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耀恒

作品数:52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金毛狗
  • 6篇油茶
  • 6篇育苗
  • 6篇植物
  • 6篇基因
  • 5篇移栽
  • 5篇紫薇
  • 4篇蕨类
  • 3篇叶绿
  • 3篇叶绿体
  • 3篇叶绿体基因
  • 3篇叶绿体基因组
  • 3篇油梨
  • 3篇育苗盘
  • 3篇砧木
  • 3篇纱网
  • 3篇转录
  • 3篇转录组
  • 3篇蕨类植物
  • 3篇林业

机构

  • 40篇广西林业科学...
  • 1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生态工程...
  • 2篇南方电网调峰...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2篇黄耀恒
  • 12篇韦颖文
  • 10篇马锦林
  • 9篇黄欣
  • 8篇何应会
  • 7篇孙开道
  • 6篇叶航
  • 4篇李开祥
  • 4篇覃杰
  • 3篇梁文汇
  • 3篇刘秀
  • 3篇钟昌勇
  • 3篇覃玉凤
  • 2篇廖健明
  • 2篇雷福娟
  • 2篇韦晓娟
  • 2篇陈祖洪
  • 2篇何春茂
  • 2篇龙大军
  • 2篇陈海燕

传媒

  • 5篇广西林业科学
  • 4篇农业研究与应...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园艺学报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林产化工通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香料香精化妆...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23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根腐油梨砧木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根腐油梨砧木培育方法,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1)选择危地马拉系油梨种子作为砧木种子材料,经清洗、去皮处理,在上沙床前进行消毒杀菌;2)采用沙床催芽,将处理过的健康油梨种子间隔摆放于沙床上,并将种子的尖端...
何应会梁文汇马锦林黄耀恒 黄伯高 谢乐 黄红宝 杨日升 梁圣华
油茶优良抗性新品种及砧木品系的选育与应用
叶航王东雪马锦林陈国臣张乃燕韦维李开祥江泽鹏曾雯珺刘凯黄耀恒杨家鸿罗扬卓陈林强梁国校梁斌黄礼勒邓斌胜何贵整蔡林
项目来源与背景:现有的通过国家审(认)定的良种,大多只注重经济性状,鲜有抗性表现优良的品种,开展适应性强、抗性优良的品系或砧木选育研究,对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项目为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优势林木品种选育及...
关键词:
关键词:油茶品种选育造林技术
桫椤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目的】桫椤是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揭示桫椤的基因表达特征,为桫椤的分子育种和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桫椤unigenes序列,通过数据清洗与质量控制后,利用Trinity进行组装,并与NR、KOG、SwissProt、GO和KEGG五大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同时,通过SSR分析筛选潜在的分子标记位点。【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6664870条raw reads,通过过滤得到43877810条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94%,Q30碱基分布高达96.65%,GC含量为47.35%。去冗余后得到35359条unigenes,总长41138988 bp。最长的unigenes为15891 bp,N50长度为1555 bp。与多个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到NR数据库的unigenes最多(26213条,74.13%),与铁线蕨同源性最高;在KOG、SwissProt、GO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17166(48.55%)、18208(51.49%)、12247(34.64%)、9063(25.63%)条。在所有数据库中均注释到5341条unigenes,约占15.11%。另外,SSR特征分析中共检测到8996个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类型为1 346条,占比约14.96%,其中以A/T重复最为丰富;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以AG/CT最多(3405条),占比约37.85%,是双核苷酸重复中最主要的类型;三核苷酸重复中类型最多,以AAG/CTT(526条)和AGC/CTG(478条)为主。【结论】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桫椤的基因功能和代谢网络,为今后进一步挖掘其功能基因、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史云吏杨凯博李其锦和秋兰梁圣华陈健虹黄红宝黄耀恒
关键词:桫椤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基因注释SSR
