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非

作品数:50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丝裂霉
  • 11篇丝裂霉素
  • 11篇细胞
  • 8篇丝裂霉素C
  • 8篇肿瘤
  • 7篇聚氰基丙烯酸...
  • 6篇靶向
  • 5篇透过性
  • 5篇紫杉
  • 5篇紫杉醇
  • 5篇小鼠
  • 5篇罗丹明
  • 5篇罗丹明123
  • 5篇纳米粒
  • 5篇聚氰基丙烯酸...
  • 4篇小鼠体内
  • 4篇米粒
  • 3篇毒性
  • 3篇药物
  • 3篇粘膜

机构

  • 3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49篇任非
  • 21篇李国锋
  • 20篇陈建海
  • 13篇姜耀东
  • 10篇陈志良
  • 7篇杨西晓
  • 6篇侯连兵
  • 5篇刘焰东
  • 5篇黄蓓蓓
  • 4篇王春霞
  • 4篇杨宝春
  • 4篇刘思佳
  • 4篇郑少斌
  • 4篇郭丹
  • 3篇陈如大
  • 3篇刘炜
  • 3篇孙亚彬
  • 3篇曾抗
  • 3篇赵博欣
  • 3篇李青

传媒

  • 6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国药房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核技术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磷酸钠脂质体壳聚糖胶囊的结肠定位释药与吸收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利用壳聚糖作为载体将地塞米松磷酸钠(DSP)脂质体冻干粉剂导向结肠并探索载药脂质体经结肠黏膜吸收分布的规律性。方法用二次乳化法,经正交试验来筛选DSP脂质体的配方。测定脂质体的包裹率和载药量,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大小分布。建立HPLC测定DSP浓度的方法。制备DSP脂质体冻干剂,将其装入壳聚糖胶囊中,再以HPMCP包裹胶囊。分别给大鼠口服各种DSP制剂,测定经时血药浓度和结肠组织中分布量,计算药物的相对靶向释药指数(DDI)。结果用二次乳化法制备DSP脂质体时,平均包裹率为5482%,载药量为867%,粒径分布在120~265nm之间,平均粒径为178nm;口服给药时,和DSP粉剂壳聚糖胶囊或DSP溶液剂比较,DSP脂质体冻干剂壳聚糖胶囊被吸收入血的程度最低,而经时在结肠局部的分布程度最高。DSP壳聚糖胶囊结肠DDI分别是DSP溶液的2918和DSP壳聚糖胶囊的228。结论DSP脂质体冻干剂壳聚糖胶囊较DSP粉剂壳聚糖胶囊对结肠局部组织具有更好的定位释药作用和局部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李国锋陈建海任非杨西晓郭丹杨莉王新亚李治军侯连兵陈志良
关键词:地塞米松磷酸钠壳聚糖胶囊脂质体结肠定位释药
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纳米脂质载体是近年来继固体脂质纳米粒发展起来的第2代亚微粒载药系统,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物理稳定性。探讨鬼臼毒素-脂质纳米粒(podophyllotoxin-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PPT-NLC)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部实验室完成。选择固体脂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和液态脂质油酸,采用改良的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PPT-NLC,用同法制备不含油酸的PPT-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纳米粒混悬液。用透射电镜、Zeta电位仪、高效液相色谱法、pH计考察PPT-NLC理化性质,并比较SLN与NLC的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透射电镜下PPT-NLC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8.2±8.4)nm,多分散指数为0.190±0.085,Zeta电位为(-33.2±3.1)mV,包封率为86.6%。PPT-SLN分别为(75.3±16.2)nm,0.300±0.072,(-25.2±3.4)mV,包封率为76.5%。结论:PPT-NLC制备工艺简单,分布均匀,稳定性较SLN好,包封率高。
江中洪曾抗李国锋谷东风任非史毓杰
关键词:纳米脂质载体鬼臼毒素尖锐湿疣生物材料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2008年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PPT)-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硬脂酸、十八烷酰胺、卵磷脂为助乳化剂,PPT为主药,采用低温固化-乳化蒸发法制备成混悬液,再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备凝胶。考察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分析并计算包封率。结果:所制制剂为乳白色透明状半固体,性状、检查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纳米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均匀,粒径为(105·3±34·7)nm,包封率为72·5%,pH为7·2±0·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
江中洪曾抗李国锋谷东风任非史毓杰
关键词:凝胶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不同制备工艺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优选PTX-PBCA-NPs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界面缩聚法和乳化聚合法制备PTX-PBCA-NPs,进行对比研究。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结果界面缩聚法、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范围均在94.39%~99.23%(n=3)之间,界面缩聚法制备的PT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1.07±0.03)%(n=3),而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0.86±0.01)%(n=3)。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PTX-PBCA-NPs载药量为0.80%,包封率为95.71%,粒径为235.6nm。结论两种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符合药典要求。经比较研究,界面缩聚法可能是提高PTX-PBCA-NPs载药量较好的一种制备方法(P<0.05)。
陈如大任非李国锋刘思佳
关键词: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界面缩聚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MPBCA-NP)、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PBCA-NP)和磁流体(MF)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C-MPBCA-NP、MPBCA-NP、MMC、MF对L-0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MTT比色法测定MMC-MPBCA-NP、MPBCA-NP、MF、MMC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除MF外,MMC-MPBCA-NP、MPBCA-NP、MMC对L-02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MMC-MPBCA-NP、MPBCA-NP、MMC对L-02细胞的增殖均表现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与空白组相比MMC、MMC-MPBCA-NP、MPBCA-NP细胞毒性随之增加。结论上述药物对L-02细胞的增殖的影响:MF>MPBCA-NP>MMC-MPBCA-NP>MMC。MMC-MPBCA-NP和MMC表现增殖抑制作用同时改变L-02细胞的细胞周期,MPBCA-NP表现增殖抑制作用但不改变L-02细胞的细胞周期。
任非杨西晓陈建海
关键词:L-02细胞MTT比色法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丝裂霉素C及其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与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 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丝裂霉素C或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1 mg/(kg·d)-1]后,在小...
任非陈建海郑萍刘伟刘焰东
关键词: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C药动学
文献传递
丝裂霉素C及其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相关药动学参数的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与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HPLC法 ,测定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丝裂霉素C或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1mg·kg-1·d-1)后 ,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从而得出药—时曲线及相关药动学参数。将血药浓度经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在小鼠体内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丝裂霉素C ;胶体溶液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较丝裂霉素C大 ,表观分布容积Vc较丝裂霉素C小 ,清除率Cl较丝裂霉素C慢 ;胶体溶液和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丝裂霉素C制成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延长在血浆中的停留时间 ,降低血管外分布量 ,减慢清除。可望提高药效 ,减少不良反应。
任非陈建海郑萍刘伟刘焰东
关键词:丝裂霉素C小鼠纳米球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磁性
芹黄素对大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芹黄素对体外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芹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24、48或72 h,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芹黄素对Lovo细胞形态和超微...
王胜奇赵博欣韩述岭刘思佳任非杨莉李国锋
关键词:芹黄素LOVO细胞细胞周期BC1-2CASPASE3
纳米载体药物逆转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纳米载药系统不但可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指数,而且有降低肿瘤耐药性的产生及逆转MDR的作用。因此,研究纳米载体药物用于逆转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任非姜耀东李国锋
关键词:P-GP多药耐药
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胰岛素口服剂型的制剂技术发展和生物利用度提高情况 ,特别对胰岛素纳米微粒、微乳、复乳、脂质体以及结肠定位给药制剂的进展进行了分析 ,指出目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陈建海任非李宝红罗奇志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口服制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