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瀚

作品数:35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10篇椎体
  • 9篇腰椎
  • 9篇成形术
  • 8篇椎弓
  • 8篇内固定
  • 7篇影像
  • 7篇椎弓根
  • 6篇导航引导
  • 6篇影像导航
  • 6篇椎体后凸
  • 6篇椎体后凸成形
  • 6篇椎体后凸成形...
  • 6篇后凸
  • 6篇后凸成形
  • 6篇后凸成形术
  • 5篇手术
  • 5篇椎弓根钉
  • 5篇椎间融合
  • 5篇细胞

机构

  • 34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严瀚
  • 22篇刘恩志
  • 20篇郭东明
  • 12篇蔡维山
  • 11篇钟波夫
  • 7篇芦虎
  • 5篇徐中和
  • 3篇郭奇峰
  • 3篇梁英杰
  • 2篇陈斌
  • 2篇董婉华
  • 2篇张光明
  • 2篇陈伟练
  • 1篇侯之启
  • 1篇徐绘华
  • 1篇戈涛
  • 1篇伍敏琦
  • 1篇周汉城
  • 1篇周立平
  • 1篇刘康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合并股骨骨折老年患者骨代谢指标及凝血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机体葡萄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血糖的升高以及自身胰岛素分泌障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葡萄糖对机体组织细胞的供能,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供能障碍易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吸收,目前有大量研究证实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折及骨质疏松[1]。
芦虎严瀚
关键词:代谢障碍性疾病骨代谢指标老年患者小肠上皮细胞股骨骨折
改良X线影像导航引导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二维X线影像导航模拟椎体三维影像的方式在引导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撑开复位手术,术中采用X线影像导航的方法结合术前CT测量椎弓根夹角数据,获取多帧多方位的虚拟路径影像达到三维引导椎弓根钉植入效果。结果术中共植入88枚椎弓根钉。术后CT显示,全部椎弓根钉均位于椎弓根内,未出现涉及或突破皮质的现象。结论采用改良二维X线影像导航模拟椎体三维影像的方法引导腰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达到三维导航在腰椎椎弓钉的植入效果,提高了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严瀚刘恩志郭东明蔡维山钟波夫
关键词:影像导航腰椎滑脱椎弓根
3D打印导板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中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究3D打印手术导板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HA的26例D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导板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3~84岁,平均(53.92±19.15)岁。常规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31~72岁,平均(51.38±13.76)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中心边缘角(central rim angle,CEA)、术后髋臼假体外展角与设计40°差值、前倾角与设计20°差值、垂直旋转中心距离(vertical centre of rotation,V-COR)、水平旋转中心距离(horizontal centre of rotation,H-COR)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随访记录术后第1、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评估术后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常规组平均(11.54±2.73)个月,导板组平均(13.23±3.49)个月。排除性别、年龄、髋关节畸形侧别、Crowe分级、随访时间和术前Harris评分等无关统计学因素影响后,两组手术前后CEA和术后第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与设计值差值、V-COR、H-COR以及术后第3、6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有效提升成人DDH行THA术中髋臼假体放置的准确性,改善预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辅助手段。
朱浩天成凯严瀚张雅笛范绍星刘康王宇宁丁焕文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3D打印髋关节畸形
重组腺病毒体外诱导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BMtr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双基因体外转染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与诱导成骨情况。方法从2岁健康雌性山羊髂骨处骨穿抽取骨髓2ml,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山羊BMSCs,将前期构建好的腺病毒载体Ad—BMP2一bFGF、Ad—BMP2分2组,以MOI=5000分别转染BMSCs,每2d用ELISA法检测BMP2和bFGF的表达情况,每周用ALP染色试剂盒及定量试剂盒检测ALP表达情况。结果Ad—BMP2-bFGF转染BMSCs48h后,目的蛋白已有显著表达(BMP2为3996.22pg/ml、bFGF为1352.15pg/m1),第6天达到高峰(BMP2为5146.63Pg/ml、bFGF为1434.75Pg/m1),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细胞呈现明显的成骨改变,All。P活性明显增高(266mol/L),Ad—BMP2-bFGF组ALP表达量约为Ad—BMP2组的1.5倍(P〈0.05)。结论经Ad—BMP2-bFGF转染的BMSCs具有持续高水平目的蛋白表达活性,转染后的BMSCs表现出明显的成骨活性.成骨活性明显强于Ad—BMP2组。
严瀚徐绘华郭奇峰刘青华刘四红娄盼梅勇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2001年
翁永男张光明严瀚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拉力螺钉骨折内固定术