桫椤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桫椤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与功能基因,探索其基因组的进化特征,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揭示桫椤及其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学和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桫椤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和SSR分析。选择近缘物种作为参照,通过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物种间的进化关系。【结果】桫椤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大小约为156196 bp,GC含量为40.44%;共注释到132个功能基因,包括89个蛋白编码基因、35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SSR分析检测到127个SSR,其中大多数为单核苷酸SSR,共94个,约占总数的74.02%。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RSCU值大于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中碱基构成以A或U结尾的密码子28个,以G或C结尾的2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的桫椤叶绿体基因组序列(PQ740943.1)与NCBI公开的桫椤叶绿体基因组序列(NC012818.1)聚在一个分支,并与白桫椤属亲缘关系密切;桫椤与小叶桫椤和锯齿桫椤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桫椤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保守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组成。研究结果为桫椤属植物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历史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蕨类植物的进化研究、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陈健虹龙方刘操梁圣华和秋兰黄红宝黄耀恒朱泽宽
关键词:桫椤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系统发育
广西笋用竹种质资源及其利用调查被引量:2
2024年
调查了广西的笋用竹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结果显示,广西适宜笋用的竹种有6属41种(包括变种或品种)。其中,夏季出笋的竹种有3属24种,以大型丛生竹——麻竹种植面积较大,甜龙竹发展潜力大;冬、春季出笋的竹种有2属14种,以大型散生竹——毛竹种植面积最大,但以材用林为主,笋产量较低,刚竹属、大节竹属的其它笋用竹种有零星种植;秋季出笋的竹种有寒竹属1属3种,其笋亦称为“重阳笋”,利用较少。在笋用竹种中人工种植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有麻竹、勃氏甜龙竹、绿竹、毛竹和雷竹5种。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笋用竹种,竹笋品质佳,但种群量少,处于濒危状态。广西发展笋用竹应重视多种竹种的利用,既要发展麻竹笋用林,也要发展甜龙竹、毛竹及寒竹属竹种等的笋用林,构建全年供笋格局;加大广西本土优良笋用竹种及濒危笋用竹种的培育与利用,选育笋用竹良种,并加快推广种植。
黄大勇李立杰黄耀恒林建勇卢宗军韦岑妮
关键词:笋用竹种质资源资源调查良种
一种油茶大树裸根移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大树裸根移栽的方法,它包括油茶大树的选择挖掘、运输、种植和栽后管理工序,通过选择合适的油茶大树后进行回缩、整形后挖掘,抖净泥土形成裸根后,运输到圃地定根移栽,最后进行油茶大树移栽管理,防治病虫害。本方...
廖健明马锦林叶航黄耀恒
一种金毛狗根状茎生长观察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毛狗根状茎生长观察箱,涉及观察箱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金毛狗根状茎生长观察箱在浇水的时候,会导致泥土溅起,泥土会遮挡观察根状茎的视线的问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为矩形框结构,清洁组件为楔形结构,每个...
蒋日红黄耀恒秦波唐黎明韦颖文黄云峰黄红宝唐真郎
一种种子发芽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种子发芽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的四组支撑腿上均固定有升降部件,四组升降部件之间固定有隔板,隔板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电动机;运行三号电动机使齿槽杆下降,...
秦波黄耀恒黄欣蒋日红唐黎明孙开道黄红宝韦颖文梁圣华和秋兰
一种蒜头果脱皮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蒜头果脱皮清洁装置,涉及蒜头果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位置处铰接安装有分类组件,再将分类组件设置为倾斜的安装方式,使得所经过的蒜头果大小进行分选,蒜头果在由经分类组件落向切割组件后,...
黄耀恒唐黎明蒋日红秦波黄云峰黄红宝韦颖文梁圣华
苦楝和香椿木材解剖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给苦楝(Melia azedarach)和香椿(Toona sinensis)木材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10年生苦楝木材和17年生香椿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解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木材为环孔材或半环孔材,香椿木材为环孔材;两种木材的生长轮均明显,弦切面上均呈倒“V”字或山水状花纹。两种木材早材管孔弦径相差不大,均稍大。苦楝木材早材管孔多数4列,香椿木材早材管孔多数2列。苦楝木材早材至晚材略急变,晚材管孔向生长轮外部逐渐减小;香椿木材早材至晚材急变。苦楝木材晚材管孔弦径大于香椿木材。香椿木材结构较细。苦楝和香椿木材木射线宽度均属于中等,高度均属于极低,径切面花纹较普通。在实际加工利用中,采用弦切板制作家具板面较美观。香椿木材的导管、薄壁组织、射线组织等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红色树胶,使木材呈现红褐色;香椿木材刨面光亮,自然色泽好,具有芳香气味,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作为家具用材,香椿木材在纹理、色泽和气味等方面优于苦楝木材。
宋恋环雷福娟黄耀恒王军锋龙大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