet-Biedl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性,18岁.因双眼自幼渐进性视力下降伴夜盲,于2012年10月17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者面容呆滞(图1),自幼肥胖,智力低下,情绪不稳,5岁学会说话,12岁进入特殊学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检查显示智商26分,精神发育迟滞(中度偏重).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于2009年12月在外院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11年11月因下消化道出血、肛裂于外院治疗;2012年9月因患胆囊结石、急性胃肠炎于外院治疗.否认结核、伤寒、肝炎等传染病史.
- 李孟达李根林殷晓贝何婷孙晓伟
- 关键词:BARDET-BIEDL综合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房间隔缺损同仁眼科中心精神发育迟滞下消化道出血
- Terson综合征一例
- 2016年
- 男性,41岁。因脑血管瘤破裂开颅术后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就诊。3个月前于睡眠中被家人发现昏迷,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无意中发现双眼视力明显下降。否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眼外伤史。检查:视力右眼0.09,左眼0.1;眼压:右眼16.5mmHg,左眼21.6mmHg。双眼外眼无异常,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未见前房出血;瞳孔等圆,
- 崔卉孙晓伟殷晓贝李根林
- 关键词:TERSON综合征双眼视力开颅术后前房出血血管瘤破裂医院诊断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清脂蛋白含量的变化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PRP)患者血清脂蛋白含量变化情况。方法测量165例PRP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与正常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PRP患者体内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血清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58.18%患者血清APO A-I含量异常,且53.94%低于正常值下限;12.12%患者血清APO B含量异常,且均高于正常值上限;27.88%患者血清HDL-C含量异常;56.36%患者血清LDL-C含量异常,且39.39%低于正常值下限。高脂蛋白系统APO A-I/HDL-C组中,除33.33%患者两者血清含量均正常外,主要表现为37.58%患者APO A-I下降而HDL-C正常;低脂蛋白系统APO B/LDL-C组中,除39.34%患者两者血清含量均正常外,主要表现为35.15%患者APO B正常而LDL-C下降。结论 PRP患者血清APO A-I、APO B、HDL-C、LDL-C含量异常现象值得关注,其可能与PRP发病有关。[眼科新进展,2014,34(3):236-238,244]
- 李孟达何婷孙晓伟殷晓贝李根林
- 关键词: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五种血清离子浓度的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PRP)患者血清中镁、钙、钾、钠及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PRP患者82例,同期体检中心正常个体99例。方法取患者静脉血,按临床常规血清检测技术,测量PRP患者血清中镁、钙、钾、钠及氯离子的浓度,并按疾病严重程度对PRP进行临床分期,通过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分析PRP患者血清中五种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主要指标血清镁、钙、钾、钠及氯离子浓度。结果与正常组(0.874±0.076 mmol/L)相比,PRP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0.845±0.067 mmol/L)明显降低(t=-2.688,P=0.008);而钙离子浓度(PRP患者:2.331±0.086 mmol/L,正常组:2.225±0.092mmol/L)和钾离子浓度(PRP患者:4.104±0.347 mmol/L,正常组:3.897±0.310 mmol/L)明显升高(t=5.672、4.225;P=0.000、0.000)。与正常组相比,早期PRP患者血清中,镁离子浓度(0.830±0.070 mmol/L)明显较低(P=0.001),而钙离子浓度(2.325±0.087 mmol/L)和钾离子浓度(4.040±0.265 mmol/L)明显较高(P=0.000,0.017)。与正常组相比,晚期患者血清中,钙离子浓度(2.337±0.086 mmol/L)和钾离子浓度(4.174±0.411mmol/L)明显较高(P=0.000、0.000)。早期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较晚期患者明显较低(P=0.044)。结论 PRP患者血清镁、钙、钾离子浓度明显异于正常组,其可能与PRP发病有关。
- 孙晓伟崔卉殷晓贝李根林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原发性血清浓度镁离子钾离子
- 单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 女,52岁。主诉“左眼逐渐视物模糊9个月”于2014年10月1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外伤,炎症史。门诊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33cm指数;眼压:右眼13mmHg,左眼12mmHg;双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清,前房中深,角膜后沉着物(KP)阴性,前房闪辉阴性。
- 崔卉孙晓伟殷晓贝闫博婧李根林
- 关键词:门诊就诊视物模糊角膜后左眼眼结膜右眼
-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脂浓度的变化被引量:8
- 2015年
- 背景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CD)为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已有研究认为其与血清中脂肪酸代谢异常有关,但目前鲜见关于BCD与血清中脂质水平变化关系的报道. 目的 分析BCD患者血清脂质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本研究经过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检者受检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双眼BCD患者50例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人,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3 ml,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检测受检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的判定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中成年人的正常值标准,并将BCD患者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50例BCD患者中血脂水平异常者占58.00%(29/50),其中高TG血症者占34.48% (10/29);高TC血症者占34.48% (10/29);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占27.59%(8/29).BCD患者血清TG、TC、LDL-C浓度分别为(1.63±1.19)、(5.10±1.05)、(3.27±0.97) 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93±0.33)、(4.33±0.56)、(2.63±0.5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36、4.496、4.095,均P=0.000). 结论 血脂异常可能与BCD发病有关.
