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光辉

作品数:58 被引量:511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污染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5篇土壤
  • 5篇硝酸盐
  • 5篇教学
  • 4篇地理
  • 4篇膳食
  • 4篇膳食摄入
  • 4篇摄入
  • 4篇食品
  • 4篇蔬菜
  • 4篇硝化抑制
  • 4篇硝化抑制剂
  • 4篇小白菜
  • 4篇白菜
  • 4篇
  • 3篇砷含量
  • 3篇生态
  • 3篇能源

机构

  • 43篇湖南科技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仲恺农业技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温州市公安局

作者

  • 58篇余光辉
  • 13篇李振国
  • 10篇张磊
  • 10篇李文慧
  • 10篇温琰茂
  • 10篇何树悠
  • 9篇朱佳文
  • 6篇张杨珠
  • 5篇董汉英
  • 4篇袁开国
  • 4篇张勇
  • 3篇李志贤
  • 3篇刘贤赵
  • 3篇冯涛
  • 3篇陶建军
  • 3篇王欣
  • 3篇宋焱
  • 3篇万大娟
  • 2篇利锋
  • 2篇赵斌

传媒

  • 3篇土壤通报
  • 3篇环境科学与管...
  • 3篇社会科学前沿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教育进展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的管理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对重金属污染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余光辉袁开国李振国朱佳文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浅析被引量:2
2017年
实践教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案。为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从"教"与"学"两方面提出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举措。
李文慧余光辉李振国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向沟通教学方案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2
2023年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根据“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和“以学定教”课改理念,在分析在线教学现状和制定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将评价体系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横向按照时间顺序,纵向划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学中介三大主体,完成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余光辉闫子怡王婧林伯智
关键词:在线教学
广州市食物硒含量及居民硒摄入量被引量:23
2007年
调查了广州市常见食物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品内脏、水产品、蛋类和羊肉等食品中的硒含量最为丰富(>150.0μg.kg-1);谷物与豆类中的硒含量相近(46.5~98.3μg.kg-1);蔬菜(15.8μg.kg-1)和水果(4.97μg.kg-1)中硒含量均较低;菌类在植物性食品中的硒含量最高(46.0μg.kg-1).广州市居民硒摄入量为98.5μg.d-1.其中,动物性食品占总硒摄入量的73.7%;植物性食品占26.3%;水产品和猪肉均占22.0%以上;大米占17.2%.广州市食品中的硒含量和居民每日硒摄入量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
余光辉温琰茂何树悠张磊董汉英
关键词:食物硒含量膳食摄入
广州市蔬菜中硒含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部分市售蔬菜中硒的含量,由标准物质(GBWZ19001—94)和回收率控制检测质量。结果表明,不同蔬菜中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1.8~78.9μg·kg-1,平均含量为15.8μg·kg-1,不同类型蔬菜中硒含量变化特征是:菌类(46.0!g·kg-1±31.1μg·kg-1)>豆类(31.6μg·kg-1±17.5μg·kg-1)>葱蒜类(8.1μg·kg-1±3.3μg·kg-1)>瓜类(6.8μg·kg-1±2.6μg·kg-1)>叶菜类(5.8μg·kg-1±2.8μg·kg-1)>根茎类(5.1μg·kg-1±2.2!g·kg-1)>茄类(4.7μg·kg-1±4.2μg·kg-1)。
余光辉温琰茂张磊何树悠
关键词:蔬菜
基于排污权交易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以湖南省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方法,为湘江流域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及区域平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区域内的8个城市(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岳阳、永州、郴州、娄底)2012年的人均GDP,人口总数,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和万元GDP污水排放量与8个市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系数。通过将各个市的人均排污量与8个城市的平均排污量作比较,求得各个市的超量排污量和节余排污量;按照主要因子排污价格及其排污比例确定超量排放和节余排放的支付和补偿价格;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系数,计算2012年湘江流域每个城市的最终补偿标准。[结果]2012年长沙、株洲、湘潭市应分别支付生态补偿资金4 005.0,440.7和430.1万元,衡阳、岳阳、郴州、永州和娄底市可获得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为338.2,90.4,561.4,602.8和379.5万元。[结论]实际排污大于理论排污权的城市有长沙、株洲和湘潭市;而其他5个城市排污权均有节余。
余光辉陈莉丽田银华袁开国李文慧
关键词: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排污权
湖南省能源现状与主要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湖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能源形势严峻。通过对目前湖南省能源现状与中部六省的能源消费作比较,分析出湖南省目前存在着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通过加强能源储备、开发新能源等措施可使湖南省的能源利用趋于合理化。
余光辉郑光炜
关键词:能源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2023年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深入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理解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维和能力。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课前知识预热、情境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实践的效果可以看出,将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结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环保意识。
王婧余光辉
关键词:情境教学环保意识教育实践项目式学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模型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受到不断破坏,环境群体性事件成为高速上升的特殊公共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调研,研究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构建了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探讨了每个指标的设置原因、作用与影响范围,最后建立了环境群体性事件背景值与环境事故指标相互结合的双层预警模型。研究结论为管理和调控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余光辉陈天然周佩纯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环境事故预警指标体系
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镉有效性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稻田土壤镉(Cd)容易在水稻中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土Cd有效性及水稻Cd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效应值得关注。以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选取高地下水位(-20 cm)秸秆还田(HRS)、高地下水位施化肥(HCF)、低地下水位(-80 cm)秸秆还田(LRS)、低地下水位施化肥(LCF)4个处理,检测土壤有效态Cd、各形态Cd占比(BCR法)和水稻地上部Cd含量,分析地下水位和秸秆还田对土壤Cd有效性与形态转化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位长期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Cd有效性,HRS和LRS处理土壤有效态Cd比HCF和LCF处理分别高49.4%和53.2%。相同施肥处理低水位土壤Cd有效性高于高水位,LCF和LRS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比HCF和HRS分别高46.5%和50.2%。RS下高水位促进残渣态Cd向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Cd转化,化肥下高水位促进酸提取态Cd向可还原和可氧化态Cd转化。相同水位秸秆还田处理稻米Cd含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高水位下RS处理稻米Cd含量比化肥处理高11.6倍,低水位下则高42.3%。相同施肥处理高水位稻米Cd含量显著低于低水位;RS下高水位稻米Cd含量比低水位低57.4%,化肥下则低95.2%。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地受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稻米和稻草Cd含量显著地受土壤有效态Cd和有效态Fe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通过改变土壤Cd有效性及Cd形态比例,从而影响水稻对土壤中Cd的吸收积累;高低地下水位下稻田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Cd有效性和稻米Cd含量,带来了稻米Cd超标风险。
徐敏许超余光辉尹力初张泉朱捍华朱奇宏张杨珠黄道友
关键词:秸秆还田地下水位有效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