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辉 作品数:34 被引量:268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水利工程 更多>>
分维变点法在遥感蚀变异常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从遥感蚀变异常主分量图像中提取异常信息,目前主要基于数据的正态分布特征,并未考虑地质异常的非线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分维变点提取算法(fractal dimension-change point method,FDCPM)。首先利用分形模型计算蚀变异常的自相似性参数值,再采用变点模型计算蚀变异常的突变性参数值,然后确定蚀变异常临界阈值,达到有效区分地质背景和蚀变异常的目的。以甘肃北山方山口地区为研究区,对识别的ASTER蚀变异常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对其提取精度进行初步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实验中的褐铁矿、绢云母和绿泥石3种蚀变矿物来说,分维变点法的总体提取精度略高于门限化方法。利用分维变点法提取3种蚀变矿物的正确率均超过83%,且遥感蚀变异常的分布与化探及重砂异常有较高的吻合度,已知金属矿(化)点也几乎都落在遥感蚀变异常区内或其边缘,表明分维变点法行之有效,可作为今后划分地质背景和蚀变异常的方法之一。 韩海辉 王艺霖 杨敏 任广利 杨军录 李健强 高婷关键词:自相似性 ASTER 一种新的高光谱遥感蚀变矿物提取算法——MSSS_t相似光谱匹配组合法 被引量:6 2019年 针对高光谱蚀变矿物提取提出的光谱角和光谱信息散度(SIDSAMtan)组合法在复杂地质背景下仍然存在分类精度不足的问题,将波谱特征拟合(SFF)和混合调制匹配滤波(MTMF)加入SID-SAMtan法中,提出MTMFSFF-SIDSAMtan(MSSSt)组合法,可最大化地放大与目标波谱匹配的像元信号。采用相似度增量和相关光谱区分熵指标,定量比较MSSSt、MTMF、SFF、SIDSAMtan、SID、SAM 6种方法对人工模拟的相似光谱的区分能力,发现MSSSt法具有更强的光谱区分能力。在甘肃北山方山口地区,利用新方法从CASI-SASI高光谱影像上提取了绢云母、褐铁矿、绿泥石等9种蚀变矿物,通过地面实测验证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发现9种蚀变矿物的提取精度都在90%左右,显示出MSSSt方法行之有效,可作为今后提取高光谱蚀变矿物的方法之一。 韩海辉 王艺霖 王艺霖 任广利 张转低温热液蚀变矿物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及光谱分析效果 介绍了低温热液蚀变矿物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产生原理和不同矿物的光谱吸收峰的特征,总结了该技术在矿物鉴定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通过典型样品的光谱实验与X衍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热液蚀变矿物种类鉴定和... 杨敏 姚安强 杨军录 任广利 李健强 高婷 韩海辉 易欢 梁楠 张转遥感地质调查终端在西北艰险地区遥感异常查证中应用 2014年 遥感地质调查系统(GeoRSC)是基于我国自主卫星研发的遥感调查系统,通过运用其在西北艰险地区开展遥感异常查证的野外应用试验。并针对地质矿产遥感调查系统终端系统安装,底图生产、遥感异常提取、基础影像制作及其批量导入,以及野外实地异常验证进行了流程性试验;通过试验所得数据,笔者认为其该系统能够较好的满足野外遥感异常查证工作,并便捷了遥感调查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为该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 高婷 杨敏 韩海辉 李健强关键词:野外试验 基于遥感技术的国土遥感综合调查方法研究——以林地资源为例 国土遥感综合调查是在充分调研和收集已有资源环境遥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2014年度获取的国产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准数据,开展陕西省境内的林地资源、草地资源、地表水资源、湿地资源以及荒漠化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与空间分... 高婷 韩海辉 杨敏 李健强关键词:林地资源 遥感技术 蚀变矿物的遥感信息提取研究——以北山方山口为例 2016年 北山地区植被稀疏、地势平坦,而且基岩出露好,是遥感地质研究的理想区域。文章利用ASTER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山方山口地区的铁染与羟基蚀变矿物信息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结果中蚀变矿物的属性特征能够较好地与实际地质属性相符,且通过野外实地验证蚀变矿物信息发现了矿化点,即利用ASTER数据进行蚀变矿物信息提取可为北山地区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效的矿化指示遥感信息。 韩海辉 王艺霖 任广利 杨敏 李健强 高婷关键词:蚀变矿物 遥感信息 基于地形特征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滑坡识别 被引量:7 2022年 滑坡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完整、准确的滑坡编录图是研究滑坡的重要资料。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由于众多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复杂,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制约了其在滑坡制图上的发展。提出了融合地形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首先在遥感影像上叠加地形因子构建新的滑坡样本,然后设计提取并融合空间与光谱特征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FF-CNN),最后训练最优模型进行滑坡识别。