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葡萄抗氧化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葡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之一。葡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大量天然活性抗氧化成分,如白藜芦醇、黄酮类、单宁等具有重要保健价值的物质,已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综述了葡萄中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种类,分析了它们在疾病预...
- 冯叙桥陈彬郭迎
- 关键词:葡萄活性物质
- 4-羟基丁酸含量对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对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co-4HB)进行酶解测试。方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失重率分析、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和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文中均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材料的脆性下降;失重率方面,4种材料的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3HB)>P(3HB-co-5%4HB)>(3HB-co-10%4HB)>P(3HB-co-15%4HB);酶解前期,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而酶解后期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XRD结果表明材料降解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不明显;P(3HB-co-4HB)分子中随着4HB单体含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粗糙度降低,酶解后材料表面被侵蚀,降解速率与失重率结果一致。结论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的引入显著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随着4HB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失重率越来越大,热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料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由于酶解过程属于从表面侵蚀开始,因此酶解过程中样品的结晶度变化不大。
- 郭迎孙炳新冯叙桥揣成智韩春阳孙彬陈彬
- 关键词:酶解
- 亚硝酸盐对细菌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研究
- 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硝酸钠对细菌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最佳添加时间及浓度.本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检测法,分别以OD630值及生物被膜清除率反映生物被膜的生成量及亚硝酸钠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
- 渠宏雁陈彬刘锦峰蔡文倩兰桃芳孟良玉励建荣
- 关键词: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亚硝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