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岩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公交
  • 2篇城际公交
  • 1篇兴趣点
  • 1篇运输工程
  • 1篇站点
  • 1篇收费
  • 1篇枢纽
  • 1篇枢纽设计
  • 1篇铁路
  • 1篇停车
  • 1篇停车收费
  • 1篇停车选择
  • 1篇通勤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综合客运
  • 1篇综合客运枢纽
  • 1篇物元
  • 1篇物元分析
  • 1篇客运

机构

  • 7篇交通运输部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齐岩
  • 4篇曹佳
  • 2篇严海
  • 2篇战国会
  • 1篇谭先林
  • 1篇王永华
  • 1篇柳丽娜
  • 1篇张艺

传媒

  • 2篇综合运输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建筑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交通运输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均衡理论的浮动式停车计费模型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使停车费率策略更加有效地实现停车资源与道路资源的均衡利用,根据效用理论与非集计模型,建立停车选择行为模型,确定停车费率等变量与选择概率及停车流量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出行者总停车选择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浮动式停车计费模型,将停车场利用率均衡与道路饱和度均衡作为约束,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浮动式停车费率可实现路网流量分配均衡和停车场利用率均衡,相比于固定费率可提高138%的停车社会效益,且浮动式停车费率对停车系统的调控作用优于道路系统.
严海冉墨文李孟甜齐岩
关键词:停车收费非集计模型交通均衡
既有铁路场站改扩建为综合客运枢纽站的方案设计探讨——以黄岩综合客运枢纽设计为例
2013年
既有铁路场站改扩建为综合客运枢纽,将成为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枢纽建设模式,此类枢纽受到既有建筑、既有路网、既有运输体系等各类既有条件的制约,方案设计难度较大,但目前还缺少在设计实践基础上对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总结。该文在黄岩综合客运枢纽方案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此类枢纽的交通组织、换乘流线设计、功能空间组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总结,探讨此类枢纽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齐岩战国会柳丽娜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改扩建
基于物元分析-统计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分级方法被引量:6
2016年
在分析既有城市交通枢纽分级方法的基础上,基于物元分析与统计分析理论,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分级方法。根据分级目的、要求,构建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分级指标可选集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分级指标的物元分析模型,确定最优分级指标,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由频率累积法确定具体的分级界限。最后,以公共汽电车枢纽分级为例,探讨了该分级方法的可操作性。结果表明基于物元分析与统计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分级方法客观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战国会齐岩谭先林曹佳张艺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物元分析统计分析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跨区公交通勤需求机理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揭示土地利用因素对跨区公共交通需求的影响,从空间角度出发,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北京通州与城区之间的跨区公交通勤需求开展研究。首先,利用公共交通IC卡数据获取交通小区出行通勤需求;其次,基于北京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ing,POI)数据量化土地利用类型、交通设施、区位因素三类土地利用指标,其中为降低土地利用类型变量的冗余,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变量降维,生成8个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变量;最后,在空间角度验证出行需求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分别建立跨区通勤起点O及终点D出行需求与土地利用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通过模型比选,最终选取拟合最优的空间杜宾模型作为土地利用因素对公共交通需求关系模型。研究表明:跨区公共通勤出行O、D点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85、0.503,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有必要引用空间计量模型;轨道交通站点密度对于O、D点通勤跨区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影响系数最大,分别为11.56、9.82;土地利用混合度的空间滞后变量对O、D点通勤需求影响最大且为正相关,影响系数分别为0.51、0.68,即周边小区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时,将提升该小区的通勤需求。该研究验证了交通小区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开发和丰富的公共交通资源对公共交通出行的正向引导作用,为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严海李娜齐岩曹佳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地利用
中小城市城乡公交站点的筛选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寻中心城市城乡公交站点的筛选方法,判断当前站点的设置合理性,提出出行兴趣点的概念,并以显著度指标来表征站点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情况,结合出行调查数据和网络公开平台所得数据,提取出行时效性和土地混合利用两个因素,且引入路网通达度、综合服务值两个指标,建立站点显著度与二者的回归模型,并依据聚类分析将站点进行分级,通过分级结果判断得到出行兴趣点集合,将其作为城市端城乡公交的备选站点集合。研究结果显示:所建二元回归模型精度为0.85,拟合效果良好,表明采用显著度指标表征站点需求可行,其与路网通达度、综合服务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站点分为5个等级,且4级及以上站点能满足90%的农村居民城乡出行需求,可作为出行兴趣点,构成中小城市城乡公交站点集合。
严海李孟甜齐岩
关键词:城乡公交
基于一体化发展的深莞惠城际公交发展对策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针对深(圳)(东)莞惠(州)城际公交发展中存在的客观问题,结合实际调研的成果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从一体化发展思路出发,对规划思想、功能定位、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齐岩曹佳王永华
关键词:城际公交
城际公交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文章从城际出行特征出发,对城市群内部城际公交的层级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探讨,最终提出适应区域公交一体化发展背景的城际公交一体化发展模式。
曹佳齐岩
关键词:城际公交层级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