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耀武

作品数:62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冶金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合金
  • 13篇电解
  • 12篇铝硅
  • 12篇铝硅合金
  • 12篇金属
  • 12篇硅合金
  • 10篇制取
  • 10篇炼镁
  • 10篇
  • 9篇铝电解
  • 8篇铝热还原
  • 7篇镁石
  • 7篇金属锂
  • 6篇真空热还原
  • 6篇熔盐
  • 6篇熔盐电解
  • 5篇电热法
  • 5篇真空冶金
  • 5篇热法
  • 5篇

机构

  • 60篇东北大学
  • 2篇辽宁科技学院
  • 2篇中国铝业公司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沈阳铸造研究...
  • 1篇沈阳天择智能...
  • 1篇福建省长汀金...
  • 1篇重庆天泰铝业...

作者

  • 61篇王耀武
  • 51篇冯乃祥
  • 33篇彭建平
  • 29篇狄跃忠
  • 15篇尤晶
  • 10篇傅大学
  • 9篇王紫千
  • 6篇杨栋
  • 6篇武小雷
  • 5篇赵坤
  • 5篇陶绍虎
  • 3篇董维维
  • 3篇邓信忠
  • 3篇秦剑
  • 2篇罗洪杰
  • 2篇李应龙
  • 2篇胡文鑫
  • 2篇张福顺
  • 2篇孙挺
  • 2篇狄越忠

