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济生
- 作品数:44 被引量:4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局部用减充血剂后出现鼻阻力反弹现象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探讨局部用减充血剂对鼻粘膜血管运动调控的影响,为研究和防治药物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92例急、慢性鼻炎患者分别使用4种不同减充血剂后鼻塞变化的情况;并通过前鼻测压法观察部分患者用药后鼻阻力的反弹现象。结果:4组被调查者中分别有63.5%,31.2%,32.2%,8.6%的患者出现鼻塞反弹性加重;3组被检测者中分别有50%,20%和75%出现鼻阻力反弹性升高。结论:局部用减充血剂可以引起鼻阻力的反弹性升高,其发生率与患者的病情及使用的药物有关;调控鼻粘膜血管运动的舒血管机制被激活,可能是其产生的机理。
- 沈锦雄黄选兆项济生舒宏
- 关键词:鼻阻力鼻炎
- 一氧化氮在鼻部变态反应疾病中的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 2000年
- 陈建军项济生
- 关键词:细胞机制一氧化氮
- 阿罗格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阿罗格脱敏液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阿罗格脱敏试剂对256例变应性鼻炎患进行12580次脱敏治疗,根据点刺试验情况,选择相应敏感的典型过敏原进行脱敏。观察并记录分析其脱敏治疗期间局部及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局部反应84例,共560例次,总发生百分率为4.45%(560/12580);全身反应发生21例,共39例次,总发生百分率为0.31%(39/12580);局部及全身反应均较轻。结论:阿罗格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但适合于国人及个体的脱敏方案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完善。
- 陈建军项济生孔维佳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 关键词:阿罗格免疫疗法
- 鼻瓣区的生理和临床观察被引量:6
- 1995年
- 为了探讨鼻瓣区的位置对正常成人、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于内孔区置入不同管径的塑料管,测定鼻气道阻力的变化。结果:正常成人和鼻炎患者在鼻腔粘膜减充血前,初始气道阻力(NAR)随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但在管径扩大到一定程度后NAR不再降低,而鼻粘膜减充血后NAR则随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则不论鼻腔粘膜状态如何,NAR均随着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表明正常情况下,对鼻腔气流产生阻力的最主要部位在梨状孔和下鼻甲前端,而在鼻粘膜减充血后则该部位前移到内孔区。提示:鼻瓣区的部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和鼻腔粘膜的舒缩状态、鼻腔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 李佩忠黄选兆项济生
- 关键词:鼻腔气道阻力鼻瓣生理学
- 免疫刺激序列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序列(CpGDNA)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形成的干扰作用。方法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初始致敏阶段,给予CpGDNA腹腔注射,观察其对模型形成的影响。观测指标包括症状得分、鼻黏膜局部及骨髓嗜酸粒细胞表达、鼻黏膜IL-4和IFN-γmRNA表达、脾细胞培养IL-4和IFN-γ表达情况。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给予CpGDNA后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症状得分减少,鼻黏膜局部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鼻黏膜IL-4mRNA产生减少,而IFN-γmRNA产生显著增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明显减少,IFN-γ浓度则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在致敏初始阶段给予CpGDNA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形成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可抑制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形成。
-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 关键词:免疫刺激序列变应性鼻炎
-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鼻息肉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N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以及NO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iNOSmRNA的表达 ,并用硝酸还原酶法研究NO在鼻息肉中的产生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eNOS主要分布于上皮、腺体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其染色强度稍强于对照组。iNOS在上皮细胞呈现较强的阳性染色 ,在息肉组织内主要表达于散在的炎症细胞。结论 :eNOS活性增高可能与鼻息肉发病中血管过度扩张、腺体病理性分泌增多等有关。iNOS生成的较高浓度的NO在鼻息肉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炎症发展的作用。
- 陈建军项济生
-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鼻息肉免疫组织化学
- IL-10,12,13,16在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IL-10,12,13,16在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0,12,13,16的浓度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13,16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0,13,16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IL-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与IL-16,IL-10与IL-12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0.94及r=0.73,均P<0.01)。结论:IL-12,13,16的失衡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调节作用。IL-12在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 陈建军孔维佳周月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 呼吸道变态反应研究进展
- 一、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在一个家庭成员众多的家庭中,个体患变应性疾病的机率较家庭成员少的家庭更小:这一假设的理论基础是免疫刺激是形成一个健康、平衡的免疫系统的先决条件。虽然看起来有一点奇怪,但现在越...
- 项济生陈建军
- 关键词:呼吸道变应性疾病EOS变态反应变应原皮试
- 文献传递
- 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免疫治疗卫生经济学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以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行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成本-效果。方法:对临床上4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分为免疫治疗组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具体指标包括鼻部及哮喘症状得分,生活质量,鼻炎及哮喘主观改善程度的成本-效果及增量成本-效果比,并应用敏感度分析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免疫治疗组1年治疗成本(6 578元)高于对照组(1 733.3元),但各项指标的成本-效果比及增量成本效果比均优于对照组,进行价格上下波动10%的敏感度分析,免疫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成本-效果优于药物治疗组。
- 陈建军项济生王彦君施秋梅檀慧芳孔维佳
- 关键词: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成本-效果分析
- 局部区域空气中致敏真菌的分布
- 1995年
- 对我院空气中的真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全年真菌孢子数量的时间分布11月为高峰,1月为低谷;菌落数量的时间分布10月为高峰,12月和1月为低谷。将本调查筛选出的具有较强致敏性的真菌制成变应原,用于皮内试验和脱敏治疗,效果明显。
- 舒宏项济生施秋梅黄选兆
- 关键词: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