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护理
  • 2篇带教
  • 2篇康复
  • 2篇老年
  • 2篇穿刺
  • 1篇带教护生
  • 1篇带教老师
  • 1篇调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多发性骨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壁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护理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造影术后
  • 1篇职业倦怠

机构

  • 1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陶新玲
  • 4篇王爱萍
  • 2篇李萍
  • 2篇王燕
  • 2篇陈虹
  • 2篇李燕林
  • 1篇宋光霞
  • 1篇陈辉
  • 1篇孔丹
  • 1篇杜惠玲
  • 1篇林海文
  • 1篇丁莉
  • 1篇任凤英
  • 1篇张惠萍
  • 1篇曹军华
  • 1篇岳英

传媒

  • 2篇新疆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新疆中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养结合”型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年
调查“医养结合”型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19年1月—10月在乌鲁木齐市“医养结合”型机构工作的21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总体呈轻中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学历、照护类型进入回归方程(P<0.01)。结论:心理弹性、学历、照护类型是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丁莉岳英陶新玲曹军华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
呋喃西林液湿敷尿道口治疗卧床病人排尿困难307例临床观察
2007年
陈辉陶新玲王爱萍
关键词:湿敷治疗排尿困难卧床病人尿道口被动体位床上排尿
应用康复护理理论带教护生临床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应用康复护理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寻求最有效的方式,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来科实习的96名护生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传统护理带教组与康复护理带教组,各48名,分别进行临床带教,对两组护生在出科前的护理查房进行护理质量评估,考核康复护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及护理病历的书写。结果康复护理带教组护生康复训练指导、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沟通协调、人文关怀、操作技能和护理病历等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带教组(P<0.01)。结论应用康复护理理论带教护生,可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提升护生的自我价值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陶新玲李燕林王爱萍王燕
关键词:护理教学
品管圈在临床带教老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临床带教老师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6~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品管圈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成立品管圈,通过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方案、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实施对策等方法实施教学培训。评价培训前后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及实习护士的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临床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理论、临床护理知识分、临床技能及授课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品管圈手法后,实习护士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品管圈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后,实习护士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对临床带教老师培训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高实习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成绩,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任凤英陶新玲李萍
关键词:临床教学品管圈
危重患者外出防护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重患者外出防护服,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为患者提供安全防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危重患者外出防护服,其包括:包头体和包颈体;包头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帽部件和面部件,帽部件套接于人体的头顶,面部件...
李萍杜惠玲张正艳陶新玲袁丽
一种老年护理用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老年护理用给药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老年人护理用药装置存在使用繁琐,不便于取药,更换药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该一种老年护理用给药器包括药盒,药盒内设有多个抽拉式药屉;药屉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
王巧陶新玲
腹部外伤患者恢复期的脾胃调护被引量:1
2014年
腹部外伤患者,如大出血、肝、脾破裂、重症腹部复合伤的患者,经过紧急抢救或急诊手术及时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期进入恢复期,适用于中医辨证施护,调整患者的饮食,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饮食护理方面认为“毒药攻邪,五果为养,五畜为益,五充为菜,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腹部外伤患者恢复期常出现气血虚。
陶智玲郭燕陶新玲
关键词:腹部复合伤外伤患者调护脾胃中医辨证施护饮食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通过对28例(34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评估,指导早期开始实施康复护理。结果实施康复护理改善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上的不适,有效缓解患肢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康复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改变了护理理念,为规范、完善的康复护理奠定理论基础。
陈虹陶新玲孔丹宋光霞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严重下肢多发性骨折救治中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7
2009年
创伤造成严重下肢多发性骨折,需及时救治并发症,护士必须准确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做出正确分析,迅速协助医生止血,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暂时固定骨折部位,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确定性处理,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原则,积极配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救治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准确处理纠正并发症,以减少残疾率。
陶新玲陈虹王爱萍王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下肢护理
逆向静脉穿刺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09年
静脉输液一般情况下都是针头沿静脉从向心方向刺入,同时以针头处出现固血作为证明穿刺成功的标志。老年人的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剖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其特点是血管壁薄、管腔小、弹性差、易塌陷、修复能力降低。尤其是长期输液的老年人,粗直且易于固定的表浅静脉产生硬化、显露不清,而显露清楚的静脉常常靠近手指关节,短而弯曲,给护士进行穿刺带来一定难度。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借鉴了胡虹等逆向穿刺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张惠萍王爱萍陶新玲
关键词:逆向静脉穿刺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血管壁静脉输液长期输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