- 李孟达殷晓贝何婷孙晓伟李根林
- 关键词:眼色素上皮血脂
- Riggs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一例
- 2014年
-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ongenitalstationarynightblindness,CSNB)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为1/300000”。CSNB患者白天视力和视野基本正常,其以先天性非进行性夜盲为临床特点.暗适应和视网膜电流图(eleetroretinogram,ERG)出现特征性改变。根据临床表现,
- 孙晓伟殷晓贝李孟达何婷李根林
- 关键词:先天性静止性夜盲视网膜电流图视网膜病变特征性改变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脉络膜和视网膜血流的异常变化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检测184例(92只左眼,92只右眼)临床诊断为RP的患者.测定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动脉的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最大流速(TAMV),脉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所得定量数据采用单样本t检验,行RP组与以往文献中健康人(对照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RP患者眼动脉PSV、EDV、TAMV分别为(33.05±8.62)、(7.74±3.04)、(14.16±4.43) cm/s,与对照组[(31.47±9.63)、(7.11±2.34)、(12.44±3.64) cm/s]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PI(1.87 ±0.73)较对照组(2.02±0.71)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5).RP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TAMV、PI和RI分别为[(5.30±1.36)、(2.11±0.49)、(3.01 ±0.680) cm/s]、[(1.05±0.28)、(0.60±0.18)],与对照组[(10.82±2.97)、(3.28±1.11)、(5.50±2.06) cm/s]和[(1.48±0.49)、(0.71±0.08)]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86、-32.015、-49.634、-20.430、-8.704;P <0.05).RP患者睫状动脉的PSV、EDV、TAMV、PI和RI分别为[(7.60±1.95)、(2.59±0.58)、(4.07±1.00) cm/s]和[(1.23±0.28)、(0.65±0.80)],与对照组[(11.61±3.41)、(3.34±1.25)、(5.83±1.91) cm/s]和[(1.49±0.43)、(0.70±0.09)]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7、-17.541、-23.842、12.445、-8.720;P<0.05).结论 RP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动脉血流参数异常提示眼部的血液供应和RP病理过程存在相关性.
- 何婷李孟达殷晓贝孙晓伟王兰杨文利李根林
- 关键词:视网膜炎色素性眼动脉视网膜动脉
- 成年人双眼发病的不对称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性,51岁。左眼视物变形5年。既往高血压史近5年,否认糖尿病史和家族史。视力:右眼0.7,左眼0.05;眼压:右眼8.8mmHg,左眼8.4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正常。眼底:右眼黄斑区视网膜深层有一卵圆形病灶,边界较分明,约1.5PD,外观呈典型蛋黄样改变。视乳头、周边部视网膜及血管无明显异常。左眼黄斑病变区渗出、
- 崔卉孙晓伟殷晓贝吴志中闫博静李根林
- 关键词:黄斑营养不良成年人发病双眼高血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