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委 作品数:77 被引量:267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下腔静脉滤器单中心九年应用数据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自20世纪60年代首个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应用以来。IVCF从永久性逐渐演变为可回收性。可回收性IVCF的使用量已经逐渐超过了永久性IVCF。随着对IVCF并发症的认识,一旦放置IVCF的适应证解除后。应尽快取出IVCF已经成为共识。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对425例患者行IVCF置入.现报道如下。 蒋利强 贾中芝 王云 李绍钦 田丰 王凯 任葆胜 蒋国民 赵进委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 可回收性 永久性 使用量 并发症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32例分析 2002年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一侧或双侧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造影,了解子宫肌瘤供血情况,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至主干栓塞。结果:子宫肌瘤供血丰富,双侧供血者29例,其中一侧优势型20例(64.7%),左右供血均衡型9例(25.9%),单侧供血者3例占9.4%。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肌瘤均比治疗前缩小,月经量减少至原来的1/3~2/3,贫血及下腹坠胀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临床有效率约96.8%。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赵进委 蒋国民 陈亚贤 李惠萍 方怀安 周秋萍关键词:子宫肌瘤 动脉造影 栓塞治疗 子宫动脉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30例报道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介绍颅内外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的基本方法,总结30例治疗经验体会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方法30例患者38处颅内外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共置入支架40个,其中颈内动脉开口18枚,颈内动脉C1段7枚、C3~C5段8枚,锁骨下动脉2枚,椎动脉开口5枚;应用保护伞17例。结果技术成功率100%。21处术后残余狭窄率小于10%,11处为10%~20%,6处为20%~30%。17例脑保护装置均成功释放及回收。7例TIA患者和4例表现有明显头昏的患者症状即刻消失或好转;6例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原来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明显降低。1例术后出现持续低血压;2例术中有轻度脑血管痉挛现象;1例入路困难,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例术后出现轻度的高灌注综合征。随访中出现再狭窄1例、术后抑郁症1例。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治疗是安全的。 恽文伟 陈卓友 赵进委 钱传忠 刘向远 张志翔起源于主动脉弓的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介入诊疗 2012年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动脉弓的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介入诊疗方法。方法常规进行主动脉弓造影并仔细观察左侧锁骨下动脉血管的形态,对发现的25例起源于主动脉弓的左侧椎动脉使用了0.014微导丝支撑下后撤H1导管至左侧椎动脉开口下方造影,对其中6例症状性狭窄患者采用了同轴导管、双0.014微导丝支撑技术及骨性解剖标志定位情况下的支架成形术。结果主动脉弓造影时25例异位左椎动脉中14例清晰显影,7例间断显影,4例未显影(其后经H1导管超选择左侧椎动脉开口造影时显示,同时发现其起始部存在严重狭窄)。25例异位椎动脉近端直径2.5-5.0mm,起始部正常9例,<50%狭窄4例,50%-75%狭窄5例,>75%狭窄7例。其中6例症状性狭窄患者成功进行了球扩支架成形术治疗。结论主动脉弓造影能较好的发现起源于主动脉弓的左侧椎动脉,微导丝支撑下椎动脉开口处造影能良好的显示其起始部情况,支架成形术能有效治疗其起始部狭窄。 张志翔 赵进委 恽文伟 钱传忠 陈卓友关键词:椎动脉 脑血管造影 经颈内静脉溶栓及经股静脉放置腔静脉滤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溶栓及经股静脉放置腔静脉滤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15例下肢DV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溶栓及经股静脉放置腔静脉滤器。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溶栓治疗显效15例,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结论腔静脉滤器植入后溶栓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 田丰 蒋国民 赵进委关键词: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术 膝动脉栓塞治疗膝骨关节炎继发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荟萃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膝动脉栓塞(GAE)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继发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KOA与GAE及疗效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工作,并采用了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总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使用STATA 1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依纳排标准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11项研究332例患者(419个膝关节)。技术成功率为100%。VAS评分变化在术后1、3、6、12个月的标准化均数差分别为-2.42(95%CI:-2.89~-1.95)、-2.44(95%CI:-2.94~-1.93)、-2.57(95%CI:-3.13~-2.01)、-2.60(95%CI:-3.37~-1.84),均下降(均P<0.001);WOMAC总分变化在术后1、3、6、12个月的加权均数差分别为-24.44(95%CI:-29.13~-19.75)、-28.30(95%CI:-31.47~-25.12)、-30.66(95%CI:-32.94~-28.37)、-34.23(95%CI:-44.39~-24.07),均下降(均P<0.001)。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皮肤颜色变化16.4%(95%CI:5.5%~31.0%,P<0.001)和穿刺部位血肿3.8%(95%CI:1.1%~7.6%,P<0.001),绝大多数为轻度且能自愈。结论GAE治疗KOA继发性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KOA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的治疗选择。 李永奇 王刚刚 王禹基 陶涛 张正宇 郑栋 陈勇 贾中芝 赵进委DSA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5年 黄文华 赵进委 蒋国民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造影 栓塞 恶性胆道梗阻双介入治疗13例 2001年 [目的]评价胆道引流及结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13例患者中(男8例 ,女5例) ,4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 ,9例放置胆道内支架 ,置入支架类型 :国产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6例 ,被膜支架3例 ,所有病例定期做肿瘤供血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全部病例经引流后梗阻性黄疸症状迅速消失 ,黄疸逐日消退。随访4至13个月 ,7例于PTCD和支架放置术后4至11个月死亡 ,生存的6例无再闭塞发生 ,支架无移位。 蒋国民 陈亚贤 赵进委关键词:胆道梗阻 介入放射学 引流 动脉内化疗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12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2011年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伴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及右心房(right atrium,RA)癌栓的发生率约为0.89%[1],其治疗方法有限,且效果差,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在数月内[2]。合并IVC癌栓患者外周血中常可检测到肝癌细胞的存在[3-4],此类患者短期内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极大,故不适合手术治疗,但患者又面临着肝功能衰竭、 蒋国民 赵进委 田丰 李绍钦 王凯 王云 蒋利强 贾中芝关键词:右心房癌栓 原发性肝癌 下腔静脉 介入治疗 CARCINOMA 肝功能衰竭 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灌注尿激酶25万~50万u进行溶栓治疗。结果8例中4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6个月后视力达0.1~0.3者3例,高于0.3者1例。其中1例从光感提高到0.25,1例从术前0.1提高到0.6,1例从术前指数提高到0.3。3例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1例从术前指数下降至光感。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伴肢体瘫痪。结论早期应用超选择眼动脉溶栓可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更有效,但应注意术中术后并发症。 卢国华 李如龙 王小吟 谭英 李朝伟 蒋国民 陈亚贤 赵进委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溶栓治疗 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