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冬梅
- 作品数:38 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流域生态用地分类体系构建被引量:3
- 2020年
- 该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特点梳理流域生态用地的内涵,将流域土地利用现状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衔接,构建流域尺度的生态用地分类体系,把流域生态用地划分为水源涵养、生物保护、水土保持和景观休闲4个一级类型、9个二级型、25个三级类型,以期为流域生态用地的保护提供参考。
- 刘林雷冬梅张渊冉玉菊
- 关键词: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流域
- 云南高原山地典型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研究
- 段昌群王震洪付登高方海东刘嫦娥胡斌雷冬梅彭丽英杨雪清周世萍
- 以水土流失为特征的受损环境成为云南高原山地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植被退化与矿业废弃地是两类受损最严重的区域,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切的重大科技问题。该研究解决了针对两类退化环境遴选修复植物的主...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系统
- 矿区废弃地土壤的植物修复
- 矿区废弃地土壤植物修复成功的关键在于合适的植物物种选择,而恢复植物的筛选主要集中在超积累植物及先锋植物上。不同植物产生的恢复效益存在差异。豆科植物、盐生植物、外来植物、乡土植物及草本植物在矿区废弃地土壤植物修复中各有优缺...
- 雷冬梅
- 关键词:矿区废弃地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先锋植物
- 云南省产业转型的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区域经济的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每万元GDP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从2000年的2.63 hm2下降到2005年的2.15 hm2;整个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友好程度得到了提升,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从2000年的1.551下降到2005年的1.375;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明显的重工业化发展趋势,工业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下降,云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红利"并未使生态环境压力有明显的改善。
- 徐晓勇雷冬梅
- 关键词:产业转型环境效应生态足迹
- 基于PSR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7
- 2023年
-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景观格局指数的3个子系统1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权重,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确定2010—2017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年、2015年、2017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分别为58.57、58.17、64.89,流域发生了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的转变;(2)3个子系统中,状态子系统权重为0.5,对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作用最为显著;(3)17个指标中,关联度>0.9的影响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城镇化率、土地垦殖系数、人口干扰度指数以及分离度指数、复杂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共计13个;其中,城镇化率是关联度最高的影响因子。将滇池流域划分为湖滨区、平坝区和山地区,根据不同区域影响因子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建议。
- 高丽萍雷冬梅莫金宵蒋旻婧冉玉菊
- 关键词:PSR模型景观格局指数滇池流域
- 基于GIS的滇池流域生态约束评价体系研究
- 2013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滇池流域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增长势头迅猛。由于缺乏合理的规模控制和空间优化,不少区域的建设用地存在盲目无序的增长趋势,一方面造成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对流域范围内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已有各种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将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作为区域生态平衡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GIS的滇池流域生态约束类型区划分方法,并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问题。通过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约束性评价,本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生态约束区、高生态约束区、较高生态约束区、中等生态约束区和低生态约束区五级生态约束类型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类型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和管制措施,为滇池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张静张洪雷冬梅杨明全
- 关键词:滇池流域生态保护GIS
- 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框架及其应用——以兰坪矿区为例被引量:5
- 2015年
- 构建了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框架的四个步骤,即"矿区基础条件分析—问题诊断—管理目标确定—适应性管理策略",并以云南兰坪矿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基础条件分析应特别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问题诊断应包括直接和间接驱动力,管理目标的确定应基于社会的抉择,制定出适应性管理策略则是整个研究的核心;构建的四个步骤具有可行性,对县域尺度的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 雷冬梅徐晓勇
-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服务适应性管理
- 生态服务贸易及其测度方法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换行为伴随着货物贸易快速增加,已成为生态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型生态服务贸易导致生态服务使用在区域间的巨大不公平,已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隐含自然资源产品提供、隐含能源提供和污染物净化三个方面设计了生态服务贸易的测度框架,并构建了生态不对等交换指数评价生态服务交换的不对等程度。
- 徐晓勇雷冬梅梅桂飞
- 关键词:生态服务
- 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及复合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 矿区废弃地作为人类深度扰动而高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极易成为生态脆弱区,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植被、小气候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其生态环境特征,并分析了其所处的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胁迫调控特征...
- 雷冬梅徐晓勇胡斌张星梓
- 关键词: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复合生态系统
- 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云南财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领域方向
- 是多山的国家,云南是典型的边疆山区省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对山区开发和建设非常重视.近年来,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在山区综合开发方面作出了许多重大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云南财经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立足于云南这一地...
- 杨子生李智国包广静雷冬梅
-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