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
- 作品数:32 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1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因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随着医疗、预防水平的提高,重症医学发展迅速,对重症医学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解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死亡情况及主要原因,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1168例入住本院ICU患者中201例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旨在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抢救成功率,加强危重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林瑾王海曼齐志丽段美丽李昂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液体过负荷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接受CRRT患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液体过负荷(FO)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eptic AKI)接受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患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KE)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septic AKI接受CRRT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FO分为2组(FO>5%和FO≤5%),收集CRRT启动时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肌酐基线值,临床基本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数据,ICU到CRRT时间,CRRT启动前24 h内尿量以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入院到CRRT启动时累计液体平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FO是否是此类患者发生MAK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23例接受CRRT的脓毒性AKI患者的MAKE发生率为72.1%;FO>5%的患者28 d MAKE发生率明显高于FO≤5%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3%vs 60.2%,P<0.001)。调整混杂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FO>5%的患者与发生MAKE风险独立相关(OR=4.680,95%CI:1.990~11.006,P<0.001)。结论在接受CRRT的septic AKI危重患者中,FO>5%与MAKE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 付丽赵宸龙段美丽林瑾
-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 ICU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死亡情况及主要原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全年ICU收治的497例患者,对其中发生严重脓毒症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选的497例患者中发生脓毒症168例(33.8%),其中139例(28.0%)为严重脓毒症;139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33例,死亡原因为脓毒性休克1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7例、难治性呼吸衰竭5例、放弃治疗6例、其他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急性肾损伤、呼吸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衰竭是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是严重脓毒症患的首要死因,但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性肾损伤,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衰竭。
- 刘冲林瑾李昂段美丽
-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
- 走进ICU生命“安全岛”
- 2023年
- 入伏后,连续几日的高温天气让不少老年人身体吃不消。近日,70岁的老何就因高温天气诱发脑梗住进了ICU。提起ICU,很多人都不陌生。近年来,医疗类电视剧的热播让“ICU”一词开始走进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ICU一般都收治什么样的患者?ICU里通常有哪些高精尖的设备?其治疗效果如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ICU的神秘面纱吧。
- 林瑾
- 关键词:脑梗高温天气安全岛ICU老年人
- 急性肾损伤患者液体过负荷状态与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液体复苏是急危重症救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可明显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但大部分危重患者在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液体过负荷,尤其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液体过负荷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肾脏功能恶化。本文就液体过负荷的定义、液体过负荷对肾功能的影响、液体过负荷状态的预后表现以及针对液体过负荷的治疗综述如下。
- 林瑾段美丽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预后
- 重症大数据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被引量:10
- 2023年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重症医学的诊疗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与治疗方法。这些多元化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当前临床诊疗对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对多元数据的及时处理与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重症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推动重症大数据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基础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就本共识包括重症大数据的概念、意义与必要性;重症大数据临床研究关注的临床科学问题;重症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准与原则;重症医学大数据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重症大数据的临床应用五个方面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生及致力于重症大数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北京肿瘤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隆云陈朝东陈凯陈鸣程毅松崔雅婷丁琪高涛顾小花何怀武贺宏丽贺家伟胡畅黄睿姜会珍蒋静潘盼兰蕴平李俊李璐林瑾罗旭飞刘圣均毛智苗鹤申玉文苏龙翔孙启航孙为军唐之韵王海军王陆豪王斯聪王占稳王仲尉东吴骎余愿於江泉原皓张昊张建成张萌赵春光钟磊
- 关键词:重症监护重症医学大数据
- 两种不同镇静镇痛方法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4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各37例,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血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RPP)、SpO2和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及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RPP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和插管后两组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或小剂量咪达唑仑并复合芬太尼可用于危重患者的紧急插管疗效相近,可减轻心血管反应、心肌耗氧及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 李鑑林瑾刘壮翁以炳段美丽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异丙酚咪达唑仑气管插管镇痛镇静
- 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0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AKI损伤将其均分为两组:AKI组为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非AKI组为脓毒性休克未并发AKI的患者,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血清肌酐(SCR)、乳酸、血尿素氮(BUN)、24 h液体净入量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小板、血钾、血钠、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性休克并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AKI组氧合指数均显著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乳酸、SCR、血BUN及24 h液体净入量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小板及血钠水平均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影响脓毒性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包括MAP、氧合指数、血BUN、动脉血乳酸、SCR、24 h液体净入量作为协变量后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SCR、24 h液体净入量、MAP及动脉血乳酸是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结论SCR、24 h液体净入量、MAP及动脉血乳酸是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早期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
- 支德源林瑾张萌段美丽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
-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次接受肝移植手术的115例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诊断标准,分为AKI组(n=39)和非AKI组(n=76)。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间的差异,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率为33.9%。单因素分析发现,AKI组与非AKI组患儿在年龄(OR=0.721,95%CI:0.553~0.938,P=0.014)、术前存在感染(OR=3.307,95%CI:1.294~8.468,P=0.013)、PELD评分(OR=1.065,95%CI:1.031~1.101,P<0.001)、血清肌酐值(OR=0.745,95%CI:0.657~0.858,P<0.001)、术中输红细胞(OR=1.034,95%CI:1.028~1.051,P<0.001)、术中输血浆(OR=1.055,95%CI:1.025~1.086,P=0.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筛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术前存在感染(OR=3.763,95%CI:1.185~11.945,P=0.025)、血清肌酐值(OR=0.685,95%CI:0.570~0.823,P<0.001)、术中输注红细胞(OR=1.033,95%CI:1.015~1.056,P=0.028)与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独立相关(P<0.05)。两组患儿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存在感染、低肌酐值、术中输红细胞是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延长了住ICU和住院时间。
- 王亚军林瑾刘培张萌支德源段美丽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闭锁儿童急性肾损伤
-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转归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了解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肾脏功能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急性肾损伤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性AKI患者,观察其28 d及90 d肾功能及临床转归。根据90 d肾功能转归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及肾功能未恢复组,通过两组间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早期预测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AKI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共纳入49名患者,肾功能恢复组24人,肾功能未恢复组25人。整体脓毒症相关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率为49%,感染来源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基线水平对比提示年龄、有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疾病史、诊断脓毒症AKI后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肾外器官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分期、脏器衰竭个数≥3个、血小板计数、乳酸浓度、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少尿、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入组即刻尿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血肝脂肪酶结合蛋白(liver fatly 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浓度与肾功能恢复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脓毒症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因素有机械通气、脏器衰竭个数、APACHEⅡ评分、KDIGO分期、少尿、低蛋白血症、血NGAL、尿TIMP-2。其中APACHEⅡ评分、肾外脏器SOFA评分、血NGAL、尿TIMP-2对肾功能恢复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肾外SOFA评分、脓毒症AKI诊断即刻血NG
- 于淑婧刘培林瑾刘景峰冀晓俊刘壮董磊段美丽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