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70 被引量:49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Laparoscopy-assisted and Open Dis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in the Elderly Patients:the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罗俊刘浩胡彦锋李团结赵明利林填陈韬陈豪朱煜陈新华余江李国新
- 我国249家医院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开展情况调查
- 2022年
- 目的调查我国各级教学医院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开展情况,为推动临床手术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研究团队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0家医院(包括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和省、市、县级的非直属教学医院)的300名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数据。结果共有来自249家医院的286名医师参与了调查。目前仍然在开展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医院占比42.2%(105/249),主要集中在大学直属附属医院[33.3%(35/105)]和市级非直属教学医院[36.2%(38/105)],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学生主要为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74.3%(78/105)]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56.2%(59/105)];而曾经开展但目前已经停止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医院占比29.7%(74/249)。77名来自停止阑尾切除教学手术医院的医师认为停止开展的主要原因包括过高的医疗风险[70.1%(54/77)]和医学生临床基础知识较差[42.9%(33/77)];对于未来大范围开展阑尾切除教学手术,93.0%(266/286)的医师表示支持,并指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增加学生担任第一助手的机会、以及提高学生腹腔镜基础技能,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保障该教学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我国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开展面临挑战,重新大范围开展阑尾切除教学手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且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为阑尾切除教学手术注入新的活力。
- 赵明利梁炜祺陈新华陈韬陈豪林填赵丽瑛刘浩胡彦锋李国新余江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临床教学手术教学
- 胃癌的液相活检
- 2015年
- 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细胞外核酸在胃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监测中的作用,阐述其作为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介绍胃癌液相活检的概念由来和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达李婷婷雷尚通刘浩李国新
- 关键词:胃癌循环肿瘤细胞
- 老年胃癌病人行腹腔镜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前瞻性研究中期分析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行腹腔镜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02例年龄≥65岁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剔除6例病人,最终入组96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病人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设为腹腔镜组;行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设为开腹组。观察指标:(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2)术中情况。(3)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人96例,男66例,女30例;中位年龄为69岁,年龄范围为65~85岁。96例病人中,腹腔镜组49例,开腹组47例。(2)术中情况:两组病人均顺利行远端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50 mL(50 mL,100 mL)、(7.1±1.7)cm,开腹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 mL(100 mL,200 mL)、(19.1±1.7)cm,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79,t=-34.880,P<0.05)。(3)术后情况:腹腔镜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全流质食物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9枚(35枚,62枚)、1.9 d(1.3 d,2.9 d)、2.6 d(2.2 d,2.9 d)、3.4 d(2.7 d,4.0 d)、5.9 d(4.7 d,7.7 d)、4.9 d(3.5 d,6.8 d)、7.7 d(6.7 d,8.9 d),开腹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40枚(27枚,51枚)、2.5 d(1.8 d,3.3 d)、2.6 d(2.2 d,2
- 罗俊朱煜刘浩王豪陈新华胡彦锋林填陈韬李团结赵明利陈豪熊少伟何美文吕国庆李国新余江
- 关键词:老年临床疗效腹腔镜检查
- 无创吸入式麻醉精准肺野照射装置在小鼠肺损伤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索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大批量、快速、低成本实现全肺野精准照射的有效方法,普及这一重要放射生物学模型在多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使用micro-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肺部解剖学参数测量并确定放射野范围(n=12)。结合标准化胸腔暴露及固定、无创通气麻醉等手段建立"一体化"麻醉、固定、定位装置,借助常规医用直线加速器完成批量小鼠精准肺野照射。结果小鼠CT图像三维重建后在冠状位与矢狀位图像上确定肺结构的解剖位置与尺寸平均值。并进一步根据小鼠呼吸频率及幅度确定受呼吸频率影响的肺野上界、中线和下界,并将测量值标记于专门设计的肺野照射装置用来指导实际操作。本装置大致可分为小鼠固定架和麻醉通气系统两部分构成。固定架用以安置每排10只小鼠用弹力栓妥善固定暴露胸腔。照射中通过麻醉面罩全程给予异氟烷混合气体,确保实验过程中小鼠处于深度麻醉以及均匀呼吸动度。结论本研究设计的集麻醉、固定、定位为一体的"弹匣式"小鼠肺野照射装置,可显著增加胸部放射实验的准确性、简易性、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大幅减低实验成本和对高端辐照设备的依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 耿继武刘浩曹立基路顺韩冬陈明陈龙华周成
-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三维图像重建
- 腹腔镜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 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识别号:NCT0224615),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 罗俊陈新华陈粤泓刘浩余江李国新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传统开腹
- 比较改良NIH与AFIP胃肠问质瘤危险度分级标准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估并比较改良NIH标准和AFIP标准对胃肠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4家医疗中心确诊为原发性GIST且未服用或不规范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53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43例,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38例,广东省人民医院102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院附属协和医院156例。分别采用改良NIH及AFIP标准对这组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危险度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分级标准预测术后复发的准确度。结果539例GIST患者中男性283例,女性256例,年龄(56.5 ± 12.5)岁;390例(72.4%)肿瘤位于胃;178例(33.0%)肿瘤直径〉 5 cm;164例(30.4%)肿瘤核分裂数〉 5/50高倍镜视野。随访时间(37.5 ± 13.6)月,按改良NIH标准,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平均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52.0、57.0、56.9和53.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56.0、58.1、58.2和51.2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按AFIP标准,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平均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54.1、57.8、55.5和52.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57.3、56.6、54.9和50.4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0)。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时,AFIP分级标准较改良NIH分级标准的ROC曲线具更大的曲线下面积(0.689比0.641,P 〈 0.05)。结论相比改良NIH分级标准,AFIP分级标准更能准确地预测GIST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
- 陈韬邱海波冯兴宇张鹏叶梁莹胡彦锋刘浩余江陶凯雄李勇周志伟李国新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复发风险
- TALEN介导的MYH9基因沉默及对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利用TALEN技术敲除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株MYH9基因,观察MYH9基因沉默后细胞周期及凋亡改变。方法根据斯丹赛Fast TALETMTALEN试剂盒说明书,设计并构建靶向MYH9基因的TALEN质粒对。通过质粒转染、DNA测序、RT-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质粒活性,成功挑取MYH9基因敲低单克隆株,并对构建好的细胞株进行周期和凋亡检测。结果成功挑选的MGC803单克隆细胞株未检测到MYH9基因完全敲除;MYH9基因敲低后,MGC803细胞周期受阻于G2/M期(P<0.05),早期凋亡增加(P<0.05)。结论利用TALEN技术成功构建MGC803细胞MYH9基因敲低单克隆株,该模型有助于后期深入探讨胃癌MYH9基因功能。
- 朱显军邓海军叶耿泰沈智勇李风萍郭伟洪杨庆斌刘浩李国新
- 关键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胃癌微创外科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2000-2020)被引量:26
- 2020年
- 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此,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推荐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Ⅰ期远端胃癌。然而,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争议。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研究组)发起的CLASS-01研究顺利完成,提供了全球首个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前瞻性多中心证据。胃癌外科的主流方向在从"大切口和扩大化手术切除"逐渐向"微创、精准化手术"转变,以使手术安全性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最优化。
- 李国新刘浩
- 关键词:胃肿瘤微创外科
- FITC标记的维生素B12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荧光标记的维生素B12衍生物,即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维生素B12衍生物,简称为VB12‑FITC。本发明所述的VB12‑FITC的制备方法包括:在VB12结构的低反应活性‑OH基团上,偶联...
- 胡彦锋郭伟洪李国新林填刘浩余江李团结陈豪陈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