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
- 作品数:62 被引量:4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骨关节炎大鼠模型IL-17、IL-18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IL-17、IL-18作用的研究,探讨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骨灵膏组(GLG)、骨膏组(GUG)、灵膏组(LG)、塞来昔布组(CLXB)、模型组(M)及正常组(NG)共6组,冷固法建立模型,造模成功后,骨灵膏、骨膏、灵膏均按10.41 ml/(kg·d)灌胃,塞来昔布以20.83 mg/(kg·d)灌胃,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0周后,取大鼠血清及关节软骨,分别以免疫荧光和ELISA法检测软骨IL-17、IL-18阳性表达和血清IL-17、IL-18的含量。结果 M组与NG组比较能显著增加软骨细胞IL-17、IL-18阳性表达及血清IL-17、IL-18的含量(P<0.01),GLG与M、GUG、LG及CLXB组比较,能明显降低软骨细胞及血清IL-17、IL-18阳性表达及含量(P<0.01)。结论GLG可能通过降低OA模型大鼠血清IL-17、IL-18的含量及软骨细胞IL-17、IL-18阳性表达,对抗OA的炎症损伤,保护了关节软骨,其作用明显优于其拆方制剂GUG、LG及西药CLXB。
- 陈文超周然王永辉李艳彦柴智高丽
- 关键词: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8
- 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OA模型大鼠适应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OA大鼠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80、CD86、COL-Ⅱ与OA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GLG、GUG、LG、CLXB、M及NG等6组,每组10只,采用冷固法建立OA模型并给予GLG等灌胃10周,取大鼠血浆、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血浆及滑膜CD3+、CD4+、CD8+的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CD3+、CD4+、CD8+及CD80、CD86、Col-Ⅱ百分率。结果 M组与NG组比较能降低血浆及软骨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P<0.01),增高滑膜CD3+、CD4+、CD8+、CD4+/CD8+百分率和软骨CD80、CD86、COL-Ⅱ阳性百分率(P<0.01);GLG与M组比较能升高血浆及软骨CD3+、CD4+百分率(P<0.01),降低软骨CD80、CD86、COL-Ⅱ阳性百分率和滑膜CD4+/CD8+比值(P<0.01);GLG与GUG、LG、CLXB组比较能升高血浆及软骨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P<0.01)。结论 GLG可能通过提高OA大鼠整体和局部关节免疫功能,抑制软骨细胞APC功能的激活和抗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减轻了滑膜免疫炎症反应,保护OA软骨和滑膜,作用优于其拆方制剂及CLXB。
- 陈文超周然王永辉李艳彦柴智高丽
- 关键词:骨关节炎T淋巴细胞
- 长柄紫珠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系统研究长柄紫珠Callicarpa longipes的化学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等柱色谱技术,结合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及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化学反应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熊竹山姜素(1)、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2)、阿亚黄素(3)、槲皮素-3,3′,4′-三甲醚(4)、5,7,3′,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5)、芹菜素(6)、槲皮素-3,3′-二甲醚(7)、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8)、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9)、白桦脂酸(10)、熊果酸(11)、β-谷甾醇(12)。结论 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9为黄酮类,化合物2~5、7~9为首次从紫珠属中分离得到。
- 高丽林朝展祝晨蔯
- 关键词:黄酮类芹菜素熊果酸
- 雷公藤毒性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2年
-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味苦、性寒,有大毒,归肝、肾经,药用部位为根,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止血等功效。雷公藤对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雷公藤有大毒,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报道发生中毒事件最多的中草药之一,
- 高丽白赟柴智闫润红李艳彦周然
- 关键词:雷公藤毒性反应
- 雷公藤肝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 2011年
- 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但其引起肝毒性的报道也时有发生,因此作者从雷公藤引起肝毒性的物质基础、临床特点、病理学基础以及肝毒性发生的作用机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雷公藤临床安全用药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法。
- 柴智周文静高丽王永辉樊慧杰周然
- 关键词:雷公藤肝毒性
- 黄芪种子中总黄酮、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检测黄芪种子中总黄酮、总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含量,为开发利用黄芪种子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将黄芪种子用适量石油醚脱脂后,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黄芪种子中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9.5-2010)法测定黄芪种子中总蛋白质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124-2003)法测定黄芪种子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黄芪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5.168 mg.g-1,总蛋白质的含量为41.78%;黄芪种子中含有16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别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其总含量为36.15%。结论黄芪种子中总黄酮、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 王永辉刘甜甜高丽柴智周然
- 关键词:总黄酮蛋白质氨基酸
-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高丽李杰芬白赟
-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医药基因表达DDRT-PCR中药
- 风湿宁胶囊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风湿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风湿宁低剂量组、风湿宁中剂量组、风湿宁高剂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雷公藤多苷片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0.03g/(kg.d),风湿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风湿宁胶囊0.33、0.66、1.32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各组按20ml/kg体重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mRNA、caspase 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电镜下风湿宁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风湿宁中剂量组效果明显。雷公藤多苷片组及风湿宁低、中剂量组caspase 3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或P<0.01);风湿宁中、高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caspase 9mRNA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或P<0.01)。结论风湿宁胶囊治疗RA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滑膜细胞的超微结构、上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mRNA、caspase 9mRNA有关。
- 马艳苗王永辉李艳彦高丽周然
- 关键词:风湿宁胶囊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超微结构凋亡相关基因
-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CRH及环核苷酸系统的影响
-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JSS)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环核苷酸系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加味四逆散(JSS)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束缚...
- 徐志伟严灿吴丽丽高丽王文竹敖海清
-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环核苷酸
- 雷公藤醇提物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对雷公藤醇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了解雷公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初步判断可能的主要毒性靶器官。方法雷公藤醇提物设6个剂量组,给药剂量按生药折合计算,分别为10.0g·kg-1、8.0g·kg-1、6.4g·kg-1、5.1g·kg-1、4.1g·kg-1、3.3g·kg-1。口服灌胃一次给药,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性反应情况。结果雷公藤10.0g·kg“组小鼠肝脏表面呈细颗粒状,有的小鼠肝脏局部变成灰白色,病理切片见10.0g·kg-1组、8.0g·kg-1组肝细胞肿胀、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以及数量不一的肝细胞凋亡,肝细胞间有大量红细胞;6.4g·kg-1组、5.1g·kg-1组可见肝细胞凋亡。半数致死量(LD50)为5.6g·kg-1,95%的可信区间为4.8—6.4g·kg-1。结论根据雷公藤醇提物急性毒性实验的主要表现和死亡小鼠的大体解剖可以初步判断雷公藤醇提物致死的主要原因为肝毒性。
- 白赟高丽王永辉周然
- 关键词:雷公藤急性毒性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