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学华

作品数:88 被引量:607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冀北山地
  • 16篇土壤
  • 12篇落叶松
  • 11篇华北落叶
  • 11篇华北落叶松
  • 10篇尾矿
  • 10篇次生
  • 9篇次生林
  • 8篇群落
  • 7篇铁尾矿
  • 7篇物种
  • 6篇油松
  • 6篇植被
  • 6篇天然次生林
  • 6篇人工林
  • 6篇种群
  • 6篇物种多样性
  • 6篇枯落物
  • 5篇植被恢复
  • 5篇植物

机构

  • 8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2篇木兰围场国有...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迁安市林业局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保定职业技术...
  • 1篇河北省高速公...
  • 1篇保定广播电视...
  • 1篇北京市林业保...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7篇徐学华
  • 38篇李玉灵
  • 13篇张慧
  • 11篇黄选瑞
  • 9篇黄大庄
  • 7篇李永宁
  • 6篇郑建伟
  • 6篇许中旗
  • 6篇张文辉
  • 6篇张金柱
  • 5篇张丽玮
  • 5篇陈颖
  • 5篇陈倩
  • 4篇李登武
  • 4篇刘国彬
  • 4篇杨晋宇
  • 4篇黄秋娴
  • 4篇马长明
  • 4篇王圣杰
  • 4篇周志立