CT三维重建椎弓根钉导航系统在胸椎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椎弓根钉导航系统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在15例(80枚)胸椎弓根钉植入手术中使用CT三维重建椎弓根钉导航系统,其中上胸椎30枚,中下胸椎50枚。男10例,女5例;年龄13~76岁,平均47岁。胸椎肿瘤切除后重建5例,胸椎爆裂骨折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2例,胸椎侧凸4例。记录手术中螺钉植入时间、出血量。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拍摄正侧位X线片,术后进行CT扫描以了解内固定位置情况。结果每枚椎弓根钉从注册到植入完毕平均需要15min(10~20min)。术中出血量:胸椎肿瘤切除后重建平均1200ml,胸椎爆裂骨折后路固定平均800ml,胸椎黄韧带骨化切除平均300ml,胸椎侧凸平均500ml。椎弓根钉位置根据Andrew椎弓根螺钉CT位置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术后CT扫描显示80枚胸椎椎弓根钉中,位置Ⅰ级76枚(96%),Ⅱ级(突破椎弓根皮质≤2mm)2枚,Ⅲ级(突破皮质>2mm)2枚。Ⅱ、Ⅲ级的椎弓根钉均偏向椎弓根外侧,但术后均无神经刺激症状。结论CT三维重建导航系统可为术者虚拟三维的椎弓根钉植入环境,使椎弓根钉按预期的路径准确植入,提高了胸椎椎弓根钉植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蔡维山徐中和郭东明刘恩志钟波夫严瀚
关键词:胸椎CT三维重建椎弓根钉导航系统下胸椎胸椎黄韧带骨化
颈椎病大鼠中Caspase-3在颈脊髓神经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2018年
目的:研究颈椎病大鼠颈脊髓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5只4个月龄SD大鼠,破坏颈椎后柱稳定性后分别饲养3个月、5个月,运动功能评估用斜板试验;HE染色在形态学上检测颈椎间盘组织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蛋白水平检测颈脊髓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大鼠颈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用TUNEL法特异性检测,上述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运动功能的评价应用斜板试验,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斜板角度为69.8° ±4.6°及45.5° ±3.7°,5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斜板角度为70.2° ±6.3°及43.6° ±4.5°;颈椎间盘C4-5、C5-6 Miyan-moto分级评估退变程度,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28±0.36及2.75±0.63,5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43±0.42及4.89±0.71.经斜板试验及组织学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病大鼠颈脊髓Caspase-3的阳性细胞数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21±1.02及15.25±3.48,5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27±2.83及28.41±4.89;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在不同组间的表达水平,3个月、5个月观察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破坏大鼠颈椎后柱稳定可成功建立颈椎病模型.Caspase-3作为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酶之一,能够影响慢性脊髓损伤后细胞的凋亡,并且Caspase-3随着颈椎退变程度的增强而上调.
刘恩志严瀚董婉华芦虎陈斌梁英杰郭东明
关键词:颈椎病CASPASE-3凋亡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0.75±15.34)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0.88±15.56)岁。对照组接受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术后均接受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2.23±9.34)min比(89.32±10.11)min,(84.34±10.34)ml比(213.22±20.45)ml,(5.12±0.92)d比(8.34±1.35)d,(6.34±0.44)ml比(126.12±9.15)ml],术中X线暴露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3.98±2.56)比(10.08±1.46)](均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螺丝松动、背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13/30)比16.67%(5/30)](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芦虎陈伟练徐巧力严瀚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效果
影像导航引导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引导椎体成形术辅助短节段椎弓钉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中的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对2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采用导航引导下的短节段椎弓钉固定结合钙磷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内植完成后即行X线片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进行吻合测量。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内植物位置理想,椎弓钉位置评级:理想106枚(94.5%),6枚突破椎弓根外侧皮质(5%),Ⅱ级2枚。术后1周离床负重行走。椎体高度丢失恢复40%,随访l2个月后显示椎体高度平均改变0.2%,过伸过屈动力摄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有椎弓钉松动、断裂病例。结论导航引导椎弓钉植入及钙磷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只需1次X线片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使内植物精确植入最佳位置,提高了椎弓钉植入及椎体成形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严瀚刘恩志蔡维山郭东明
关键词:影像导航椎弓钉椎体成形术钙磷骨水泥
带锁髓内钉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随访18个月的骨折愈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相比,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效果更佳,手术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且并发症较少。
芦虎徐巧力陈伟练严瀚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固定胫骨下段骨折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