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维新
- 作品数:158 被引量:1,31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被引量:48
- 2003年
-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已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研究样本,选取陆域产业为参照系,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间的关联强度等多方面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对陆域产业的拉动效应,指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劳动力吸引磁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海洋产业增加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7万人,可相应为陆域创造4.7万人的间接就业机会。研究成果对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栾维新宋薇
- 关键词:海洋产业劳动力就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机会
- 高速公路客流空间竞争系统分析——以沈大高速公路为例被引量:2
- 1997年
- 分析了形成高速公路客流的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等基本条件,探讨了高速公路客运站设置与铁路枢纽,以及公路客运和铁路客运间的分流关系,建议客运管理部门从数量、质量、效益等方面协调运营部门与旅客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 栾维新王淑琴
- 关键词:高速公路
- 中国黄海近岸海域污染分区调控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海洋污染是海岸带经济系统与海域环境系统相互耦合的产物,其防治必须海陆一体,将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在阐述近岸海域污染链式发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将中国黄海近岸地区分成五个区域类型,提出海陆一体、分区调控等近岸海域污染动态调控措施。
- 王茂军栾维新
- 关键词:模糊聚类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港城市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海港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已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产出,可大体划归为港城关系、港口地域演化、港城一体规划和港城空间结构等研究主题,尽管前人曾对某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过评述性的工作,但仍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海港城市研究综述。本文搜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研究主旨对其进行归类,而后按时间顺序对各个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再现其研究脉络,找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全球对海港城市的关注度在增强,但国内缺乏连贯性;关注重点从港城演化转向港城关系,但国内港城关系研究视角相对狭窄;研究方法从定性转向定量,但仍缺少跨学科的综合手段;空间分析一直是海港城市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尺度与指标需要完善;海港城市过程及现状研究较多,缺少对未来新建港城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 王海壮栾维新
- 关键词:港城关系
- 以江海联动为重点推进陆海统筹被引量:1
- 2017年
-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 栾维新沈正平
- 关键词:江海联动海洋生态环境经济空间海洋资源海洋权益
-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变趋势被引量:19
- 2015年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海洋经济的战略地位,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问题成为海洋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及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是海洋经济发展、产业体系完善的必然结果,理清海洋经济统计口径的变动是研究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重要基础;陆海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陆海自然环境、海洋产业对空间、技术等要素的依赖性等方面影响;结合我国海洋三次产业的发展前景,判断我国理想的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为第二产业主导的"二、三、一"模式。本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栾维新杜利楠
-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统计口径
-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模型被引量:78
- 2011年
- 运用协同理论,构建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测度模型.基于构建模型对大连市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 钟铭吴艳云栾维新
- 关键词:港口物流城市经济协同度模型
- 影响沿海港口发展的经济要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定量及定性分析的角度对影响沿海港口发展的经济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沿海港口发展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并就中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黄杰栾维新雷磊
- 关键词:沿海港口经济要素
- 沿海省区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的潜力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海洋资源、空间争夺日益激烈,海工装备制造业成为各沿海国家及地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利的政策支撑下,我国沿海省区掀起海工装备基地建设热潮。以我国沿海省区为研究对象,从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和发展环境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相关系数赋权法对其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指标与产业发展潜力的相关程度存在较大差距,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产业的发展潜力;各省区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的潜力来源各有侧重,突出地区优势有助于协调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沿海省区按照发展潜力划分3个等级有利于地区产业发展途径的选择。
- 杜利楠栾维新片峰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论信息生态学视野下企业再造的机制设计及策略研究
- 2008年
- 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竞争优势,而其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具有持久性和可延展性。而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社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和更为先进、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企业的竞争力日益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
- 程海燕栾维新薛黎明
- 关键词:信息生态学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竞争优势信息技术信息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