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振兴
- 作品数:25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价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健康志愿者、19例早期DN患者以及15例中晚期DN患者行肾脏血氧水平依赖MRI,分别测量计算三组皮质R2*(CR2*)、髓质R2*(MR2*)及髓质/皮质R2*比值(MCR),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各组MR2*均高于CR2*(P<0.01)。正常对照组与早期DN组间MR2*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40。早期DN组与中晚期DN组间CR2*、MCR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764,两参数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R2*与e GFR呈负相关(P<0.01),MCR与e GFR呈正相关(P<0.05)。三个指标均与Hb A1c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氧水平依赖MRI可以反映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功能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蒋振兴王毓丁玖乐周华狄佳万慧陈杰邢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磁共振成像
- 以下肢麻木、乏力起病的梅毒性脊髓脊膜炎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患者女,60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1个月,小便失禁20 d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病房.6周前患者在做轻微劳动时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左大腿麻木,步行后腰痛明显加重,步行距离明显缩短,休息后腰痛缓解,左大腿麻木无明显改善.病情逐渐进展,左下肢无力加重,3周后不能自行行走,就诊于当地医院骨科,就诊时1周未解大便,小便正常,次日出现小便潴留,给予保留导尿.体检: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
- 万聪翀蒋振兴施辛徐春兴张汝芝经晶陈晶晶郑聪聪单芳芳朱丽珺
- 关键词:双下肢麻木乏力梅毒性膜炎腰骶部疼痛
- 基于四维血流MRI的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与腹主动脉四维血流(4D Flow)MRI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CKD的73例患者及同期无肾功能损伤的13例志愿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 1~3期组(34例)、CKD 4~5期组(39例)、对照组(13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腹主动脉4D Flow MRI检查,测量腹主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腹主动脉近端(Plane_1)及较高一侧肾动脉开口水平(Plane_2)的峰值流速和最大壁剪切应力(WS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间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腹主动脉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指标与eGF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组间腹主动脉PWV、Plane_1最大WSS、Plane_2最大WS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38,P=0.006;F=11.16,P<0.001;F=4.75,P=0.011)。Plane_1峰值流速、Plane_2峰值流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主动脉PWV与eGFR呈负相关(r_(s)=-0.30,P=0.005),Plane_1最大WSS、Plane_2最大WSS与eGFR呈正相关(r_(s)=0.39,P<0.001;r_(s)=0.29,P=0.006)。腹主动脉PWV、Plane_1最大WSS是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b=-4.32,P=0.018;b=132.23,P=0.004)。结论:腹主动脉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KD患者的肾功能具有相关性,腹主动脉PWV、Plane_1最大WSS是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
- 宗钦伶潘靓周华蒋振兴丁玖乐沈楠陈杰邢伟
- 关键词:慢性肾病腹主动脉动脉顺应性血流动力学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慢性肾功能损伤的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价慢性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功能损伤,且进行过肾脏常规MRI和SWI检查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15例)和中重度损伤组(24例).同期招募无慢性肾病史且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正常的17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肾脏常规MRI和SWI检查.测量计算双肾幅度图皮质/髓质值(C/MMAG)及磁敏感图皮质/髓质值(C/MSW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对照组与肾功能损伤组间C/MMAG和C/MSWI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MMAG和C/MSWI间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和不同肾功能损伤组间C/MMAG和C/MSWI的差异;采用ROC评价C/MMAG和C/MSWI诊断肾功能损伤的效能;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肾功能损伤患者C/MMAG和C/MSWI与eGFR及血清肌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肾功能损伤组的C/MMAG和C/MSWI分别为1.101±0.039、1.071±0.046,C/MSWI明显低于C/MM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6,P<0.01).对照组的C/MMAG与C/MSW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伤组的C/MMAG和C/MSW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64、6.122,P均<0.01).轻度损伤组和中重度损伤组的C/MMAG、C/MSWI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损伤组和中重度损伤组间的C/MMAG、C/MS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MMAG及C/MSWI诊断肾功能损伤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53和0.952.C/MMAG与eGFR呈中度正相关(r=0.460,P<0.01).结论 SWI可用于预测慢性肾功能损伤,虽不能反映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但对早期诊断轻度肾损害有一定价值.