在四川汶川地区进行的消融实验证明:在空间特征基础上融合光谱特征的FF-CNN模型滑坡识别评价指标F1分数和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提高0.0202和0.0144;在遥感影像上叠加地形因子后,FF-CNN模型滑坡识别评价指标F1分数和MIoU值分别提高0.0664和0.0482。在湖北省三峡库区和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的实验说明FF-CNN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和迁移能力,在滑坡识别上具有较大潜力。 蔡浩杰 韩海辉 张雨莲 张雨莲关键词:地质灾害 卷积神经网络 遥感图像 地形因子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及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024年 [研究目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旱区土地利用对区域水文和生态的影响尤为显著,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对西北干旱内陆生态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1980-2018年间共5期遥感影像,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各水资源分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近40年中,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1.58×10^(4)km^(2)、1.2×10^(3) km^(2)和347 km^(2),而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1.33×10^(4)km^(2)、0.32×10^(4)km^(2)和815 km^(2)。各水资源分区中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其次为渭干河、阿克苏河和喀什噶尔河流域。自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建设用地当量面积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相对较快,特别是2000-2010年间呈显著增长趋势。[结论]塔里木河流域各水资源分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是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璐晨 韩海辉 张俊 张俊 顾小凡 常亮 顾小凡 常亮 董佳秋 杨炳超关键词:水资源分区 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强度 塔里木河流域 遥感技术在阿尔金贝壳滩地区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6年 阿尔金成矿带具有较大的金、铜、铅、锌等矿种找矿潜力,但因其自然环境恶劣,常规地质手段较难顺利开展野外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阿尔金成矿带矿产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以遥感技术为手段,综合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多(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制作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完成了不同尺度地层-构造遥感解译;开展了Fe^(3+)、Al—OH、Mg—OH和CO_3^(2-)等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与筛选;基于野外调查验证和典型矿床研究,实现了遥感找矿预测,在阿尔金贝壳滩地区的恰什坎·萨依河中游及下游发现2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线索;总结了该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机理,指明了该类矿床的有利找矿方向。 易欢 李健强 韩海辉 高婷 杨敏 任广利关键词: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遥感先行”服务自然资源调查技术变革与调整 被引量:12 2021年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资源事业对遥感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通过遥感先行开展先行观测、先行探测、先行监测,强化自然资源数据的获取,提高调查的精度和速度,遥感技术正在促进自然资源调查程序和方式的转变.本文围绕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新变化,提出了遥感先行的理念、目标及发展方向,认为:1)遥感先行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可实现对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全尺度的调查监测;2)通过遥感技术方法体系的创新、遥感产品的转化应用等,可发挥遥感技术在矿产、生态、水、土、灾害等调查监测中的重要先行作用;3)“天-空-地”一体化的遥感综合观测技术是推动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精准快速调查和全球尺度环境问题监测的最佳技术手段. 李志忠 李志忠 刘德长 孙萍萍 刘德长 孙萍萍 贾俊 王建华 刘拓 马维峰 贾俊 王建华 赵君关键词:遥感 自然资源 生态文明 地球系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