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婧

作品数:54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抑郁
  • 17篇抑郁症
  • 11篇基因
  • 8篇额叶
  • 7篇抑郁症患者
  • 6篇原始卵泡
  • 6篇生殖
  • 6篇细胞
  • 6篇卵泡
  • 5篇色氨酸
  • 5篇色氨酸羟化酶
  • 5篇色胺
  • 5篇羟化酶
  • 5篇羟色胺
  • 5篇氨酸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影像
  • 4篇肾小球
  • 4篇肾小球系膜

机构

  • 3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5篇东南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54篇张婧
  • 16篇姚志剑
  • 15篇王迎伟
  • 15篇邱文
  • 13篇卢青
  • 12篇刘海燕
  • 10篇赵聃
  • 7篇李晶
  • 7篇赵晨卉
  • 5篇韩颖琳
  • 5篇刘玉
  • 4篇何风霞
  • 4篇何元林
  • 3篇江海腾
  • 3篇侯钢
  • 3篇唐勇
  • 2篇唐勇
  • 2篇李玉
  • 2篇滕皋军
  • 2篇吴贤翠

传媒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中华行为医学...
  • 7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管理学家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要点探究
2022年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新社会时,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如今,我国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关于高质量研究生群体培养工作逐步得到社会关注,研究生培养工作属于提高研究生品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障研究生创新实力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在目前所调查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情况中,研究生教育及管理问题频频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群体的发展,导致研究生培育质量有所下降。鉴于此,本文立足新时期背景,描述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全面提高高层次水准人才综合素养及核心竞争力。
赵聃张婧
关键词:教育
抑郁症单胺氧化酶A基因活性对表情识别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影像基因组学的原理,探讨单胺氧化酶A基因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MAOA—uVNTR)对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不同面部表情识别过程中脑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抑郁症患者及33例性别比例、年限、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将61名受试者进行基因型分组,并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每个受试在识别喜悦、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脑激活反应。结果识别悲伤面部表情时,高活性基因型健康组较低活性基因型健康组左楔叶、左额下回、右额中回、左顶下小叶脑区激活显著增强(P〈0.005,K≥10)。识别喜悦面部表情时,高活性基因型患者组较低活性基因型患者组左右壳核、左中央后回,右颞上回、右丘脑、左梭状回脑区激活降低(P〈0.005,K≥10)。结论高活性基因型与健康人群负性情绪识别的优先激活趋势及抑郁症患者正性情绪的抑制状态均存在关联性,该基因型可能是健康者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唐勇张婧姚志剑刘海燕卢青
关键词:重性抑郁症多态性
一种识别SOX7蛋白K159位点三甲基化修饰的单克隆抗体
本申请涉及免疫学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识别SOX7蛋白K159位点三甲基化修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所述识别SOX7蛋白K159位点三甲基化的单克隆抗体序列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本发明还涉及单克隆抗体制备后用...
邱文宫雅娟赵晨卉应帅王迎伟张婧
色氨酸羟化酶1基因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对抑郁症额叶亚区负性情绪处理时的叠加效应
目的抑郁症可能存在额叶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可能同时受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5羟色胺(5-HT)递质、受体在额叶中广泛分布,其上游基因是抑郁症研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影像基因组学方法,选择5-HT系统基因中信...
张婧刘海燕唐勇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单胺氧化酶羟化酶
抑郁症脑结构影像学和基因组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抑郁症作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常见精神疾病,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严重者甚至发生自杀自伤行为,一直为全球各国的关注。然而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晰,一般认为是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非侵入性神经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基因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得到较多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抑郁症研究中脑结构影像学、部分重要候选基因两方面的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张婧姚志剑卢青
关键词:抑郁症基因组学神经影像学技术反复发作性精神疾病自伤行为
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表情时额叶-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过程中额叶寸口带回功能连接差异,以初步探讨抑郁症患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检测12例女性重型抑郁症患者和12例匹配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时的激活脑区,基于动态因果模型比较2组额叶一扣带回功能连接强度。结果对刺激调节连接模型进行贝叶斯模型比较得出:模型二与观测数据更为匹配,模型二与模型一的比较上,平均贝叶斯因子大于7.38;模型二与模型三的比较上,平均贝叶斯因子大于2.71。以固有连接模型和刺激调节连接模型二分别进行固有连接参数和刺激调节连接参数计算后,结果表现在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与右额下回之间两种连接参数高于正常对照。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寸口带回功能连接异常增强,这可能是负性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
刘刚卢青张婧刘海燕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表情刺激时磁源性影像动态变化的性别差异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脑磁图(MEG)技术以及表情类型识别实验范式来探讨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功能网络神经基础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脑磁图检测1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以及11名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男性抑郁症患者以及正常对照者识别动态表情视频时的脑部反应。结果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相较,女性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悲伤动态表情时活动增强的脑区依次为双侧额下回(x,y,z=58/-60,12/22,20/20,T=2.17,1.88)、左前扣带回(x,y,z=64,12,4,T=2.37)、双侧额上回(x,y,z=30/-24,64/-4,0/50,T=2.86,2.36)、左脑干(x,y,z=-12,-16,-18,T=1.96)、右额中回(x,y,z=40,60,4,T=2.22)、双侧中央前回(x,y,z=-62/56,16/10,10/8.T=1.99,2.65)、左海马(x,y,z=-26,-14,-20,T=1.77)、左海马旁回(x,y,z=-16,-12,-20,T=1.72)、右枕中回(x,y,z=50,-76,-14,T=1.75)等;活动减弱的脑区依次为右颞上回(x,y,z=68,-18,2,T=1.85)、右海马旁回(x,y,z=20,-36,-14,T=1.92)、左楔叶(x,y,z=-6,-98,14,T=2.46)、双侧颞中回(x,y,z=52/-34,-80/-62,20/28,T=1.95,2.57)、左楔前叶(x,y,z=-40,-74,38,T=2.58)、右海马旁回(x,y,z=24,-32,-18,T=2.05)等。设P〈0.05时,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的悲伤情绪识别功能网络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江海腾韩颖琳卢青姚志剑张婧
关键词:抑郁症性别差异脑磁图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疗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5年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张婧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乳腺癌化疗心理状态
转录因子KLF6对大鼠趋化因子CCL5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结合部位
刘玉虞天一张婧何风霞卢燕来周梦雅王璐璐赵聃邱文王迎伟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的人造卵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的人造卵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小鼠骨片提取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卵巢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悬液;间充质干细胞与卵巢体细胞、生殖细胞、植物凝集充分混合,离心,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参与构建的人造卵...
李晶李佳曌张婧吴庭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