传媒

  • 11篇真空科学与技...
  • 7篇轻金属
  • 6篇稀有金属与硬...
  • 5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化工学报
  • 4篇过程工程学报
  • 4篇Transa...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材料与冶金学...
  • 2篇节能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稀有金属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有色矿冶
  • 1篇中国有色冶金
  • 1篇化学工程与技...
  • 1篇2004年有...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oduction of carbon anodes by high-temperature mould pressing被引量:3
2013年
Laboratory-scale carbon anodes were produced by a new method of high temperature mould pressing,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mould pressing conditions and coal pitch addition on the bulk density, crushing strength,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was analyzed. The mierostructure of carbon anodes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mechanism of producing carbon anodes by high-temperature mould pressing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nodes are produced by high-temperature mould pressing, coal pitch can expand into the coke particles and fill the pores inside the particles,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ebaked anodes. The bulk density of carbon anodes is 1.64-1.66 g/cm3, which is 0.08-0.12 g/cm3 higher than that of industrial anodes, and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anodes i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王耀武彭建平狄跃忠冯乃祥
以真空铝热炼钙还原渣为原料溶出氧化铝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铝粉为还原剂真空热还原炼钙后的还原渣的主要物相为12CaO·7Al2O3,其氧化铝含量超过40%。以碳酸钠溶液为溶出液,对该炼钙还原渣中氧化铝的溶出进行了研究。通过XRD和SEM分析得出了还原渣和溶出渣的主要物相。研究结果表明,溶出过程中炼钙还原渣中大部分的12CaO·7Al2O3可被分解,渣中80%以上的氧化铝可被溶出进入溶液,溶出后渣的主要物相为CaCO3,还原渣中的3CaOAl2O3较难溶出,这是造成溶出过程中氧化铝损失的主要原因。
邓信忠王耀武彭建平狄跃忠赵坤宋杨
关键词:氢氧化铝
Kinetics of extracting magnesium from mixture of calcined magnesite and calcined dolomite by vacuum aluminothermic reduction被引量:7
2014年
The vacuum aluminothermic reduction of the mixture of calcined magnesite and calcined dolomite was studied. An is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satisfying the vacuum aluminothermic reduction wa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4 P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duction rate 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content of aluminum and pellet forming pressure. The XRD patterns of pellets at different reduction stages confirm that the reduction process can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stages:the formation of MgAl2O4, and Ca12Al14O33 phases;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MgAl2O4 and C12A7 to CaAl2O4;the formation of CaAl4O7 phas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kinetic models.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three parts were determined to be 98.2, 133.0 and 223.3 kJ/mol, respectively.
傅大学冯乃祥王耀武彭建平狄跃忠
关键词:KINETICSMAGNESITEDOLOMITE
多孔钛直接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实验研究
2022年
目前氮化钛主要采用钛粉直接氮化生产,但生产过程需多次氮化,能耗较高。以氟钛酸钠为原料经铝热还原制备的多孔钛比表面积大、活性好,本文对以多孔钛为原料直接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氧氮氢分析仪,分别对所制备氮化钛的物相、微观形貌和N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氮化工艺条件对氮化效果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探讨了多孔钛直接氮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氮化温度1200℃、保温时间300min、氮化压力0.100MPa的条件下,经一次氮化即可制备N含量为20.6%的氮化钛,制备的氮化钛纯度较高,整体氮化效果较好。多孔钛的氮化是放热反应,由于渗氮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进行的,而且N元素由颗粒表面向内扩散的过程较慢,氮化反应整体上是一个缓慢氮化、逐渐增氮的过程。
邱炜宸王耀武狄跃忠彭建平
关键词:氮化钛直接氮化铝热还原
基于床层传热的皮江法炼镁过程优化
2024年
球团在还原罐内传热导致的温度梯度是限制皮江法还原反应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球团尺寸、装料方式、还原罐外壁温度等因素对床层温度分布、还原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团直径为22.3 mm、还原时间相同时能够获得最大的还原率;生产过程中应尽量提高还原罐外壁温度;床层中心区域温度低,还原反应速率慢,反应滞后;通过中心留空的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还原周期,提高原料利用率;以单位体积、单位时间镁的产量为依据,对于内径为270 mm的还原罐,当中心留空区域的直径小于27 mm时,可获得最大生产效率.
傅大学狄跃忠狄跃忠
关键词:皮江法数值仿真传热
以铝铁合金为还原剂的真空热还原炼镁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铝电解生产金属铝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的铝铁合金固体废弃物,该铝铁合金尚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本文对以煅后白云石为原料,以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铝铁合金为还原剂的真空热还原炼镁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铝铁合金和还原渣的物相和成分分析,对铝铁合金还原炼镁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同以纯铝粉为还原剂的铝热还原法和以硅铁为还原剂的皮江法炼镁的氧化镁还原率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铝铁合金为还原剂真空热还原炼镁技术是可行的,在还原温度1200℃,还原时间2 h,还原剂添加量为1.0和无氟盐添加剂的条件下,氧化镁的还原率可达90%以上。在还原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铝铁合金为还原剂可获得比铝粉和硅铁还原剂更高的氧化镁还原率。应用铝铁合金为还原剂真空热还原炼镁不仅有利于降低镁的生产成本,而且可实现铝电解部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尤晶王耀武邓信忠刘珂佳
关键词:铝铁合金铝酸钙真空热还原
影响工业还原罐内铝热法炼镁过程还原效率的因素
2024年
在工业还原罐内进行铝热还原炼镁试验,分析影响还原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结晶镁的氧化和燃烧以及原料混合不均匀是导致还原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原料混合不均匀导致贫铝区和MgO剩余,促进生成12CaO·7Al_(2)O_(3)和CaO·Al_(2)O_(3);对于富铝区域,MgO和CaO同时被还原,生成Mg_(2)Ca相。辐射传热和化学反应吸热是影响还原速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加热温度能够迅速提高球团层的温度,进而使球团获得足够的反应速度;此外,球团中含镁量越高,需要的反应时间越长。
傅大学王耀武王耀武彭建平狄跃忠
关键词:镁冶金皮江法传热
新法真空铝热还原炼镁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对以煅后白云石和煅后菱镁石为原料,以铝粉为还原剂的新法炼镁技术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真空热还原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还原渣的主要物相与物质形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煅后白云石和煅后菱镁石为原料,以铝粉为还原剂的新法真空热还原炼镁技术是可行的,在还原温度1200℃,还原时间2 h,铝粉过量5%和无氟盐添加剂的条件下,氧化镁的还原率可达90%,CaF2或MgF2的添加可大幅度地提高还原过程中氧化镁的还原率,降低还原温度。还原后还原渣主要物相为CaO.2Al2O3,还原渣中氧化铝的含量在65%以上,氧化硅含量低于2%,是一种非常适合生产氢氧化铝的原料。
尤晶王耀武冯乃祥
关键词:铝热还原铝酸钙真空热还原
隔膜电沉积法制备片状氢氧化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以氯化镁为原料,采用隔膜电沉积法制备了片状氢氧化镁.考察了氯化镁浓度、反应温度、电流密度对氢氧化镁形貌及颗粒粒径的影响.采用SEM和激光粒度分布仪对产物氢氧化镁的形貌和颗粒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获得的产物沉降快且易分离;电解质浓度增加,片状形貌更大且更厚,颗粒粒径变大;反应温度升高,导致片状形貌缺陷增大,团聚更严重,颗粒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电流密度增强,造成片状特性变差,最终出现枝状形貌,颗粒粒径减小.对样品进行BET检测,发现合成样品中比表面积最大可达82.36 m2/g,对甲基紫的吸附量可达1 256 mg/g.
邓信忠狄跃忠王耀武冯乃祥
关键词:氢氧化镁片状电沉积形貌
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中生团块的性能被引量:2
2008年
探讨了一种用于测试铝土矿尾矿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中生团块真密度的方法,并用容重法验证了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抗压强度和气孔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制团压力、干粉粘结剂含量、配水量、尾矿粒度对生团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取优质生团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制团压力22.5MPa,干粉粘结剂含量9%(ω),配水量13%(ω),尾矿粒度0.42~0.178mm.此时生团块的抗压强度为27.8MPa,气孔率为18.7%.
杨栋傅大学王耀武冯乃祥
关键词:气孔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