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锋

作品数:44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脑梗
  • 8篇急性
  • 6篇梗死
  • 5篇影像
  • 5篇再灌注
  • 5篇溶栓
  • 5篇尿激酶
  • 5篇缺血
  • 5篇脑梗死
  • 5篇激酶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溶栓治疗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综合征
  • 4篇癫痫
  • 4篇脑梗塞
  • 4篇脑缺血
  • 4篇介入
  • 4篇梗塞

机构

  • 23篇安徽省立医院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淮南东方医院
  • 1篇淮南东方医院...
  • 1篇合肥市第四人...
  • 1篇加拿大温泥伯...

作者

  • 44篇余锋
  • 10篇任明山
  • 8篇王文静
  • 8篇刘晓敏
  • 7篇邓大丽
  • 7篇李淮玉
  • 6篇胡向阳
  • 6篇陈银河
  • 5篇孙柏松
  • 4篇马仁飞
  • 4篇孙一兵
  • 4篇王国平
  • 3篇吴燕
  • 3篇汪银洲
  • 3篇陆景红
  • 3篇黄胜友
  • 3篇朱灵
  • 3篇张龙
  • 3篇刘勇
  • 2篇胡伟

传媒

  • 5篇安徽医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雾病的CT、MRI、MRA、脑血管造影和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因、病理、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从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中有15例(<15岁)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其中5例考虑为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所致。5例(>16岁)表现为脑出血。结论烟雾病在儿童、青少年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为主,成人以脑出血为主要表现。
李淮玉余锋陈宜鑫
关键词:烟雾病CT脑血管造影NMR成像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被引量:7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阐述了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并搭建了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365,370,375,380,385nm波段进行了激发光谱扫描测试,得出375nm为最佳激发波长;采用375nm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进行了荧光光谱检测,发现两者在450nm附近的荧光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证明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快速、无创、简单,可应用于对糖尿病、人体衰老、氧化应激等病情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
许良元朱灵张龙余锋刘勇张弓吴路生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光谱
麻痹性痴呆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熟悉神经梅毒。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麻痹性痴呆早期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影像上主要为脑萎缩,血及脑脊液TRUST和TPPA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示WBC20×106/L,蛋白1.0g/L。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渐渐消失。结论本例患者诊治经过提示对痴呆综合征患者进行梅毒检查的必要性。对早期神经梅毒,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王文静余锋吴元波任明山
关键词: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
AT1R、AT2R、RAGE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链脲佐菌素注射后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Evision二步法检测脑组织中AT1R、AT2R、RAGE及基质金属酶9(MMP9)的表达,并将糖尿病组AT1R、AT2R、RAGE、MMP9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显示脑小血管周隙明显增宽,但两组脑组织均无炎细胞浸润;糖尿病组大鼠脑组织AT1R、AT2R、RAGE、MMP9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AT2R与MMP9、RAGE、AT1R均呈正相关(P<0.05),AT1R与MMP9、RAGE呈正相关(P<0.05),MMP9与RAGE呈正相关(P=0.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存在水肿,提示有血脑屏障异常,其机制可能与AT1R、RAGE、MMP9的过度表达或AT2R的激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刘晓敏胡向阳余锋陈银河邓大丽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脑病AT1RAT2RRAGE
基于局域一致性分析的BOLD-fMRI探讨无灶性癫痫的发作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利用基于局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无灶性癫痫的发作机制。方法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采集无灶性癫痫患者17例和健康对照组16例的静息态数据,然后运用局域一致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无灶性癫痫患者脑局域一致性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结果无灶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ReHo值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双侧海马;ReHo值降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右顶叶、右中央前回、右额叶、右侧小脑半球及左楔前叶、左前额。结论无灶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较对照组有所改变,ReHo值升高的脑区反映了该脑区参与了癫痫的高活动,而降低的脑区可能反应了由于长期癫痫发作导致这些区域的神经元受损。
魏建林季学兵牛朝诗余锋卞岍雨赵树立
关键词:癫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淋巴瘤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淋巴瘤 (intravascularlymphoma ,IV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提高对其认识。 方法  1例伴神经系统表现的淋巴结IVL的临床、病理观察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 ,3 1岁 ,不明原因高热伴双下肢乏力、消瘦 5 0天 ,右腹股沟直径 1cm淋巴结 1枚 ,双下肢肌力Ⅱ~Ⅲ级 ,B超示肝脏轻度增大 ,血LDH明显升高 ( 10 70U )伴ESR及转氨酶轻度升高 ,外周血WBC 3 .3× 10 9/L ,骨髓像、多种病原及各肿瘤抗原检测均无异常。病理活检 :腹股沟淋巴结大部分破坏 ,代之以大量扩张的中小血管 ,腔内充满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 ,局部伴管壁、管周浸润并累及结外脂肪组织。瘤细胞免疫表型LCA、UCHL -1、CD3 阳性 ,CK、CD68、CD79α、CD2 0 、CD3 1、CD3 4 均阴性。行CHOP化疗后症状缓解 ,现仍在随访中。结论 IVL是一罕见非何杰金淋巴瘤 ,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 ,其他部位少见 ,B细胞型多见 ,T细胞型罕见 ,临床表现有一定提示性 ,确诊靠组织学 ,对化疗敏感 ,预后差。
余锋汪银洲李淮玉王国平胡向阳龚西騟孟刚
关键词:淋巴瘤轻度淋巴结CD20复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心律失常特点及与体位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9
1999年
为了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心律失常特点以及睡眠体位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对21例经五官科确诊的OSA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清醒状态下6例(28.6%)偶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睡眠中21例(100%)均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特征为:随憋气加重出现传导阻滞、停搏、逸搏及早搏、短阵心动过速;呼吸恢复时,窦性心律突然加速伴早搏、心动过速。侧卧位时心律失常消失或改善(76.7%vs33.3%)。结论:迷走-交感神经失衡是引起OS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吴学勤叶非常余锋梅桢峰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律失常体位动态心电图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IκB和iNOS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IκB和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GSPE组,于缺血2 h再灌注6、24、48 h时断头取脑,选取视交叉前后各1 mm的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κB(I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观察GSPE对其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组NF-κB的表达较GSPE组显著增加(P<0.01),而IκB表达却显著减少。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GSPE可通过抑制IκB的降解及NF-κB的活性、下调iNOS的表达,而起脑保护作用。
陈荣志陆景红任明山李光武余锋许文华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二苯乙烯苷抑制氧化应激介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脑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特点是残疾率高,死亡率高,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左右。在临床上,应尽快恢复患者缺血区域的血流供应,以免进一步造成脑组织缺血的不可逆损伤。然而,它也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后果(脑功能障碍),称其...
余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实验药理
癫痫灶定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疾患,尽管有许多抗癫痫药物,仍然有20%的癫痫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其中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得到很好疗效。准确的癫痫灶定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迅速发展,癫痫灶的定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目前有很多技术应用于癫痫灶定位,如普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邓大丽余锋喻廉刘会林徐莉
关键词:癫痫定位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