- 蒋振兴邢兆宇陈杰丁玖乐王毓俞胜男周华狄佳邢伟
- 关键词:缺氧磁共振成像
- 梅毒性脊髓脊膜炎1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患者女,75岁,双腹侧肋下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木乏力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示: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T7以下针刺觉减退,震动觉减退。实验室检查:血清TPPA(+),RPR 1∶16,HIV(-);脑脊液TPPA(+),RPR 1∶2,白细胞计数123×10^6/L,蛋白0.7 g/L;细菌、抗酸杆菌、真菌、墨汁染色隐球菌均阴性。脊髓MRI提示"翻转征"。诊断:梅毒性脊髓脊膜炎。
- 万聪翀蒋振兴施辛徐春兴
- 关键词:神经梅毒脊髓病
-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慢性肾病的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MRI(BOLD-MRI)评估慢性肾病(CKD)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31例CKD患者(A组)和12例健康志愿者(C组)进行肾脏BOLD-MRI扫描,分别测量皮质和髓质R2*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 王毓蒋振兴丁玖乐周华狄佳陈杰邢伟
- 关键词:慢性肾病
- 棕色脂肪组织影像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糖尿病、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高发,营养及能量过剩是其重要机制。近年来,诱导和增加内源性能量消耗,特别是棕色脂肪组织(BAT)的激活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无创性的影像技术,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MRI、超声成像、光学成像等对BAT活性的定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这些影像技术在BAT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邵小南邵晓梁蒋振兴王跃涛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检查
- 肺曲菌球的CT表现
- 2011年
- 目的分析肺曲菌球病的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曲菌球病的CT征象。结果 8例肺曲菌球患者中,青年患者(<30岁)2例,老年患者(≥60岁)6例。8例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3例(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2例),高血压、糖尿病2例,结核病2例,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1例。CT发现"空气新月征"4例,"气环征"3例,"球中含气征"1例。后2个征象同时出现者2例(其中合并"滚珠征"1例),6例增强CT检查的曲菌球增强后无强化。结论空气新月征、气环征、球中含气征、滚珠征及无强化是肺曲菌球病的相对特征性CT表现,了解这些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 王毓蒋振兴单飞
- 关键词:肺曲菌球
- 双能CT鉴别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的价值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征象联合双能CT(DECT)定量指标鉴别磨玻璃结节(GGN)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枚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的DECT图像。所有GGN分为浸润性腺癌组(n=62)和浸润前-微浸润组(n=25)。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GGN CT征象和DECT定量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和Z检验比较各参数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浸润性腺癌组GGN最大直径(Dmax)、边缘分叶或毛刺、内部支气管扩张/扭曲/截断、内部血管增粗/僵硬/扭曲、血管集束征的比例及40~190 keV增强单能量图像对应的CT值(CT40~190 keV)均高于浸润前-微浸润组(P值范围:0.001~0.020)。其中,Dmax、内部血管形态及CT60keV为独立预测因子(OR=30.921、6.750、50.361;P值均<0.05),由此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的AUC为0.922,诊断准确性达88.5%。联合预测模型的AUC显著高于Dmax、内部血管形态及CT60keV的AUC(P值均<0.05)。结论CT征象联合DECT定量指标是术前鉴别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的有效方法,并达到了较高的准确性。
- 王思齐耿薇薇刘国强蒋振兴邱建国
- 关键词:双能CT肺腺癌
- 基于^(18)F-FDG PET-CT的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18)F-FDG PET-CT的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价值及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的可解释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肺腺癌患者,按6∶4的比例随以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训练集(309例)和测试集(206例)。分别基于PET及CT图像的瘤内及瘤周感兴趣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出最佳特征集。使用XGBoost算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标签(CT瘤内标签、CT瘤周标签、PET瘤内标签、PET瘤周标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临床模型及联合模型(结合PET-CT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及CT语义特征构建)。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使用无监督聚类、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增加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的可解释性。结果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CT瘤周标签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型的AUC值大于CT瘤内标签(训练集:Z=3.84,P<0.001;测试集:Z=1.99,P=0.046);测试集中,PET瘤内标签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型的AUC值(0.684)略大于PET瘤周标签的AUC值(0.6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型的AUC值均最大,且显著优于临床模型(训练集:Z=6.52,P<0.001;测试集:Z=2.31,P=0.021)。通过可解释性分析发现,CT瘤周影像组学特征与CT形状特征最具相关性,不同EGFR突变状态的CT瘤周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瘤周标签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型的价值优于CT瘤内标签,作为一种可解释的方法,PET-CT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及CT语义特征联合可提升预测效能。
- 高建雄葛欣宇牛荣史云梅蒋振兴孙艳冯金宝王跃涛邵小南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