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非

作品数:80 被引量:718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市健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骨形态
  • 20篇形态发生蛋白
  • 20篇骨形态发生蛋...
  • 20篇骨折
  • 14篇细胞
  • 13篇股骨
  • 13篇关节
  • 9篇缺损
  • 9篇骨髓
  • 8篇骨缺损
  • 8篇骨头
  • 8篇股骨头
  • 8篇成骨
  • 7篇愈合
  • 6篇骨细胞
  • 6篇骨移植
  • 6篇骨痂
  • 5篇髓内
  • 5篇纤维细胞
  • 5篇骨组织

机构

  • 58篇北京军区总医...
  • 12篇北京市健宫医...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玉田县医院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3篇北京京煤集团...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燕化凤凰...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唐山市骨科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6篇李亚非
  • 36篇时述山
  • 15篇郭永智
  • 14篇姚建华
  • 13篇张建政
  • 13篇常红星
  • 13篇马文辉
  • 10篇胡蕴玉
  • 9篇方崇瑞
  • 8篇李青
  • 8篇李东超
  • 6篇孙天胜
  • 5篇吕荣
  • 5篇张立仁
  • 5篇郭颖
  • 5篇陈研
  • 4篇刘超英
  • 4篇丁华野
  • 4篇李放
  • 4篇陈良标

传媒

  • 18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国医药
  • 8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3篇2001
  • 1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细胞保鲜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脱细胞保鲜异种骨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 以大鼠为动物模型 ,分别植入脱细胞保鲜牛皮质骨(PBCTB)和松质骨 (PBCCB)、新鲜骨 (FBC)、去抗原牛松质骨 (BCB) ,采用体外二次刺激增殖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局部组织学观察 ,研究移植后大鼠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宿主对该移植物的局部病理反应。结果 保鲜牛皮质骨、松质骨显著降低了异种骨的抗原性、其中保鲜松质骨尤佳 ,与BCB相比较 ,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脱细胞处理的保鲜松质骨显著降低了细胞的免疫原性 ,同时可以避免化学毒物的残留 ,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材料。
张建政李亚非骆洪涛孙天胜时述山胥少汀
关键词:骨移植移植免疫学淋巴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00年
姚建华时述山李亚非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骨折愈合骨组织骨修复
多次手术失败的股骨骨不连的治疗被引量:30
2001年
目的 :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术后注射红骨髓治疗多次手术失败的股骨不同部位骨不连。方法 :股骨粗隆下骨不连 7例 ,股骨干骨不连 11例 ,股骨髁上骨不连 5例。用带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骨折端 ,自体髂骨植骨。术后 7d骨折端注射自体红骨髓。结果 :所有病例 4~ 9个月愈合并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结论 :上述方法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 ,补充成骨基质和成骨前质细胞 。
李亚非时述山刘智李柱林王瑞敏郭永智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骨不连骨髓股骨骨折
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研究与应用现状
2001年
常红星李亚非时述山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骨祖细胞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7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相应康复治疗。结果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不全院内死亡;7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康复,随访至今,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到伤前,均可实现生活自理。Charnley髋关节疗效评分:5分63例,6分13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的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固定效果可靠,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王冀潘德锦方崇瑞李东超李根宝沈素华胡振忠陈研李亚非
关键词:股骨骨折关节成形术股骨头假体
脊髓损伤伴骨折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伴骨折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方法 11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T10~ 11段脊髓横断 +右胫骨骨折组和单纯右胫骨骨折组各 5 0只 ,正常对照组 10只。正常对照组于 2 8d一批处死 ,其他两组于伤后 3,7,14,2 1,2 8d分批处死 ,摄X线片行骨痂评分 ,采用缓冲液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放免法测定血清CGRP。 结果 脊髓损伤组伤后 3,7d ,ALP均显著升高 (P <0 .0 1) ;脊髓损伤组 2 1,2 8d ,骨痂X线评分高 ,骨痂量多 ;脊髓损伤组早期血清中CGRP显著升高 (P <0 .0 1) ,7d时达正常的 3倍以上。 结论 脊髓损伤后早期成骨能力增强 ,可能受血清中CGRP调节。
姚建华时述山李亚非张立仁李增洲梁毅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放射免疫测定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6年 - 2 0 0 2年共收治 2 5例 ,18例资料完整 ,根据Pipkin分型 ,Ⅰ型 4例 ,Ⅱ型 5例 ,Ⅲ型 2例 ,Ⅳ型 7例。根据骨折分型和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年龄 ,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按照Epstein评分标准 ,Ⅰ型 :优 3例 ,良 1例 ;Ⅱ型 :优 1例 ,良 2例 ,可 1例 ,差 1例 ;Ⅲ型 :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分别 2年和 5年 ,行走无痛 ,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假体无松动。Ⅳ型 :良 4例 ,可 1例 ,差 2例。结论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 ,骨折时间 ,患者年龄等确定。
张建政李亚非刘树清张立仁郭永智王瑜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年龄
呼吸道感染患者纤毛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
1994年
呼吸道感染患者纤毛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陈良标,陈佩兰,李亚非,刘超英,陈杭薇(北京军区总医院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内三科,北京100700)本研究标本来自60例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和肺炎患者。0.1%地卡因喷雾局麻下,以无菌导管插入鼻咽部...
陈良标陈佩兰李亚非刘超英陈杭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超微结构
经皮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骨缺损愈合被引量:29
1995年
作者报告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和基因重组碱性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载体,将三者的混悬液经皮注射入小鼠肌肉和兔桡骨缺损处的实验研究。经不同时间点的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成骨量及骨缺损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入小鼠肌肉后及兔桡骨缺损区,观察到与新骨伴随的血管增生。证实该两种因子的联合植入,成骨作用大于单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成熟较早,聚乙烯吡咯烷酮是骨生长因子的有效缓释载体。多种骨生长因子经皮注射,可望成为一种治疗骨折、骨缺损新的有效方法。
李亚非胡蕴玉李青吕荣王纪保王军韩一生刘建李雪冰杨光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骨缺损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评价射频毁损 (RFA)治疗原发性肝癌 (HCC)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RF 2 0 0 0型射频治疗仪 ,在B超引导下经皮治疗 78例HCC患者。结果  78例患者 (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5 8例 ,B级 14例 ,C级 6例 )的 110个肿块 (平均直经 6 .1cm ,1.9~ 13.7cm)共进行了10 5次治疗 ,平均治疗 1.3次和 6 .3个点 ,平均随访 9.2个月 (1~ 16个月 )。患者术后肝功能轻度损害 ,2周左右恢复正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热。 6例 (7.7% )出现并发症 ,未发生与RFA治疗直接相关的死亡。 4 3例 (5 5 .1% )复发 ,平均发生在治疗后 6 .1个月。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原位复发与肿块直径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0 1)。无原位复发者其治疗点数与肿块直径存在线性关系 (r =0 .772 16 ,P =0 .0 0 0 1) ,回归方程式为y =- 1.794 +1.733x。
胡大荣任永强王春平彭晓君谭晓华李亚非闻伟龚丽娟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术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射频毁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