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进

作品数:38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肿瘤
  • 20篇细胞
  • 13篇鼻咽
  • 11篇鼻咽癌
  • 8篇晚期
  • 7篇恶性
  • 7篇恶性肿瘤
  • 7篇干细胞
  • 6篇中晚期
  • 6篇CD44
  • 5篇咽肿瘤
  • 5篇一线治疗
  • 5篇原发性
  • 5篇化疗
  • 5篇基因
  • 5篇癌细胞
  • 5篇鼻咽肿瘤
  • 4篇肿瘤干细胞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腺癌

机构

  • 36篇三峡大学第一...
  • 26篇三峡大学
  • 3篇湖北三峡职业...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8篇苏进
  • 35篇许新华
  • 11篇易芳
  • 10篇黄乔
  • 10篇鲁明骞
  • 7篇薛峰
  • 7篇李道俊
  • 6篇刘洋
  • 3篇梅君
  • 3篇付向阳
  • 3篇钱莹
  • 2篇胡娟
  • 2篇鲍丹
  • 2篇郭蓉
  • 2篇李云霄
  • 2篇冯雪松
  • 1篇陈卓
  • 1篇任精华
  • 1篇赵华山
  • 1篇陈卫红

传媒

  • 7篇山东医药
  • 5篇广东医学
  • 5篇巴楚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罕见原发性椎管内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因腰背酸胀痛4年,加重1个月于2012—01—30人本院。患者无明显诱因自2008—02开始渐出现腰背部疼痛,以酸胀痛为主,行走正常,无双下肢放射性疼痛,无肢体麻木不适,无大小便障碍,并于2011—12开始疼痛渐加重,不能下蹲及抬腿,遂来我院诊治。体格检查.腰椎无明显压痛,活动自如;
苏进黄乔许新华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椎管原发肿瘤
miRNA-126抑制乳腺癌转移的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miRNA-126作为乳腺癌的抑癌基因,对乳腺癌的转移具有抑制作用。目前被报道得最多的与miRNA-126对乳腺癌转移抑制作用相关的靶点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β,其他的可能靶点还包括类表皮生长因子7、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型芽生性相关络氨酸激酶结构域、CD97、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和c-Mer酪氨酸激酶,可为基于miRNA-126靶向治疗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靶点及科学依据。
冯雪松高琦鲁明骞陆海燕苏进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转移作用靶点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2月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9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后30 min内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 mg,bid;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1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10 m L中,采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泵注120 h。治疗14 d后间隔7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CBR)及不良反应,并比较病情进展时间和平均生存期。结果:联合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14.6%,疾病控制率为66.7%,疾病进展时间为(5.5±1.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0.7±3.8)个月;对照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8.7%。疾病控制率为45.6%,疾病进展时间为(4.8±1.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9±3.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总CBR率(79.2%)显著高于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苏进史克志刘洋钱莹许新华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原发性肝癌
CD44^+鼻咽癌细胞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从人鼻咽癌SUNE-1 5-8F细胞株中分离出CD44+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培养SUNE-1 5-8F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UNE-1 5-8F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等检测并比较CD44+、CD44-细胞在体外增殖、分化等方面的差异;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干细胞基因Oct4、Bmi-1的表达。结果 CD44+细胞在鼻咽癌细胞中SUNE-1株所占的比率约为52.5%;新分选的CD44+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中较CD44-及未分选细胞均显示出较强增殖能力;RT-PCR示Bmi-1和Oct4mRNA在CD4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44-细胞。CD44+和CD44-细胞在接受2Gy放射处理后,其平均克隆生成效率分别为(23.44±1.90)%和(7.78±1.17)%(P<0.001);CD44+细胞较CD44-细胞在相同顺铂和多西他赛药物浓度下显示出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结论 CD44+细胞具有类肿瘤干细胞特性,可能是鼻咽癌的重要肿瘤干细胞标志之一。
许新华苏进鲁明骞李道俊黄乔薛峰易芳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干细胞CD44生物学特性
鼻咽癌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靶点
许新华苏进黄乔李道俊鲁明骞赵华山易芳付艳枝鲍丹张建宇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人口与健康主要内容细胞增殖是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基础,肿瘤细胞增殖受肿瘤微环境(细胞、新生血管、基质等)多靶点多因素的调控和影响。鼻咽癌(N...
关键词:
关键词:鼻咽癌肿瘤细胞增殖肿瘤治疗
鼻咽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苏进鲁明骞许新华
关键词:鼻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800~12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奥沙利铂135mg/m2,静脉滴注2h,d1。2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无效病例终止化疗;有效病例继续行原方案化疗4~6周期,然后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1例,进展(PD)21例;有效率(RR)23.8%,1年生存率32.6%。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性、呕吐、外周末梢神经毒性等。结论 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安全有效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鲁明骞许新华苏进薛峰李道俊易芳文采虹王杰
关键词:胰腺癌化疗
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9例首次确诊且可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皆采用含铂三代一线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或多烯紫杉醇+顺铂)化疗2,1 d为1周期。其中实验组在化疗同时配合使用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后评价临床客观疗效、毒副反应及临床受益反应,并至少随诊1 a。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4.3%(26/35),临床受益率(CBR)为80.0%(28/35),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5±2.8)个月,生存期为(11.1±5.8)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47.1%(16/34),CBR为58.8%(20/34),TTP为(4.2±2.5)个月,生存期为(8.4±5.3)个月2,组总有效率、CBR、TTP与生存期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但实验组显示出更好的耐受性。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晚期肺癌可获得较高临床受益率,并能延长TTP和平均生存期,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许新华苏进付向阳薛峰黄乔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药物疗法
罕见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性,25岁。于2010年2月无意间发现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多个包块,最大一枚约2.0 cmx2.5 cm,当时不伴发热、痛痒、红肿、局部皮肤破溃等,曾于2010年6月25日就诊湖南省常德市人民医院,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组织检查,考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给予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后颈部肿块缩小,但停药后又再次增大。2010年8月23日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查体:左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侧颈部及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边界清,无压痛,活动度可;其中较大一枚位于左颈部,大小约1.5 cmx1.5 cm;双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大小均约0.5 cmx1.0 cm;乳酸脱氢酶(LDH)正常;CT提示:双侧颈部及锁骨上区淋巴结增大,口咽部软组织肿胀;咽部肿胀软组织针吸细胞学穿刺考虑慢性扁桃体炎。2010年8月31日在我院行左颈部淋巴结切除活组织检查术,镜下观察:部分淋巴滤泡内小血管增生,管壁透明变性(图1),部分血管壁增厚呈洋葱皮结构(图2),病理诊断考虑透明血管型 Castleman 病(Castleman disease,CD)。结合临床诊断为多中心型 CD (MCD)(透明血管型),但患者暂不同意全身化疗。随访至2012年3月,患者双颈部及腹股沟包块大小无明显变化。2012年3月经患者同意给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第1天;多柔比星60~80 mg/m2,第1天;长春新碱1.4 mg/m2,第1天;泼尼松100 mg,第1天至第5天)化疗4个周期,颈部及腹股沟包块消失,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随访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肿瘤复发迹象。
苏进易芳钱莹胡娟许新华
关键词: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淋巴瘤
长链非编码RNA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乳腺癌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超过20%和10%[1]。目前乳腺癌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但治疗效果有时亦不太理想。长期持续放化疗会导致一定毒副反应且降低患者抵抗力而杀伤癌细胞治疗效果也较差[2,3]。徐兵河[4]在中国肿瘤临床中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靶向治疗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上。
冯雪松鲁明骞陆海燕苏进郭蓉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乳腺癌促癌抑癌耐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