传媒

  • 14篇河北林果研究
  • 10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林业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林业与生态科...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北方园艺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行山前南峪旅游区景观格局及其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为给太行山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太行山前南峪旅游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景观空间格局度量指标包括: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结果显示:前南峪景观以水土保持林和板栗林为主,二者面积占全区面积的92.24%,并且处在山坡的中坡和上坡位,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景观面积、周长、斑块数、景观多样性指数较其他景观类型大,破碎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较其他景观小,对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控制作用较强。其他景观类型处在山坡中下坡位,均匀度大小相似,增强了整体景观的多样性。这些结果表明,目前前南峪的景观格局基本合理,利于前南峪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张慧张金柱徐学华郭素萍许玉娟李晓玲
关键词:前南峪
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研究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群落下植物恢复过程的动态特征:从灌木和草本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看,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即草本层>灌木层。同一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H′虽然数值不同,但在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有基本一致的趋势,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在荒草地阶段较高,其他阶段的狼牙刺群落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群落恢复,群落相似性增加。总体上,随着狼牙刺群落的恢复,不同科属的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生态优势度增加,群落趋向稳定。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干扰,是狼牙刺群落恢复的有效途径。
徐学华张文辉张慧甄红伟王佐辉郑建伟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物种多样性
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种群动态研究
2006年
以荒草坡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区封禁8 a2、0 a和30 a的狼牙刺群落的狼牙刺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垂直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的狼牙刺种群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差异明显:30 a的垂直高度>20 a垂直高度>8 a垂直高度>荒草坡,说明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种群年龄结构均属于进展型。随着狼牙刺恢复,种群稳定性增加。狼牙刺种群适应力、繁殖力强,是严酷条件下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良特性,抑制不利的环境因素,以封禁和生态修复为主,迅速恢复严酷生境条件下的植被。
徐学华张文辉张金柱闫海霞
关键词:狼牙刺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
冀北山地不同坡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环境分析
2013年
以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气象因子、立地因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测定点温湿度均高于油松林,同一林分内温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松林内照度随着海拔增加逐渐增大,油松群落内坡底照度最高。油松、落叶松群落随着海拔的增加,各样地相同土层间土壤质量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小,相同海拔落叶松林样地各土层水分指标均高于油松林。油松各样地内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海拔的增高,各样地相同土壤层次容重值增大。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油松各样地土壤孔隙随着土层深度和海拔的增加均变小。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但在相同土层上落叶松林土壤孔隙多于油松林。油松林地土壤颗粒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落叶松林则增大。油松及落叶松群落坡中样地土壤颗粒均较大。2个林分土壤pH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随着海拔增高,相同海拔落叶松林内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均高于油松林,而速效磷则相反。
刘春利黄小军刘晓博赵娜徐学华李玉灵
关键词: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铁尾矿废弃地不同复垦年限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复垦年限对铁尾矿废弃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揭示铁尾矿废弃地复垦土壤演替规律、生态治理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唐山迁安马兰庄镇不同复垦年限(1、3、5、7和15年)铁尾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裸尾矿为对照,综合考虑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和相关关系分析法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以隶属度函数计算指标隶属度,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运用加权求和模型对铁尾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土壤质量评价适用的最小数据集(MDS)包括5项指标:真菌、磷酸酶、脲酶、非毛管孔隙度和全氮,磷酸酶和脲酶因子荷载量和灰色关联度均较大,是评价该区复垦土壤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MDS-SQI)与基于全体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TDS-SQI)有极显著相关关系(R2=0.911),加权求和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质量指数(SQI)大小顺序为复垦15年> 7年> 5年> 3年> 1年>裸尾矿。复垦1~15年间土壤质量综合值呈回归式抛物线增加,复垦1~7年内土壤质量提高缓慢,恢复7年后土壤质量迅速恢复,至第15年达到最大值。不同复垦年限土壤质量垂直剖面变异趋势基本表现为随土深的增加逐渐下降。【结论】土地复垦可改善铁尾矿废弃地土壤质量。该结论为揭示铁尾矿废弃地复垦土壤演替规律、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王安宁刘歌畅徐学华李晓刚李玉灵
关键词:铁尾矿复垦土壤质量评价
河道公路绿化植物毛白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分布被引量:8
2009年
对保定市河道公路不同年龄毛白杨Pb,Cd,Cu,Zn,Cr,Ni含量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毛白杨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土壤Cd污染严重。整体上3 a生的毛白杨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大于5 a生和10 a生的毛白杨,并且重金属含量呈现Zn>Cu>Cd>Cr>Pb>Ni的规律。毛白杨吸收的重金属表现为叶、根部和树皮较大,枝和树干较小的基本趋势。Pb,Cr,Zn,Ni重金属转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Cd的转移系数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年龄较小的毛白杨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毛白杨富集Pb,Cu,Zn,Cr,Ni的能力较差,但具有较强的Cd富集能力。Pb,Cd,Cu,Zn富集系数叶部较大,但Cr,Ni富集系数树皮较大。
徐学华黄大庄王秀彦王圣杰李玉灵
关键词:毛白杨重金属
幼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采伐及修枝技术研究
马长明刘广营牟洪香徐学华支乾坤赵国华于泊张汝杰张利民郭延朋
本课题组以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从抚育采伐、人工修枝等角度展开研究,构建了以抚育采伐、修枝等为核心的华北落叶松幼龄人工林抚育技术;探明了上述抚育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灌草生物量等的影响规律;从林龄、组成、比例等方面揭...
关键词: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采伐修枝
城市常见园林绿化树种抗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黄大庄徐学华苏筱雨郑建伟王广友刘作花袁永军杨晋宇张国梁牛小云
(1)课题来源:河北省林业局项目(0803015)。执行年限:2008-2010年。(2)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几种绿化树种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能力,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3)重要论点与论据以盆栽2年生绿化树木栾...
关键词: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种土壤污染治理
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种群恢复及群落土壤水分养分效应被引量:14
2004年
以荒草坡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区封禁8年、20年和30年的狼牙刺群落的狼牙刺种群结构及群落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群落恢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群落通过封禁能够恢复,经过20年恢复种群可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恢复阶段的狼牙刺种群密度、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和生物量差异明显:30年>20年>8年>荒草坡。随着狼牙刺群落恢复,种群幼龄个体减少,中老龄个体增加,但种群仍保持扩展趋势,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群落内土壤水分出现了微弱干层,并随根系延伸下移。土壤养分在群落恢复初期增加较快,后期比较稳定。影响狼牙刺群落恢复和种群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水分因子,其中土壤水分、群落盖度比较重要。狼牙刺适应力、繁殖力强,种群具有扩展潜力,未来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良特性,继续保持现有的封禁措施,促进群落进一步恢复和环境条件的改善。
张文辉郭连金徐学华李登武刘国彬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种群恢复土壤水分养分效应
关于生态学专业“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河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分析了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专业和树木学课程特点,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实习教学、加强高水平师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改进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树木学教学质量。
徐学华李玉灵
关键词: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教学质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